鄭圣贊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管理 ?對策
自改革開放來,我國中小企業飛速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給中小企業帶來了更困難與挑戰。中小企業應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合理控制成本費用;優化企業生產經營水平,提升企業產品優勢,增強核心競爭力,這樣才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為最終的贏家。
(一)管理模式陳舊,管理思維有待提升
中小企業大部分由個人、家庭或集體轉個人承包式創立,大多數中小企業領導者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培訓,只是摸著石頭過河,用累積經驗的管理,領導者完全把控經營權和所有權。大多數領導者對財務管理和戰略的認知比較膚淺,認為只要管理好資金和資產即可。很多中小企業為了節省成本,讓員工身兼數職,沒有精力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從基層培養管理人員,沒有進行后期專業培訓,導致管理層缺乏專業管理人員。另外,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與管理者的集中性,當遇到做重大決策時一般是不用數據說話,拍拍腦瓜決定,雖然有預算、經營財務分析、資金計劃等財務管理監督工作也只是走個過場,內部控制在管理者及其親信面前形同虛設。管理者的自以為是,影響企業良性發展,導致企業經營風險日益增加,一旦外部經營環境惡化,往往企業經營業績大幅下滑,資金鏈斷裂,甚至破產。
(二)財務人員滯后,專業知識有待加強
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大多數是領導者的親戚朋友任職,很多人缺乏專業的財務知識,也缺乏后期專業知識的培訓,導致整體專業素養比較低,因此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實施過程增加了難度。同時,很多中小企業讓財務人員一人身兼多職,不相容職務相兼任,工作內容不明確,增加了企業財務風險,往往容易導致挪用公款等風險。很多財務人員基本每天都在做在重復的最基礎的工作,沒有思考如何改進、有些連最新的財稅知識都不清楚,仍舊在用舊的會計準則等。長年累月喪失了對復雜、突發等事務的處理能力,也減少了對財務管理的事前預測、決策、事中控制及事后算賬,影響了企業的良性運營。在新的時期,會計準則、稅收知識不斷更新,財務人員如果不及時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很多企業會錯過應該享受優惠政策,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三)融資方式單一
一般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為銀行信貸為主,但中小企業大部分由小作坊開始,缺少抵押物,往往很難達到銀行信貸抵押的要求,只能從銀行信貸轉向民間借貸,而民間借貸的利息比銀行信貸的利息要高,且其成本一般不能入賬,無疑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資金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強有力支撐,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成為了企業發展的最大絆腳石。
(四)投資盲目性
隨著中小企業的發展,企業經營比較穩定,但是想要獲得更多的利潤,業務拓展是主要路徑之一,業務拓展離不開資金的投資。中小企業缺乏專業人士的調研與規劃,領導者往往是趕熱門業務投資,導致企業陷入盲目投資,投資資產錯配、投資目標和收益不確定因素較大,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利。
(一)提升財務管理模式與思維
首先,中小企業的領導者需要有專業系統的培訓,讓自己對企業管理與財務管理有專業性的認知,并意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更新對企業的管理思維;其次,提高公司待遇與福利,吸引專業的管理人士,提高人力資源分配,讓每個員工都分工明確;再次,對企業的員工有定期專業性培訓,讓管理人員參與公司的決策,預算、經營財務分析、資金計劃等財務管理監督工作發揮應有作用。
(二)提升財務人員整體專業水平
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決定了財務部門整體的素養,企業必須重視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在招聘財務人員時,要注重其是否具備應有的財務專業知識。對已經在崗缺乏專業知識的要進行培訓,并取得相應證書。對已上崗的財務人員定期進行專業知識和財務工作所要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使現代的技術、知識與政策運用到財務工作。每個中小企業的情況有差異,應該以會計準則為標準,根據自己企業的情況,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讓財務工作做到科學性、真實性和嚴謹性,監督企業內部的運行,使企業內部互相牽制,讓財務管理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避免企業財務人員一人兼互不容職務現象,明確各財務人員的職責與權限,能夠嚴格按照規范來操作,做到不漏稅,不虛報,不涂抹。如果發現有虛報等現象,應及時制止,采取相應的懲罰,也應制定財務制度來制約財務人員,規范操作。
(三)融資多元化
一方面企業應當重視財務管理,根據自身情況對資金的使用對象進行分析,建立資金管理制度,通過資金計劃管理來合理分配資金,提高資金周轉效率,讓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另一方面企業不足資金應盡量使用各地政府出臺的中小企業融資優惠政策,通過銀行借貸、地方政府設立中小企業借貸公司等進行債務融資,方式有應收賬款質押、抵押貸款、信用貸款、質押貸款等;具備一定規模的中型企業也可通過權益性融資方式如在新三板、中小板、科技創板上市進行融資。當然,通過何種方式融資一方面是企業是否能可行,另一方面是在可行前提下應考慮融資成本是否合理。
(四)謹慎投資
企業應拒絕盲目投資,避免使資產周期錯配,短期資產不應投資于長期資產,雖然有高的收益,但一旦發生風險,將造成資金鏈的斷裂,特別是現在很多企業頻繁購買的銀行理財,應看清其理財的內容,盡量回避投資高風險項目的理財。在投資大項目前應進行調研、分析,做好項目資金的預測模型,對企業本身做好軟硬實力的充分準備,讓企業的投資達到預計的效益。
總而言之,財務管理在中小企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通過財務管理的預測、決策、控制、分析與監督,加強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的產品利潤,降低經營風險,讓各部門互相牽制,讓企業正常的運轉。但是現實的企業在財務管理中還存在了不少的問題,本文就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思維、財務人員整體素養和投資、融資這四方面提出了相關問題,并對這四方面的問題對應策略進行闡述。企業應對財務管理加強重視,提高財務人員整體素養,讓投資融資多元化,健全管理構架,制定完善財務管理體系與財務制度,讓企業健康的運轉,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靜.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3).
[2]王朝東.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探析[J].財會通訊,2016(10).
[3]陳輝.探究關于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