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越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就業扶貧是最直接有效的脫貧方式,一人就業、全家脫貧,長期堅持可有效解決貧困代際傳遞問題。而“呂梁山護工”則是呂梁市依據本地實情進行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就業扶貧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成為呂梁脫貧攻堅的三大品牌之一,但也面臨著地方性實踐困境。
關鍵詞:貧困;就業扶貧;呂梁山護工;實踐困境
中圖分類號:F323.8?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03-0181-02
在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來,我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 899萬減少至1 660萬,累計減少8 239萬;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計下降8.5個百分點。
一、扶貧戰略的重要措施——“就業扶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脫貧的核心問題也是脫貧問題的熱點話題是關于扶貧脫貧的有效性問題。針對如何從根本上消除貧困以及如何有效防止脫離貧困的貧困戶返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充分調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要注重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幫助貧困地區挖掘自身特點,要因地制宜,要有創新性地進行扶貧脫貧工作。因此,要堅持將扶貧與扶智和扶志相結合,提升我國社會扶貧脫貧的有效性。
就業扶貧同教育扶貧、金融扶貧戰略等一樣是我國扶貧戰略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業扶貧的途徑是通過就業促進貧困戶增加收入,帶動貧困戶脫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就業扶貧是最直接有效的脫貧方式,一人就業、全家脫貧,長期堅持可有效解決貧困代際傳遞問題。關于就業脫貧戰略措施,我國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別出臺了《“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十三五”促進就業規劃》,明確指出要促進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免費技能培訓,實現精準對接、勞務協作和政策扶持的實施細則,著重強調了就業脫貧的重大意義和路徑措施,闡述了開展就業扶貧專項行動的必要性。就業扶貧政策的主要目標群體是16周歲以上、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扶貧任務目標是在“十三五”期間,通過幫助有就業意愿的農村貧困戶實現轉移就業,解決脫貧問題;到2020年,促進100萬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帶動3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
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大多處于失業或即將失業的狀態,在推進農村城鎮化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如何為農村勞動力提供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就業崗位,是解決農村“失業型貧困”的關鍵環節。目前,我國已經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就業扶貧的具體規劃和措施,但如何加強政策之間的系統性、銜接性依然是做好就業扶貧工作的當務之急。
二、“呂梁山護工”的基本情況
“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扶貧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三個一”扶貧行動計劃之一,從2015年9月起,“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程以呂梁市重點扶貧項目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上下團結一致,萬眾一心,以“政府支持、持證上崗、跟蹤服務”為機制,開展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工作,達到提高貧困人口勞動技能。截至目前,“呂梁山護工”已累計22期,共39 192人,其中貧困人口17 935人,實現就業8 414人。就業人員主要從事醫療陪護、養老陪護、月嫂育兒、保潔等家政服務工作,就業區域輻射北京、天津、陜西、太原等省市,將呂梁建成全國特色勞務輸出大市。
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三個一”精準扶貧總體思路,呂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為扎實開展“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各部門通力合作,各縣市區積極行動,創新工作思路拓展培訓就業模式,通過一年多的實踐,逐步形成了“組織領導、政策支持、宣傳發動、技能培訓、服務保障”五大工作體系。成立呂梁市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領導組,為“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制定“十三五”規劃,強化政策支持體系。營造社會氛圍,構建宣傳發動體系,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介,選典型、屬形象、講政策、破難題,形成強大的宣傳力量,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升就業本領,完善技能培訓體系。拓寬就業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簽訂就業合作意向,促進“呂梁山護工”就業。及時跟蹤服務,主動排憂解難,維護保障權益。呂梁總工會、呂梁婦聯也相繼成立了組織機構,跟蹤服務外出就業的“呂梁山護工”。
