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購買50支口紅,一次下單77杯奶茶,浙江杭州大廈五小時銷售額破1100萬元……
隨著疫情的好轉,消費者被壓抑的需求開始釋放,而如此頻見報端的消費現象也讓人不禁驚呼,是“報復性消費”來了嗎?
“初步估算,被疫情抑制的消費需求約1.5萬億元。”日前,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媒體上刊文稱,這些需求有望在疫情結束后逐步釋放,出現消費回補甚至是“報復性”反彈。財經作家吳曉波也在其演講中提到,在今年下半年會看到產業大規模投資、民眾“報復性消費”等情況出現。
事實上,面對“報復性消費”的誘惑,政府、商家和投資者都在低谷中翹首以盼。國家發改委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
隨后,多種方式促進消費的措施不斷跟進。浙江、河北等地發放消費券;江西、浙江等地則先后宣布試行周末2.5天彈性作息,以期提振消費。而從商務部近期公布的數據來看,2月下旬,商務部重點監測的1000家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相比2月中旬增長5.6%,自1月下旬環比連續下滑后,開始恢復增長。
在筆者看來,盡管消費有所復蘇,但僅憑這些數據尚無法明確預示“報復性消費”即將到來。受疫情影響,不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減少,從消費心理角度來說,這反而使很多人增強了抗風險意識,對流動資金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的體會,消費更趨理性。
其實,無論“報復性消費”能否如期而至,消費經濟的回暖和增長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需要強刺激,更需要穩增長,但歸根結底還是要靠穩定的就業、收入和財富積累來支撐。在這方面,我們大有可為,也理應大有作為。(文|yoyo)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北京商場逐漸恢復正常營業。3月28日,北京SKP、SKP—S商場宣布,全面恢復正常營業時間。圖為奢侈品牌普拉達PRADA“Hyper Leaves”自然幻想全新概念店亮相SKP—S商場。
3月20日,工信部印發《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首要任務,提出加快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推廣普及、加快壯大創新發展動能、加快完善產業生態布局等20項措施,推進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據悉,今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約為3.1萬億元,其中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將達6 520億元,融合帶動經濟增加值2.49萬億元,帶動全社會新增就業崗位255萬個。工信部將進一步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加快高質量外網建設,力爭實現全國所有地市覆蓋;發展基于高質量外網的工業互聯網特色應用,打造20個企業外網優秀服務案例;加快推動更多企業改造建設工業互聯網內網,以網絡化帶動數字化。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從市場供給、消費升級、消費網絡、消費生態、消費能力、消費環境等六個方面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在大力優化國內市場供給、著力建設城鄉融合消費網絡、加快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持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全面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體措施,著力打通消費領域的“堵點”“痛點”,破除制約消費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培育壯大新型消費。
3月15日,在美聯儲一個月內連續第兩次降息,把利率下調至接近零的超低水平后,全球央行也跟進開啟了新一輪“降息潮”。新西蘭、韓國、捷克、尼日利亞、以色列、越南、土耳其、巴基斯坦、波蘭、巴西、菲律賓、澳大利亞、印尼等央行紛紛宣布降息。截至3月20日,今年全球至少已有35個國家和地區先后宣布57次降息,其中阿根廷先后5次降息,降幅最多,累計達1400個基點。而一些沒有降息的國家,也選擇采取各種各樣的貨幣政策,為市場增加流動性,希望維持經濟的穩定發展。

>>3月5日,山東青島市即墨區,紡織服裝企業忙著生產趕制訂單。圖為青島即發集團的縫紉工人在生產出口到海外的服裝產品。
3月9日,《紡織工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的研究和編制工作正式啟動。據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去年下半年開始著手準備紡織工業“十四五”規劃的相關工作,并已成立“指導意見”領導小組。根據安排,今年上半年將初步完成各專項問題和各專業領域的“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研究工作,第三季度形成《紡織工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討論稿),在行業內外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于今年內基本定稿,明年上半年進一步修改后正式發布。
3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從六個方面提出共計22條穩就業措施。其中,在加大減負穩崗力度方面,《實施意見》要求,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中小微企業,返還標準最高可提至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的100%。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介紹,疫情期間,已有128萬戶企業享受到失業保險穩崗返還186億元,惠及職工4 230萬人,受益企業戶數已超過去年全年。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多家奢侈品公司選擇暫時停產。3月18日,法國奢侈品牌香奈兒發布聲明稱,將關閉其在法國、瑞士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生產基地,同時高級時裝、高級珠寶和珠寶首飾等多個產品的生產線也將停止生產。愛馬仕也決定到3月30日關閉在法國的41家生產基地,主要包括制革廠、服裝廠、皮具廠和瓷器廠。意大利奢侈品牌古馳也宣布,已經關閉6家工廠及位于意大利的所有門店。該公司還表示,將取消原定于5月8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年度大秀。專家指出,奢侈品行業是此次疫情損失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意大利奢侈品公司協會預計,奢侈品行業將因此至少損失300億歐元。

