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馬馨悅
世衛組織預估,全球為應對疫情每月需要8900萬個醫用口罩,“世界依賴中國制造”。
截至北京時間4月1日,新冠肺炎疫情已擴散至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85萬例。隨著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多國出現“口罩荒”,一罩難求。作為全球口罩生產大國,多國對中國口罩需求激增,企業出口前需申請出口地資質認證。
西班牙當地藥店口罩價格上漲,兩只裝口罩達12.6歐元(約合人民幣100元),市民因此被迫頭戴塑料袋出門,超市里戴著塑料袋購物的市民比比皆是。路透社采訪的當地護理機構工作人員、經營者、工會領導人和行業組織均表示,許多地方面臨口罩、防護手套和防護服供應減少的問題。部分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正在配發口罩,或者自己用布做口罩,或者多次穿著一次性防護服。
意大利當前形勢在歐洲國家中最為嚴峻,市場上的藥店和超市很難買到口罩。據海外網報道,意大利口罩在線價格從10分歐元(約合人民幣0.76元)長到10歐元(約合人民幣76.2元),漲價100倍。據總部位于意大利羅馬的醫療器械公司DPI表示,意大利10天內就已經把10年的口罩庫存用光。
美國則是由于制造生產能力不足,以及美國衛生部向其他國家求購口罩被拒絕等原因,正陷入口罩及其他醫療防護用品嚴重告急的狀態。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預計,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加重,美國將急需35億只口罩。據報道,醫用口罩在美國電商平臺的價格飆升,有的甚至最高加價到1 000美元(約合人民幣7 021元)。
日本當前面臨口罩不足的困境,部分地區的醫務人員甚至每周僅能使用一只口罩。據日本媒體報道,近期日本的口罩價格瘋漲,普通的一盒醫用口罩(40只裝)賣到平均每只5 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23.5元)。據悉,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再加上花粉癥開始進入高發期,現在日本每周口罩需求激增為9億只。
韓國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韓國國會3月17日通過補充預算案,為口罩儲備及管理支援項目爭取了8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的預算,并于18日表示這筆預算將用于采購1億個應急口罩,以緩解國民“一罩難求”的情況。
據韓國統計廳發布的數據,近期KF94口罩的網上售價超過4 000韓元(約合人民幣23元),較疫情前價格翻倍,藥店、超市等實體店的售價維持在2 000韓元(約合人民幣12元)水平。
法國的“口罩危機”近日持續發酵,法國衛生部長維蘭在2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由于口罩緊缺,法國已經準備訂購2.5億個口罩,以解燃眉之急。數據顯示法國醫護人員每周就需要2 400萬個口罩,法國每周的口罩生產能力是600萬個。
時下,由于出口禁令等原因引發的全球口罩爭奪戰也愈演愈烈,許多零售商已開始對口罩等重點產品采取限購措施。近期美國國會通過的緊急支出法案中,有近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億元)用于擴充醫療用品和提高醫療能力。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為醫護工作者購買5億個N95口罩,并稱這些口罩未來將作為“國家戰略庫存”的一部分。
“中國是全球口罩生產大國,多年以來,一直為世界各國提供醫用和民用口罩出口服務,每年出口數量穩定在生產規模的70%以上。”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表示,在前一階段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少國家向我們伸出了援手,我們愿意在克服自身困難的同時,在口罩等醫療防護物資方面給予有關國家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各國抗擊疫情。
疫情期間,一批紡織服裝上市公司陸續調整生產線,轉產口罩、防護服等,解全國上下燃眉之急。隨著中國口罩產能提升及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多地平價口罩供應充足,緊張局面已緩解。在海外疫情加重的情況下,面對海外口罩需求大幅增長,不少中國企業開始著手口罩出口。近期業內估算,中國口罩產能還將繼續增至2億只。在消化完國內的訂單后,下一階段,出口將繼續增長。
據阿里巴巴國際站大數據顯示,近期全球醫用口罩買家需求激增13 769%。“現在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訂單量都特別大,口罩出貨壓力很大。”一家有口罩業務的企業表示。
關于醫用防護服等物資出口,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認為,“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中國口罩和防護服產能產量得到快速提升,供需狀況有了較大改善。我們鼓勵國內防護服的生產企業積極對接國外需求,按相應標準規范生產出口,為全球共同抗擊疫情做出貢獻。”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則表示,中國政府將繼續支持出口企業組織口罩等醫療物資對外供應,為全球防疫作出應有貢獻。
在全球性危機和災害面前,中國作為首個遭受病毒攻擊并取得了一定防控成效的國家,除了向世界各國提供可借鑒的防控經驗之外,在醫用防護服等物資方面,在保障國內需求的情況下,也應該向其他國家伸出援助之手。中國服裝行業企業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遵守進口國相關的標準與要求。
然而,口罩的出口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根據相關規定,我國出口的口罩需要具備一定的資質,在通過相關認證后,方可在美國、歐盟、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公開銷售。在歐盟銷售醫用口罩要拿到CE認證,在美國要通過FDA認證。
CE認證被視為制造商打開并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它由NB機構(有PPE法規授權的公告機構)發放,目前歐盟對個人防護口罩和醫用口罩的執行標準分別為EN149和EN14683,因為執行標準不同,不同防護級別的口罩獲取認證需提供的材料、執行的流程也不一樣。
美國FDA認證相對嚴格。如一般防護口罩只需按照美國FDA醫療I類做認證,通常需要經過填表申請、獲取PIN碼、交年費直至發放注冊號的流程,但醫用外科口罩則需按照美國FDA醫療II類做認證,增加產品測試、510K文件評審等多個環節。
此外,出口國外還需要通過目的國當地認可的資質審核,并且出口產品必須符合各地的標準要求。若是用于贈送或代為采購的產品出口,要提供采購商和生產商的相關資質證明文件。鑒于各國對進口相關產品的資質要求各不相同,我們整理了部分國家必要資料,供企業參考。
一款口罩產品可能同時符合多個標準的要求,比如同時符合勞動防護和醫用防護口罩兩個標準要求。生產者在生產和選用口罩時,一定要深刻理解口罩的執行標準和類別特性,為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有力的保障工作,從而保證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
部分國家口罩進口資質要求
美國: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用品必須要取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認證才可以在美國本土市場進行銷售。

歐盟:根據歐盟強制執行的新法規PPE Regulation (EU) 2016/425,所有出口歐盟的PPE個人防護用品必須在新法規的要求下獲得CE認證證書。

日本:如果需要投放市場產品必須滿足日本的Pharmaceutical and Medical Device Act (PMD Act),在PMD Act的要求下,TOROKU注冊系統要求國外的制造商必須向PMDA注冊制造商信息。

韓國:需要提單、箱單、發票、韓國進口商營業執照,韓國進口商需要到韓國藥監局提前備案進口資質。*

以上標準如有動態調整,以相關標準管理機構官方發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