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確診病例數字正以指數級速度增長,越來越多國家和城市按下了暫停鍵。多國認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面臨的最大公共危機事件。
縱觀歷史,每一次全球危機都是一次洗牌,在動蕩中沒有絕對的贏家,但卻不斷有逆襲者因此崛起,推動著社會繼續演進。
20世紀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成就了美國的崛起,世界中心由此開始從歐洲轉移;20世紀60年代,美國與蘇聯的冷戰帶給日本快速發展的契機,亞洲開始在世界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20世紀90年代,日本在“高光”時刻遭受美國阻擊,韓國卻因此分到“蛋糕”;21世紀初,“911事件”的發生徹底改變了國際局勢轉向,更間接為中國贏得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空間,一舉成長為世界工廠,并在2010年實現經濟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歷史不會爬行,只會跳躍。”正如美國作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所著《黑天鵝·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中寫道,社會生活的推進,幾乎都是由極少發生但是影響重大的劇變或飛躍產生。“無法預測的事情在大幅度地改變未來,必須要把極端事件當成起點,而不是當成意外事件置之不理。”
在世界經濟大局下,沒有一個人、企業、行業可以獨善其身。疫情這只“蝴蝶”,對未來5到10年的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各個行業都會造成重大的影響。如今,我們也已經深刻感受到了疫情給行業帶來的市場、技術、模式、設計、人才以及組織結構等方方面面的變化。后“疫”時代,考驗的是我們應對這些變化的態度和能力。
所有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無法預測的,正是無法預測的重大事件才會帶來更大的新機會。以史為鏡,我們不難發現,危機給企業家們帶來的“機會”,恰是源于危險環境所造就的“勢能”。由于這些企業果斷抓住了危機中的“勢”和關鍵質變要素,才得以穿越危機逆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