>>新冠肺炎疫情給美國金融市場帶來的恐慌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在3月18日早間大幅低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午間跌幅超7%,當月第四次觸發熔斷機制,恢復交易后繼續走低,尾盤跌幅有所收窄。當天,美國紐交所宣布因疫情將暫時關閉交易大廳,從3月23日起全部轉為電子交易。
今年1—2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其中,衣著上漲0.5%。
今年1—2月,我國外貿進出口4.12萬億元,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298.3億美元,同比下降20%。
今年1—2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4.85億元,下降18.9%。按消費類型分,商品消費零售額4.79萬億元,下降17.6%。
今年1—2月,我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1 534億元,同比下降30.9%;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穿類商品同比下降18.1%,下降幅度明顯超過食品、日用品等剛性消費需求產品。
今年1—2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下降13.5%。其中,全國規模以上紡織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7.2%,服裝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8.9%。
今年1—2月,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 487.91億元,同比下降28.1%;利潤總額54.96億元,同比下降42.14%;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69%,比2019年同期下降0.89個百分點。
3月26日,二十國集團(G20)宣布,G20正在采取迅速有力措施,包括向全球經濟注入超過5萬億美元資金等,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特別峰會于當天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與會各國領導人在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表示,G20承諾將動用現有一切政策工具,以最大限度降低此次疫情大流行對全球經濟和社會造成的損害,努力恢復全球增長,解決全球供應鏈中斷問題,維持市場穩定,增強經濟韌性。
3月19日,美聯儲宣布與澳大利亞儲備銀行、韓國央行等9家央行建立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以緩解全球美元融資市場面臨的壓力。美聯儲表示,上述協議旨在幫助減輕全球美元融資市場面臨的壓力,緩解其對海內外家庭和企業信貸造成的影響。臨時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誕生于次貸危機期間,以解決當時很多外國銀行美元流動性短缺的問題。按照協議,別國央行在面臨美元短缺問題時,可以用本幣向美聯儲兌換美元,并約定在未來以同樣匯率換回,并支付一定利息。
3月9日,一艘承運了60多個集裝箱的中國班輪抵達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期柬埔寨紡織服裝加工業面臨原材料短缺困難。對此,中國迅速調集大批原材料運往柬埔寨,為其紓難解困。據柬埔寨勞工和職業培訓部統計,截至3月3日,共有33家柬埔寨工廠因原材料短缺申請停工,近兩萬工人面臨失業。據悉,柬埔寨各級海關已按照特事特辦原則,為來自中國的紡織原材料運輸開辟綠色通道優先通關,而此后還有6艘中國班輪會陸續抵達柬埔寨。

