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摘要】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前提和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徑。在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下,就業問題依然嚴峻。更好的解決就業與再就業問題,直接關系到我國億萬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著經濟發展的大的局勢,也影響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實現。本文主要針對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下的就業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中國經濟形勢,就業問題,經濟結構,用人需求
一、我國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嚴峻的原因
(一)經濟結構現狀導致用人需求減少
第三產業對解決就業問題具有關鍵作用,目前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比重已近達到七成左右,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程度與吸納就業能力與之相比還很低,并且勞動力存在著供給與需求不匹配的現象,近些年企業招工難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再加上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國際需求和國內需求都有待提升的情況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使得我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萎縮,對用工的需求大大減少。這種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缺口不斷加大,就導致了逐年的下崗和失業率的增加,再加上收入差距隨工資水平不斷變化,勞動合同呈現短期化的趨勢因素,這就使得職業變化越來越快。并且目前我國越來越需要擁有高技術高學歷的人員,這使得一些沒有較高素質的人員即使抱著一腔熱血也很難找到工作,這與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很不匹配,也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
(二)人力資源配置不健全
目前我國人力資源配置主要面臨這幾個問題:勞動力供求雙方的矛盾十分明顯,這使得社會需求面臨很大的上漲壓力,但是勞動力卻逐漸流失,由于人力資源分布的不均勻,這使得在內陸的二三線城市勞動力不足,這也可以通過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勢看出來,沿海城市發達,內陸城市發展不足,這種勞動力分散的現象不僅是就業率下降的原因,也使得經濟形勢的下滑,市場價格的變化也使得我國勞動力不斷轉移,城市的就業也就更加不穩定,并且由于大量的勞動力都是大學生,她們剛進入工作崗位往往并不能很好地勝任工作,因此出現現實與理想不匹配的情況,種種因素都使得人力資源的配置不完善。
(三)就業者自身素質與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就業者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其自身的素質以及工作能力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我國龐大數量就業者的基本學歷以及自身條件都有較大的差異,一些就業者的自身素質與工作能力都是較為欠缺的,所以使得其不能得到寶貴的就業機會。就業者自身素質與工作能力較弱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其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沒有得到合理的實習機會,使得其缺少進行正式工作的相應能力。就業者自身的原因對于就業問題的產生有著較大的影響,所以從基本上提高就業者的自身素質以及鍛煉其工作能力是一項主要的措施。
二、緩解我國就業問題的主要措施
(一)調整經濟結構
想要從基本上來對我國就業問題進行解決,就要調整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結構,不斷地通過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充分發揮第三產業創造和帶動就業的巨大作用,同時將人力資源的發展過程變成拉動就業的過程,堅持將人力資源的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同時加快第一產業的發展步伐,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并且將第三產業貫徹到底,不斷拓展新的就業領域,從而容納更多的就業人員。同時由于我國大部分勞動人員仍是農民,所以堅持以農業內部為就業的主要領域,促進實現農村經濟產業化,鼓勵和引導各大企業對農產品加工,從而延長產業鏈,不斷提高在農產品上的就業面,使得農業的經濟結構也同樣轉變,以實現全方位的促進就業。同時也應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結構,將新興產業引入非公有制經濟,允許部分非公經濟參與社會公用事業的建設,并充分發揮其靈活、高效的特點,創造更多的有效就業崗位,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拓寬就業渠道,進而創造更多新的就業機會。
(二)提高就業者的基本素質以及工作能力
我國現階段就業者的基本素質以及工作能力都是存在較大問題,所以從就業者的自身來解決就業嚴峻的問題也是一項主要的措施。提高就業者的基本素質以及工作能力主要在其進行教育中實現,提高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水平,使就業者受到高水平的教育進而提高其基本素質。在就業者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也要有一定的實習機會,這樣就能鍛煉其進行工作的能力,在實習的過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的進行改進,這樣就能夠減少在正式工作中出現失誤的可能,使就業者就有較強的就業競爭力。
(三)合理完善人力資源的配置
合理完善人力資源的配置也是我國目前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措施,對我國企業中的人力資源配置進行細致的研究,找出人力資源配置存在問題的部門,對于人力資源需求量大但實際中人力資源缺少的部門進行合理的調整,使其進行招聘工作。在企業中可以對一些較大的部門進行具體化建設,就是將大的部門變成一些小部門進行協同工作,這樣細化的工作分配不僅能夠使更多就業者得到就業的機會,還對企業進行工作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加強就業政策建設
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逐漸被新興產業代替,這就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所以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并且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技術人才就成了關鍵,這需要國家優化教育結構,同時根據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推動部分高等院校的轉型,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職業教育體系。同時為了提高勞動者持續就業的能力,要加強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最大限度減少由于產業結構調整而帶來的結構性的失業,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引導勞動者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倡導先就業再擇業的理念,明確開始階段就業者的就業目的,并且將自身就業能力與就業期望同實際崗位之間的差異把握好。同時為了拓寬畢業生的就業門路,國家可以在遵循市場機制的同時,根據企業對不同求職者的要求,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和技能培訓,培養企業短缺的高技術人才。
三、結束語
在我國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問題較為嚴峻,這使得我國的未來發展與建設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目前我國正在對就業問題進行研究與思考,從各個方面提出解決就業問題的措施,所以相信經過我國不斷的努力下,就業問題會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得到合理的解決,我國現代化建設也能較快地完成。
參考文獻:
[1]劉秀麗,楊毅,彭志芳.云南省畢業生就業問題探析[J].價值工程,2017(14).
[2]母倩雯.淺談當前中國經濟形勢下的就業問題[J].中外企業家,2018(6).
[3]吳園園.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就業問題初探[J].知識經濟,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