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地緣政治博弈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當前金融市場動蕩。
去年全球資產市場表現非常火爆,無論風險資產還是避險資產的價格都在上漲。
但是,從今年初到現在的總體情況是風險資產在下跌,避險資產在上漲。
最典型的風險資產是全球發達國家股市和原油,最典型的避險資產是美債。而美債一直在漲,近日美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僅為0.7%左右,是有史以來的最低收益率,這表明投資者在熱烈地追捧美債,而黃金價格總體上也是在上漲。
今年的美元指數則比較有趣,從年初到二月底持續上漲,一度接近100,但近期又回落到95左右。
另外,近期全球股市下跌非常猛烈。3月9日、3月12日兩晚,道瓊斯工業指數分別下跌超過2000點,并兩次觸發熔斷(截至發稿時間,美股已在10天內四次熔斷)。
盡管3月13日晚出現顯著反彈,但是從3月14日的市場行情來看,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距離2月中旬的最高點均下跌20%左右,從技術上來講已經陷入衰退。
在筆者看來,有兩大因素直接導致了此次美國股市的下跌:其一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擴散,以及發達國家政府應對疫情的表現。數據顯示,近期全球新增確診病例快速遞增,這造成投資者風險偏好下跌、避險情緒加劇,進而大量出售風險資產。
其二是全球原油價格暴跌,導致很多美國頁巖油氣企業發行的高收益債券違約,使得投資者出現嚴重虧損。為止損套現,他們在出售高收益債券的同時,也大量出售股票。
此外,美國股市下跌還有其三大深層原因:
一是原本的全球經濟增長非常低迷。去年,全球經濟增速從前年的3.6%降到2.9%,從目前來看,今年全球增速預計將跌破2.5%,而2.5%是全球經濟衰退的分水嶺,因此,今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將會是大概率事件。
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在全球前十大經濟體中,有七個經濟體都處在衰退邊緣。譬如日本在去年四季度的增速是-7.1%,而其在去年下半年進行了消費稅改革;德國和英國是零增長;法國和意大利則均為負增長。
在此次疫情發生之前,全球十大經濟體中的七個就已經處在衰退邊緣,如今在疫情的沖擊之下,這些主要經濟體的表現無疑會更加糟糕。
二是發達國家現有應對經濟下行的政策空間比較有限。在財政政策方面,目前發達國家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已經不低。譬如美國的數據高于100%,日本的數據為200%左右,顯然,發達國家可以進一步實施財政寬松政策的空間很有限。
在貨幣政策方面,歐元區與日本的政策性利率已經為負,美國在降息之后接近零利率,英國則只剩下50個基點左右的降息空間。因此,這些發達經濟體將很快陸續進入到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狀態。
從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來看,日本和歐元區是負利率,美國目前為0.7%,英國則不到0.5%。這意味著全球長債利率也將要為負。由于傳統政策空間瀕臨消失,貨幣政策除了做量化寬松外已別無選擇。
三是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博弈正以新的形式出現。這次油價暴跌的表面原因是俄羅斯和沙特在減產協議上沒有談攏,但也許還有更層次的原因。對于石油出口國來講,油價持續走低對他們來說也極為不利。所以,中東地區地緣政治沖突的后續演化仍值得我們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