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霞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2017年9月,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并明確要求:各地要充分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意義,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全面開設到位。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綱要,切實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精心組織、整體設計和綜合實施,不斷提升課程實施水平。那么,如何把《綱要》落到實處,就成為擺在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迫切問題。
在認真解讀學習《綱要》內容的基礎上,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結合具體實際情況,我校研發了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課程為抓手,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一、德育為首,研發德育工作與綜合實踐活動融合課程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怎樣培養人”是學校守正創新的重要命題,“把德育放在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們教育工作人員的共識。加強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和心理品質教育,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主導的決定性作用。要緊緊抓住德育工作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契合點,將中國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分解在每月的活動中。比如:開學初,學校舉行了“擁抱新時代 爭做好少年”開學典禮,三月份開展35812系列活動(即3月5日的學雷鋒志愿服務、3月8日的“三八婦女節”、3月12日的植樹節活動),我們圍繞“學習雷鋒 愛滿蓮城”進行志愿服務活動,孩子們走上街道社區、福利院給他人送去關愛和溫暖,得到了東城區宣傳部的大力贊揚。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德育處組織學生學習了兩會知識,做新時代好少年,通過升旗儀式分享課、智慧樹電視臺、紅領巾廣播站等平臺,讓學生養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良好品質?!鼻迕鞴?,我們進行了“清明時節祭英烈,紅色基因代代傳”的節日活動和研學旅行活動,在節日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得到進一步提升,《許昌晨報》還對我校的此項活動進行了專題報道。我們還通過開展“節日,你好”系列活動,借助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圍繞“國慶節、少先隊建隊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國恥日、國家公祭日”,開展了主題教育活動。這樣,將主題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及學校的其他教育活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二、實踐為本,研發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拓展課程
研發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年級層面的綜合實踐活動組織,一般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研學旅行和“家長進課堂”這一活動,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分年級開展實踐活動,給學生帶來了不同的課外知識,使學生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如,一年級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整理書包大賽、跳繩比賽;二年級利用“家長進課堂”活動,邀請學生家長開展了愛眼護眼知識、白雪公主的奇幻旅程、閱讀點亮童年講座;三年級結合學生的研學旅行開展走進博物館、走進烈士陵園的活動。還分年級、班級組織學生到智慧書屋開展“智慧閱讀 遇見雷鋒”系列活動,學生自編自演童話劇、情景劇在書屋展演、閱讀,學生在活動中合作能力、服務他人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所有的這些綜合實踐活動都是從孩子角度出發,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成長和進步。
三、學科為基,研發各學科綜合實踐活動體驗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不是割裂的,是相輔相成、有機融合的。我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將學科知識向生活領域延伸拓展,發現問題,生成研究主題,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培養“學科知識—聯系生活—生成主題—運用研究”的實踐思維。各學科結合學科內容分年級、分階段開展主題綜合實踐活動。如,語文學科,一年級語文組開展了秋實入畫、好書推薦、生活中識字、講故事比賽活動;二年級語文組開展了“啄木鳥”在行動(發現糾正錯別字)、尋找生活中的標志、找春天、傳承文化,妙語成趣活動;三年級語文組開展了科普學堂、豐富的課余生活、春天備忘錄、中華傳統節日活動。數學學科,一年級數學組開展了認識位置、我的一天、巧拼七巧板、今日我當家活動;二年級數學組開展了認識角、量一量、 比一比、數萬顆子、我是小小設計師活動;三年級數學組開展了我的一天、我是小小采購員、我們的校園、我們一起去春游活動。美術學科“創意線描”、“風動荷花扇面香”手繪扇面、“墨韻芬芳香滿園”毛筆書法社團活動;科學老師組織學生開展“暢想科技,筑中國夢”科幻故事比賽、科學小制作比賽等;信息技術學科開展“電腦與我們的生活”、“玩的樂趣--在網絡中暢游”等活動……這些選題都是非常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適合學生年齡特點,使學生不僅能可望且可及,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來,我校以課程為抓手,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提高學生生存能力和綜合素質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生存意識、掌握一定的生存技巧、作為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切研究主題和活動實踐都源自要為學生這個主體成長服務,為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助力,通過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努力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意識,最終形成了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經過一直以來的努力,我校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基于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設計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長、短期相結合的融合實踐活動,為學生搭建了更多更好的綜合實踐活動平臺,深入研究具體活動內容和方式,使活動內容更具有遞進性、豐富性、趣味性和知識性,活動主題得以向縱深發展,活動范圍不斷拓展。目前,全校上下聯動,學校、家庭、社會聯動,師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性大大地提高,形成了濃厚的綜合實踐活動的良好氛圍。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我校校本課程的有力補充,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可持續性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研究》(課題編號:【2019】-JKGH
YB-1112)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