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趙爽
文博人眾志成城,祝福接力。
日前,微博聯合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國文博”及海內外140多家文博機構官方賬號,開展“#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接力活動。在微博和中國文博的精心組織下,海內外100多家文博機構積極響應,精選文物、發揮創意、傳遞祝福,表達出文博人齊心協力、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
活動歷時35天,通過355次接力,展示400多張精美豐富的主題海報,為抗疫行動匯聚精神力量。微博話題閱讀量達2.2億。其中,逾10件與服飾相關,有服裝、紋樣、蘇繡和頭飾項鏈等藏品,飽含著濃厚的藝術特征及象征寓意。
新疆沙埋綠洲“精絕”古國遺址出土的“五星”錦護臂,以五重經錦為面料,白絹鑲邊,兩個長邊上各縫綴有白色絹系帶,是古代射箭時的護臂(臂褠)。織錦以寶藍、絳紅、草綠、明黃和白色等五組色經織出鳳凰、鸞鳥、麒麟、白虎,以及金星、火星等五星星紋和云氣紋等大瑞紋樣圖案,其間織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吉語文字,蘊含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內涵。

恩澤錦由五塊相同的織錦殘片拼縫而成,采用了云氣紋作為骨架,其云氣連續無間斷,在有些地方還表現出巖石的象形,因而也有人稱其為“山狀云”。其圖案也左右對稱,從內到外分布的神獸為:瑞鳥、羽人、兩只身帶豹斑的辟邪、神鹿和猛虎。在這些神獸間還織有銘文,目前保留下來的有“恩澤下歲大孰宜子孫富貴壽”等文字。

此補緙工精細,采用平緙、繞緙等技法,運用通經回緯緙出一對孔雀(文三品官階),上下盤旋于牡丹和云紋中。其中孔雀寓意著吉祥如意,牡丹寓意著富貴平安,這件文物為我們呈現了一幅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美景。

緙絲是中國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各色緯絲僅于圖案花紋需要處與經絲交織不貫通全幅,即所謂"通經斷緯"的織法,其成品花紋正反兩面如一,具有猶如雕琢縷刻的效果。
海水江崖紋是中國的一種傳統紋樣,波濤翻滾的水浪中立一山石,并有祥云點綴,寓意福山壽海,也帶有著一統江山的含意。

橙花緞猛虎鎮五毒紋童服是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館藏民國時期的童服之一,童帽與童服上都繡有“猛虎鎮五毒”圖案。
古時候,“猛虎鎮五毒”的圖案有避邪防疫的寓意,常常被用于孩童的衣物穿戴上。五毒的說法不一,一般指蜈蚣、蝎子、壁虎、蛇、蜘蛛或蟾蜍。而五毒也各有寓意,如:蜈蚣寓意強大的生命力;蝎子音同“攜子”,有子孫滿堂之意;蜘蛛的音似“知足”,外形很象漢字“喜”,寓意知足常樂、喜運將至等。再加上古人“以毒攻毒”的觀念,“五毒”圖案也常常被放在各式用品上。

這件旗袍是設計師劉林溪根據陪伴母親戰勝病魔的經歷創作而成,榮獲“2019年杭州旗袍”稱號。
旗袍的主題為心臟與花,其中紅線代表親人之間的情感聯結,鎖繡和埋金繡法繡在血管周圍,再以傳統工藝紙雕表現花朵紋樣的心臟圖案。巨大的心房處盛開著一朵艷麗的花,如同心跳一般,展現著不屈的意志和不息的生命力。

這是黃禎祥穿過的血衣,上面繡有他參加戰斗的經過,后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是陽夏戰爭的實物見證。
戰后,他將受傷經過分別繡在兩只衣袖上。左袖上的文字為“九月初六日敵人攻劉家廟槍傷左肩之紀念”;右袖上的文字為“初七日與敵大戰搶炮三尊敵彈如雨打斷右膀今共和成立以作紀念”。血衣上的文字,真實地記錄了革命軍將士為捍衛首義成果英勇奮戰,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舍生忘死的大無畏革命精神,也必將鼓舞著我們不畏艱險,取得新冠肺炎疫情武漢保衛戰的最后勝利。

背帶,古稱襁褓,為背負嬰兒所用的布兜,在廣西壯、侗等少數民族中世代盛行。背帶蓋,指背帶的蓋頭,可為嬰兒遮光蔽風。此件背帶蓋采用剪貼繡法,中心大圓中繡侗族混沌花,寓意陰陽祥和、萬物化生。主體圖案為九個圓,一大八小、緊緊環繞,象征侗族傳說中“薩天巴”女神用以曬干洪水的九個太陽。

一針一線千古事,繁花綻于指尖詩,青絲蜿做蝴蝶影,癡心共祈萬物春……苗族至今沒有形成可通讀的文字,有很多人的生命中特別的一刻就是從瞥見那張令他震撼的苗繡開始的,這些絕美的苗繡符號紋樣流傳竟達悠悠數千年。
蝴蝶在苗家被尊稱為蝴蝶媽媽,苗家創世傳說中楓樹樹心化作蝴蝶與水塘中的水泡相戀誕生十二個蛋,孵出世間萬物,因此,供奉蝴蝶媽媽就代表了祖先庇佑,積愛成福,吉祥順遂。

鷹形金冠飾,傲立的雄鷹張爪展翅,下踏狼咬羊圖案,其下的黃金額圈,附虎馬羊等動物紋。這是我國迄今為止所發現唯一的“胡冠”標本。
《后漢書·輿服志》中記載“武冠,一日武弁大冠,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珰,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趙惠文冠”,由此可以推測,趙武靈王乃至兩漢時期的武冠,是以“胡冠”為原型加以改造的,最為典型的是將貂尾或鹖鳥尾取代胡冠上的雄鷹,但仍然表示勇猛之意。

出土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碾房渠窯藏,現藏于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最大長3.1厘米、寬0.9厘米、厚0.6厘米,最小長1.7厘米、寬0.9厘米、厚0.7厘米。形制基本一致,大小寬窄略有不同,呈扁長方形。一端包有金帽,其上飾有圓點紋;另一端較寬無包金。瑪瑙坡前荊棘雨,荊楚城內疫終散。

簪針扁平,與一般金簪的簪針末端不同,將其彎曲呈鉤狀。上端亦彎曲連接簪首。簪首造型為一只凌空飛舞的鳳凰,尖喙,羽冠,丹鳳眼,昂首挺胸,雙翼外張,振翅欲飛,羽毛層層疊疊,尾羽飄拂,佇立于如意形祥云之上。整個造型在追求形似的同時注重顯示鳳凰高貴的品質,象征著富貴與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