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柳婭
教育不僅是結果,更是一種過程。幾年來,華泰小學以“學生發展中心”為研究核心,以各班級導師為研究力量,以華泰小學“心種子成長評價綱要”為評價載體,分別從學習種子、品行種子、技能種子、生活種子這幾方面進行評價,希望通過“以德正心、以美慧心、以藝潤心、以愛啟心”的“走心”教育,讓每個孩子看到自己的“亮”與“能 ”,從而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信心和合作意識,并在此過程中,喚起學生的意識和潛能,喚醒他們在行為習慣上自省、自律、自強的能力。
一、用心用法,規則充滿樂趣
1.規章細則考核法。對學校來說,良好的規章制度是學校文明的重要標志,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對每一個學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個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華泰小學根據每個年級段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制定了每月需要在行為習慣方面達成的目標與細則,即《心種子成長評價綱要》,以作為評定的準則及參考。同時,學校每學期評選“七心學子”及系列榮譽,也是對本學期在行為習慣方面表現突出學生的肯定與獎勵。《心種子成長評價綱要》部分摘錄如下。學習種子(橙心、黃心)包含:(1)按時到校,獨立進校門;(2)鈴聲前及時進教室;(3)安靜等待老師到來;(4)課間及時如廁;(5)上課學會傾聽等。品行種子(紅心、綠心)包含:(1)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使用禮貌用語;(2)輕聲慢步靠右行;(3)學習有序排隊領餐盒,安靜用餐等。技能種子(青心、藍心、紫心)包含:(1)學做路隊、廣播操、眼操;(2)學習健美操;(3)會唱國歌、隊歌、校歌等。生活種子(紅心)包括:(1)聽從父母和長輩的話,出門或回家時要向家長打招呼;(2)學習整理書包、桌洞等。最后再統一進行鞏固并考評。
要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要學會從積極的方面評價學生,給學生以希望,為學生提供體驗成功的機會。在學校總評價綱領下,各個班級結合班級特色、學生個性特點,擬定了班級評價細則。
2.主題活動滲透法。在系列規章細則的引領下,學校每月在校內、年級段內、各班內開展主題式的育心活動,在發現學生潛能,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合作創新能力的同時,也將行為習慣的養成落實其中,做到行為養成方式多元化。對在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孩子發放相應的星,作為獎勵。
學校“學生發展中心”按照一到六年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制定推行了“心種子成長評價綱要”。每個年級都有相應的主題活動。
如一年級的主題活動有:(1)我的書包我會整;(2)學會系鞋帶;(3)和家長一起做家務等;(4)與家長分享學習中的快樂等。
根據一年級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及成長需要,每個學期老師提煉出相應的指標,用“1☆”“3☆”“5☆”來評價學生指標的達成情況。
對一年級的小朋友而言,單純的說教過于抽象,想讓孩子在某方面養成好的習慣,設置與之相關的實踐性活動,將學生參與調查、探究等活動中產生的作品、做法進行交流,師生一起點評,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更能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更具成功的體驗。
3.家庭關注配合法。孩子的教育最終要回歸到家庭、社會。家庭和學校必須攜起手來,形成合力,齊抓共管,充分發揮各自的教育作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更是必要的。華泰小學學生發展中心啟用了“華泰小學學生銀行存折”來記錄孩子在家里的表現以及家長對孩子的全方位評價。
每個班級家長結合學校“心種子成長評價綱要”制定了符合學生特色和家庭特點的家規,家長根據家規記錄學生在家的行為表現。
二、三心三爭,課程私人訂制
1.多一點好奇心,爭做“小創客”。如學校針對學生對節氣名稱知之甚少,更不知二十四節氣的由來、特點、民俗等知識,開設節氣課程能激發學生對節氣對傳統文化的好奇與探索。
2.多一點自信心,爭做“小明星”。心夢想、星舞臺是為所有孩子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活動報名不設任何門檻,涵蓋音樂、美術、體育、表演等多種形式,每一個孩子根據自身的特長愛好都能參加。通過海選、初賽、決賽等多種形式的選拔,每個年級段最終評選出一個夢想大獎。每一位夢想大獎的獲得者都能說出一個關于成長的心愿,由學校幫他們實現。
3.多一點責任心,爭做“小主人”。水課程:水課程是為讓學生了解水資源、學習保護水資源,加強愛水、節水意識。文明課程:文明課程是為努力提高全校學生文明水平而開設。如:文明小事我參加——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將文明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學生積極在社區、在家開展文明行動,如輕聲關門、小聲說話、低碳出行、自覺排隊等。
三、三心拱育,成全美好童年
華泰小學教育集團秉承“心育”教育理念,一直以來把家校共育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努力踐行“點燃每個孩子的心燈,點燃每個家長的心燈”。
1.心機制,完善家長議教機制。各班選取了一批有工作熱情、有一定文化素養、有豐富育兒經驗的家長成立了家校議事機構,并建立了學校家長議事會—年級家長議事會—班級家長議事會的三級組織體系。創建以上三大特色家長議事會——“德育促進”家長議事會、“教育教學”家長議事會和“健康促進”家長議事會,讓家長代表參與管理活動,提高家長的主人翁意識,發揮家長的資源優勢,使學校的辦學擁有更廣泛的社會力量支持,從而加快學校健康發展的步伐。
2.心形式,創新家長展示。為了契合家長心理,擺脫以往家長學校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的舊模式,學校建立了健全的家長學校組織體系,從學校與家長、班級與家長、教師與家長的三個層面著手,從家庭教育的熱點問題、棘手問題出發進行形式多樣的研究探討,形成了切合本校實際的、可操作的家校共育模式。論壇式、講座式、沙龍式、展示式、聯誼式、開放日式……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3.心導師,有效拓展教育資源。學生家長中人才濟濟,蘊藏著極大的教育潛能,因此,學校充分調動他們中的積極因素,爭取他們為辦好學校多做貢獻。學校先后成立了“三個”家校志愿團隊,分別是“家長護苗隊”“家長講師團”“家長助教團”。
三“心”齊聚將碎片化的家校合作集約成一個體系,由分散用力走向模塊整合,共創家校合作新境界,攜手成全孩子幸福人生。
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重要保障。華泰小學教育集體積極探索,在“點燃每個孩子‘心燈”辦學理念的指引下,通過建設“心種子德育成長課程”建設心育課程,全面構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以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責任心,從而開創“走心德育”特色發展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