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子順 佛山市順德區梁開初級中學
現在國家對足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校園足球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但現階段仍然存在著普及度不廣,目標模糊,課程內容陳舊,針對性不強,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學生自主性不強,因此對校園足球認知度不高,校園足球文化底蘊不足的問題。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各樣的現代化教學設備被搬進教室,傳統的課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利用移動終端設備、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輔助教學的創新課堂教學改革,開展“互聯網+”教育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本文旨在探討在學校開設智慧課堂班級的背景下,建立校園足球數據庫,使智慧課堂模式服務于傳統的校園足球的教學策略,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和先進的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為校園足球的開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智慧課堂是指在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聯通教師和學生的智能、高效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互聯網終端(通常為平板電腦)在一定的智慧化環境中進行個性化學習。以某初中為例,校園內部全覆蓋WIFI信號,開設智慧課堂班級,學生人手一臺平板電腦,每人一個學習賬號登入校園網學習平臺,在教室、運動場均設有平板電腦存放處,學生隨時可利用平板電腦進行學習。
是依托校園教學平臺建立的校園足球數據庫,包含供教師用的教學資源庫,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資源庫,記錄儲存學生信息的學生信息庫。校園足球數據庫內容可以接入互聯網,查找獲取海量的網絡學習資源,只要經過教師審核就可并入教學和學習資源庫,也可以由教師按需自己制作補充。數據庫記錄的積分信息,也可以通過物聯網連接學校的實體獎品庫兌換實體獎品(見圖1)。

圖1 “校園足球數據庫”設計模型
智慧課堂班學生入學后,都會分配一個學習賬號,里面記錄了學生的個人信息,學習數據,積分統計。在足球課的學習中,學生在教學平臺登錄賬號后,可以接收到教師推送的課堂預習資料進行預習,在課堂上通過智能終端接收教師的教學資料、任務、提問,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及時反饋學習情況,課后利用智能終端記錄和提交作業。通過智能終端,在課余時間學生可以訪問學習資源庫進行個性化學習,例如進行單個技術的學習,足球文化理論知識的學習,參與足球手抄報的制作等學習活動。通過足球課和個性化學習,學生每完成一個學習項目都會獲得相應的學習積分。學生信息庫設計一個通過積分的累積,獲得相應的稱號的晉級制度,學習積分亦可用于兌換實體獎勵,雙管齊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見圖2)。

圖2 學生智慧課堂學習路線圖
教師用戶上課時可以調用教學資源庫的內容備課,推送給學生進行學習,批改學生上傳的作業。通過互聯網教師可以獲取各種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源,補充校園足球數據庫。教師可以通過學習資源庫發布學習任務,供學生個性化學習(見圖3)。

圖3 教師智慧課堂教學策略
以某初中全國校園足球推廣學校為例,該校初一年級開設了8個智慧課堂班,采用平板電腦輔助教學,學生每人配備一臺教學平板電腦,學校課室、運動場均覆蓋無線網絡,在校園教學平臺的基礎上建立了校園足球數據庫。同時該校初一年級還開設了8個傳統教學班,所有班級按要求每周開展一節足球課和兩節常規體育課。以8個智慧課堂班為實驗組,采用基于校園足球數據庫建立的智慧課堂教學策略,8個傳統教學班為對照組,沿用傳統的體育課教學模式,進行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從學生身體素質測試、足球專項技能測評、校園足球活動參與程度三個方面進行大數據對比進行分析。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人數大致相等,在學期初同時進行身高、體重、50米跑、立定跳遠,800米(女)/1000米(男)五個國標項目的測試,學期末再進行一次相同的測試,學生基本情況見表1。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后再次同時進行相同的測試,把所有學生的測試成績進行對比。

表1 身體素質測試情況
學期初的數據來看,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身體形態(身高、體重)和身體素質(50米跑、立定跳遠、長跑)基本相似,差異極小。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鍛煉,實驗組的學生身體形態和身體素質均超過對照組,特別是身體素質項目,提升幅度是對照組的兩倍以上。基于校園足球數據庫的智慧課堂教學策略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足球專項技能測評項目包括(1)25米帶球繞桿:起點到第一根桿5米,每相隔2米設置一根桿,從起點帶球開始計時,繞過10根桿后沖過終點停止計時;(2)3點射門:在8人制足球場大禁區線設3個點,每個點放置3個球,學生連續完成9次無防守的射門,進門前球不落地得5分,進門前球落地得3分,地滾球得1分,不進球不得分,球從兩側1/4處進門加1分;(3)傳球打準:離傳球點5米的位置放至5個小龍門,學生用腳內側傳球將球傳進球門,傳進一個得5分,傳偏不得分。經過測試,取平均成績進行比較,兩組學生測評情況見表2: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足球專項技能測評情況
從表2中可以看出實驗組的足球專項技能評測分數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實驗組的學生足球基本技術掌握的更好。通過校園足球數據庫平臺的大數據分析,實驗組學生全部訪問過數據庫進行自主學習,絕大部分在課前進行預習和課后復習并利用學習平臺上交作業。而對照組學生無法確定是否有進行預習和復習,只能在課堂上跟隨教師進行學習,不能滿足其個性化學習需求。因此實驗組學生成績普遍高于對照組,說明基于校園足球數據庫的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相對傳統的體育課堂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足球技術。
校園足球活動參與度通過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足球活動數據進行統計。以校園足球聯賽和校園足球征文活動為例,經統計參與及獲獎名次見表3:

表3 實驗組和對照組校園足球活動參與情況
通過表3可以看出,在體現足球運動水平的校園足球聯賽中,實驗組共有12 班次獲得校園足球聯賽前8名,在完成同等場次的情況下參與人次超出二百多人次,實驗組學生在校園足球活動參與度和成績都遠勝于對照組的學生。在校園足球征文比賽中更能體現出實驗組的學生參與校園足球文化活動的熱情,參與活動的人數是對照組學生的四倍,成績也優于對照組。在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過程中,實驗組的學生可以獲得積分獎勵,提升等級和獲得獎勵的機會大于對照組,刺激了實驗組學生學習動力。同時網絡平臺上交作業更方便,也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因此,基于校園足球數據庫建立的智慧課堂教學策略有利于推進校園足球文化普及。
在這次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出基于校園足球數據庫建立的智慧課堂教學策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足球技術技能,推動校園足球文化的普及。
通過本次教學實踐,基于校園足球數據庫建立的智慧課堂教學策略與傳統教學相比有很大的優勢,同時也面臨著以下幾個問題:
1.需要加大投入,實現傳統課堂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從建立校園足球數據庫,教師學生配備教學電腦/平板設備,實現每個虛擬賬號與現實學習之間的聯系,前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不僅僅是幾個體育教師就等完成的,需要從學校行政、年級、班級從上到下共同打造,協同工作。
2.教學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完善。校園足球數據庫是建立在聯網的基礎上,不能聯網,或者網絡速度慢、不通暢,無形中就浪費了學習的時間,降低學習效率。
3.提高教師信息化技術運用能力勢在必行。新教學模式,新技術,新設備,必然會帶來新要求。體育教師應該要有熟練掌握終端操作,對互聯網資源要有篩選加工整合能力。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在實現創新型教學的同時保證教學質量。
隨著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社會經濟發展,“互聯網+”教學普及不可避免,智慧課堂班的設立也越來越普及。響應國家政策推廣校園足球體育也應該與時俱進,抓住“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大力推廣和發展基于校園足球數據庫建立的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的新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