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要】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高校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除了思想政治理論課需要在改進中加強以外,其他各門課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本文以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思政教學的現狀入手,探討如何構建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的思政建設思路,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校思政 ?公司經營
一、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思政教學的現狀
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設的一門學科專業課,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屬于專業崗位拓展能力模塊,在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課程通過闡述有關跨國經營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介紹外國直接投資的動態和跨國公司的發展現狀,使學生熟悉和理解企業跨國經營的有關概念,掌握跨國公司運作與管理中的一般規律、基本原理和相關技能,對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和跨國經營方式有一定的系統性認識,初步具備參與跨國公司的實際運作與相關決策,解決跨國經營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加深對中國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戰略的理解。本課程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更傾向于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并沒有把課程思政引入教學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導致學生對本課程思政的認識不足,對國家時事發展動態關心不夠,使得他們對某些知識的理解和認識產生偏差,對互聯網上的一些相關知識和理論也缺乏一定的思辨能力。
二、構建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的思政建設思路
(一)轉變教學理念,專業教師要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雙重使命
要做好課程思政建設,專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更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專業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傳授,還應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專業修養、職業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趨勢,正確認識企業跨國經營的中國特色,并進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增強學生的擔當意識,培養其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使命感和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善于開拓的品格,從而真正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使命。
(二)優化課程設計,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
做好優化課程設計是課程思政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本課程以跨國公司經營管理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作為載體,擬對學生進行價值觀、職業觀教育,提升課程教學的思想性與人文性。結合本課程特點,以“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將思政元素納入課程設計中,構建課程內容,建立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內容資料庫。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文化、職業規范與職業素養、優秀企業文化、工匠精神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以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為例,以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涉及的熱點問題為導向,采用課堂師生互動討論,引導學生利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方法,以及“和諧、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分析和思考課程的主要內容及其延伸,從跨國企業市場營銷的核心價值觀——以“顧客為中心”出發,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公正”、“法治”、“平等”,培育并踐行“誠信經營”、“公平交易”、“顧客至上”等積極正確的企業價值觀;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包括技能素質與心理素質,如愛崗敬業、吃苦耐勞、良好的溝通能力、冷靜的應變能力、持久的耐力等。
(三)融合多種教學方式,助推課程思政建設
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融合多種教學方式,助推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的思政建設。一是采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法,不僅方便大量數據信息的展示,同時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適當播放描述中國經濟發展和中國有代表性的跨國企業發展的影音片段,給學生以視覺沖擊,引發大家學習討論的興趣,進一步增強學生認同祖國、熱愛祖國的情懷。二是采用研討互動式教學法,便于學生們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素養,另一方面便于師生及時、充分地交流,了解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三是采用精講教學法,結合當前的國情、宏觀經濟發展形式,將知識理論性較強或與前沿應用聯系較緊密的知識點采用課堂精講,突出德育視角下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知識傳授的寬度和廣度。四是采用案例教學法,在德育視角下,結合我國當前的國情發展,選擇更新、更熱點的案例進行分析討論。
(四)不做西方理論的“搬運工”,有效提高課程的思政教學效果
在講授跨國公司理論時,不做西方理論的“搬運工”。不能簡單地按照西方理論照抄照搬,而是廣納博鑒西方各種有益的思想文化,加大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力度,要學會洋為中用,關注世界,關注變革,通過系統學習跨國公司運作與管理的專門知識和典型案例,并結合我國的傳統文化,突出中國特色和中國風格,啟迪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并培養其企業家思維,開闊國際經營視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企業管理的世界觀、全局觀、競爭觀和服務觀,強化專業素養的訓練,從思想上、觀念上為今后從事對外經濟貿易、跨國公司的經營管理等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五)拓寬教學渠道,加強網絡教學
利用學校泛雅教學平臺,搭建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網絡教學渠道,豐富教學內容,加大教學信息量,增加課程教學的寬度、廣度和深度。上傳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的相關學習資料、PPT、經典案例與視頻,發布課程作業、討論內容,進行課程學習資料和經典案例分享、在線咨詢等與學生進行多方位、跨時空的交流,注重思政工作的全過程養成。
(六)知行合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手抓
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思政建設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手抓。理論教學在采用知識精講和案例教學時,擬將思政內容融入教學過程中,在講授國際市場營銷策略時向學生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宣傳相關法律法規等,體現理論與現實的結合,增加課程的教育性。實踐教學則通過師生互動討論、小組情景模擬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現實實例,讓學生從理論認同、感情認同、實踐認同等不同層次,以企業員工的身份參與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引導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自覺踐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統一的人生觀、價值觀與職業觀,提升個人職業素養,從而提高課程的思政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