>>3月6日,由中石化和恒天集團合作建設的燕山石化熔噴無紡布生產線投入使用,該生產線年設計產能為1.44萬噸,包括兩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三條紡粘布生產線。目前,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約120萬片N95口罩或約6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圖為技術人員對設備進行調試。
“要全面貫徹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做好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統領,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精準落實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項舉措,奮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指出,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要深入分析,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從眼前的危機、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要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積極破解難點、堵點,推動全產業鏈聯動復工;要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及時制定有針對性舉措,保持國際供應鏈暢通,保障各類經貿活動正常開展;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要深入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為全國改革貢獻經驗。
“近期,歐美股市的持續暴跌已表現出非常強烈的危機征兆,發生全球金融危機的風險越來越大。”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認為,接下來需要進一步觀察,是不是會出現一大批金融機構倒閉,這將是發生金融危機非常明確的信號。
“當前的核心問題不是經濟增長,而是保命,保企業的命、保家庭的命、保經濟的命。”
—長江商學院教授許成鋼表示,目前中國的勞動就業主要集中在中小企業,一定要避免中小企業的大規模破產。他建議政府要盡快免除中小企業的稅收等相關費用,并且所有與政府相關的地租,能免則全免。若等到大量企業破產、解雇員工后再實施,經濟就很難恢復了。
“就業問題是今年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國家應盡量補貼低收入群體,通過提振消費,進而穩定就業。
“進入本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就伴隨著各種國際疫情的頻繁出現,譬如‘非典’‘禽流感’‘埃博拉’,尤其是此次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這表明未來經濟社會很可能是與病毒共存共處的經濟社會。”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認為,這將使經濟全球化呈現出新的狀態,也意味著我們不能再沿傳統的邏輯去討論和推進經濟全球化,而需要新思維,當務之急是以抗疫為中心重新審視全球化的安排并加以實施。

>>3月23日,歌力思采用綠幕技術在業界首發“云上時裝秀”,真正將秀場搬到“云端”,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把線下真實走秀與線上數字虛擬技術結合,讓大眾可以通過直播平臺觀看時裝秀。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云端直播在時裝周期間成為重點關注對象,品牌們通過圖片、短視頻甚至VR直播的形式來向無法出席的嘉賓以及大量的互聯網用戶展示新一季的各種服飾。據意大利國家時裝商會統計,有1 600萬名觀眾通過騰訊視頻觀看了米蘭時裝周的視頻。
奢侈品牌入駐短視頻平臺已經不算什么新鮮事,此前邁克高仕、迪奧等亦相繼在抖音上開設官方賬號進行推廣。總體而言,接觸更廣泛的年輕群體以及推動下沉市場的拓展仍是當前品牌們在短視頻平臺上的主要任務之一。但在微信視頻號,對熟人關系的新一輪拓展成為其區別于其他短視頻平臺的特點。從當前的使用體驗來看,視頻號的推送算法依然承襲了“看一看”的好友推薦模式,并且添加了所有人可見的評論板塊。直白地說,這就是一個更開放的短視頻朋友圈,通過熟人口碑的推薦,奢侈品牌能夠更容易地吸引受眾觀看內容,并進一步影響消費決策,而視頻號與公眾號聯動的模式也為奢侈品牌提供了更豐富的傳播渠道。


2020年因東京奧運會、歐洲杯等賽事而被稱為“體育大年”,運動品牌為此蓄力已久。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體育賽事的日程遭到前所未有的擾亂。NBA官方于3月12日決定暫停2019—2020年賽季余下所有比賽;歐洲五大聯賽也面臨停擺危險,英超、西甲等表示或在無觀眾的空場進行;東京奧運會也決定延期至明年舉辦……這使得押注“體育大年”營銷的運動品牌損失慘重。而除了賽事延期,運動員狀態也成為今年體育行業最不可控的因素。運動員疏于技術訓練,體能下降,精神狀態也陷入低谷……這對于比賽結果和排位而言都是巨大變數。媒體分析稱,上述賽事如果有明星球員因為感染疫情而宣布退出,那么很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到時2020年恐怕就要徹底告別“體育大年”了。


近來,眾多品牌正扎堆推出運動套裝,由于其易制作且成本低廉,如果將樣式和版型設計得好,就能給品牌帶來相當豐厚的利潤。
近年來,社會上出現大范圍的服裝休閑化趨勢,金融從業者把厚呢短大衣換成羽絨背心,女士們意氣風發地把瑜伽褲穿出健身房,設計師穿著運動鞋走上T臺。伴隨這一趨勢,運動套裝也火起來。“越是成功的人就越沒必要穿正裝,穿運動鞋和運動套裝就可以了。”街頭服飾Krost的創始人Samuel Krost表示,“風險投資家穿運動褲出席會議,這樣的情景已經成為常態,去上班時穿得過于正式可并不酷。”“隨著如今Instagram文化的盛行,人們轉而青睞運動上衣搭配運動褲,因為這是一種輕松不費力的造型。”Madhappy聯合創始人Peiman Raf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