三、呂梁山護工地方性實踐困境
1.政府干部不重視。在“呂梁山護工”扶貧工作中存在諸多誤區。一是認為就業是市場行為,不需要政府推動,沒有深刻認識到呂梁山護工不僅僅是簡單的家政服務員,而更應該是呂梁山形象的宣傳員,呂梁山轉型發展、招商引資的形象代言人,呂梁山優質農副產品的推銷員,從而沒有把打造“呂梁山品牌”的相關事宜放在一定高度。二是把扶貧工作僅僅是看成一件事情,而不是當成一項事業去做,基層干部工作不夠主動,對群眾組織宣傳發動不夠深入,存在畏難、應付思想。三是沒有站在家政服務產業發展的高度去審視和思考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沒有站在家政服務行業是朝陽產業、是適宜于呂梁市貧困勞動力就業的主要市場的高度,去審視和思考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而是停留在一般的安排布置,沒有帶著深厚的感情去工作。四是“輸血”多、“造血”少。以往只注重對貧困群眾資金和實物方面的幫扶,對貧困群眾開展有組織、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少、時間短,貧困群眾沒有真正掌握職業技能,自主就業能力弱,職業技能瓶頸急待突破。
2.群眾思想觀念保守。社會對家政服務的理解還不準確,潛意識里把家政服務員等同于舊社會的“傭人”“下人”,認為家政服務業是低人一等的職業,沒有理解是為社會提供技能服務的新職業。家政服務員還沒有得到應有的社會尊重,自身存在的觀念瓶頸難以突破,認為這項工作不體面,擔心別人瞧不起,不敢昂首挺胸走出大山、走進城市就業。農村貧困戶勞動力普遍存在小農意識強的問題,小富即滿、小進即安思想較重,只圖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發展眼光。由于農村貧困戶勞動力受自身素質限制,對當前國家的最新惠民政策給自身帶來的現實作用和長遠意義認識不足,由于思路不清,觀念不明,缺少引導,最后失去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勇氣。一些外出務工者的輸出觀念還存在著幾十年前的概念,離家近點、工資多點、工種好點的想法普遍存在。當前只有適應市場規律,才能找到適合的工作。很多求職人員的求職意愿都是工作不累、收入高的工作,而再看學歷和專業技能卻遠遠達不到用工單位的要求。因此,務工人員的就業觀念不解放是制約勞務輸出工作的致命環節,這個問題若得不到解決,勞務輸出工作只能持續在低谷中徘徊。
3.內生性動力不足。在進行“呂梁山護工”實地調研時發現,“呂梁山護工”對培訓學員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其意見反饋,在意見反饋表中問道培訓期間最大的困難是?以及就業意愿地為本地、太原、省外或暫時出不去?我們發現存在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培訓期間最大的困難是無法照顧老人,就業意愿地為本地;第二種,培訓期間無困難,就業意愿地為省外;第三種,培訓期間困難沒有填寫,就業意愿地為暫時出不去。這幾個不是獨立問題而是相互關聯,從中可以看出培訓的貧困戶中存在由于各種原因甚至沒有原因,即使政府提供資金對其進行技能培訓,為其提供就業崗位,但仍然不愿意就業。由此反映出脫貧工作中存在內生性動力不足的問題,貧困戶從思想深處沒有脫貧的主動意愿,不愿付出脫貧行動。從意見反饋表中我們了解到,填寫就業意愿地為暫時出不去的貧困戶有的是因為家中有老少需要照顧,即使自身具備外出就業的技能和外出就業的渠道,仍然無法外出就業。這個問題若得不到解決,那么這部分貧困戶依舊無法脫離貧困。其次在意見反饋表中還存一種情況,即無就業困難,也不愿出去就業。習近平總書記曾做過重要講話:“我常講,扶貧要同扶智、扶志結合起來。智和志就是內力、內因。沒有內在動力,僅靠外部幫扶,幫扶再多,你不愿意‘飛,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上述這一部分貧困戶就是有勞動技能,有就業渠道,但是沒有脫貧意愿或缺乏勇氣或行動。只有喚醒貧困群眾的改變意愿,才能化被動為主動,由被動的政府扶貧轉變成主動的群眾脫貧。扶貧先扶志,就是要讓貧困戶知道脫貧還得靠自身,不等不靠,勤勞致富。由此可見,在思想上扶志,在能力上扶智二者有效結合共同幫助貧困戶脫離貧困。
參考文獻:
[1]? 謝玉梅,丁鳳霞.基于貧困脆弱性視角下的就業扶貧影響效應研究[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9,(3):18-32.
[2]? 張麗賓.我國就業扶貧政策及實施情況[J].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19,(4):10-14.
[3]? 左明章,向磊,馬運朋,楊登峰.扶志、扶智、扶學:信息化促進教育精準扶貧“三位一體”模式建構[J].電化教育研究,2019,(3):13-19.
[4]? 李長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就業扶貧的機制與措施[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8,(6):29-36.
[5]? 左停,金菁,于樂榮.內生動力、益貧市場與政策保障:打好脫貧攻堅戰實現“真脫貧”的路徑框架[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47-54.
[6]? 周立.以“志智制立體扶貧”解決深度貧困[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14):14-19.
[7]? 渠鯤飛,左停,王琳瑛.深度貧困區技能扶貧運行困境分析——基于能力貧困的視閾[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63-70.
[8]? 鄧紅,尚娜娜.習近平關于扶貧脫貧問題重要論述的邏輯內涵與時代價值[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9,(3):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