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承璽
摘? 要:目前,足球運動項目受到世界各國的推崇與關注。隨著足球運動項目的發展,體育教學中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從小學教育階段發展到高校體育教育階段暫且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相對成熟的足球課程教學體系。在現代化教學理念支撐與推動下,依然需要不斷進行著創新發展。如何使得我國足球教育得到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改善教學質量,是本文著重分析的重點內容。對此,針對現階段高校足球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立足于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高校足球教學? 組合訓練法? 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G8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a)-0038-02
足球運動是體育項目的一種,其具有高強度對抗性與快速攻防轉化特征,受到很多青少年的追捧。現階段,很多高校教育主體將足球運動項目納入到體育教學體系中,足球教育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高校足球教學實踐中,較為常用的“組合訓練法”,是一種多樣式、連續性訓練方式,基于足球基本特征和學生的興趣需求角度,制定出專項訓練目標與計劃,在足球教學中重在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其他素質能力,進而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人格品質。通過解析“組合訓練法”的定義與內涵,提出組合訓法的教學實踐路徑,是本文重點闡述的內容。
1? 組合訓練法定義及其內涵表述
1.1 組合訓練法定義
組合訓練發是指體育運動項目訓練過程中,充分融合多種訓練方法的一種綜合性聯系手段。組合訓練法在實踐過程中,要求訓練指導者應按照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規律與教學內容等內容,從主體的行為習慣與訓練工作角度進行訓練要素組合。高校足球運動項目的教學實踐中,組合訓練法的創新應用可以通過系統化方式融合,優化升級足球教學法,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與參與熱情,進而為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奠定基礎。
1.2 組合訓練法應用于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效率和質量
學生主體單獨進行知識學習,便可能自主掌握知識或技能的內在聯系、規律與性質條件等。對此,高校足球教育實踐過程中,需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優化設計每個足球教學環節,突出學生在足球訓練中的主體地位,與此同時,并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增強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高校足球教學中,體育教師應主動培養學生的足球訓練意識。關注學生心理需求與身體素質,應用組合訓練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身體素質鍛煉與教學技術逐漸有效融合。而足球教學中創新使用組合訓練法,正是改善課堂教學環境與質量的關鍵,幫助學生獲得足球訓練技巧的同時,還能起到心理素質教育的作用。
2? 高校足球教學應用組合訓練法中堅持的基本原則
2.1 “適度”訓練原則
高校體育教師在足球教學中,應用組合訓練法需要牢記“適度”原則,根據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適度地增加訓練強度與技巧復雜性。當學生訓練出現“瓶頸期”時,教師應予以復習指導,重視基礎教學。并且,組合訓練法對學生的足球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若要高質量完成組合訓練法,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基礎訓練技巧,并通過過程性評價,在多次反復指導練習中,使得學生扎實掌握訓練技術。
2.2 “有簡入難”的原則
體育教師在足球教學中應用組合訓練法,需要堅持“有簡入難”的原則。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先進行一些基礎性的單向訓練,待學生完全掌握單向訓練技巧后,開展實踐組合訓練法。當代高校大學生主體,具備一定的思維擴展與創新能力,教師在技能傳授中,應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性格特點與喜好方向,鼓勵支撐學生自行組合教學內容,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性。
3? 高校足球教學中組合訓練法的應用路徑
3.1 應用于體能素質教學
足球運動項目非常消耗運動者的體力,要求學生在參加足球訓練中,應做好充足的體能準備,才能夠充分發揮出戰略戰術與技能水平。對此,高校足球教學中應用組合訓練法,應先加強學生體能素質。第一,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量與訓練器強度。無論是足球訓練還是其他運動項目,都應結合學生的運動承受能力。教師按照競技比賽與日常運動需求進行訓練強度與力度進行教學設計,合理按照體能訓練內容。遵循“適當”原則,避免高強度訓練對學生身體機能產生的損傷,同時也要考慮訓練強度或力度過小不能實現預期訓練標準。第二,足球訓練與體能訓練的有效結合。高校足球教學中,應充分重視足球項目的運動規律與體能訓練間的融合點,采取針對性的組合訓練計劃,保證體能為足球運動技術提供堅實的保障。足球運動項目的特點中,爆發力尤為重要。對此,教師在足球教學中應兼并無氧和有氧運動。足球競技比賽時間相對較長,運動空間范圍較大,要求運動員自身應具有很強的對抗與持久力,體能是維持運動員能夠堅持到最后的保障,教師在足球教學中應用組合訓練法,需要按照不同的足球運動位置,對不同學生展開層次化的體能訓練,強化身體素質。
3.2 應用于心理素質教學
足球運動項目不僅代表著競技較量,同時也需要斗智斗勇,能夠靈活應對多種多變的賽場變化與激烈的對抗,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心態,保持最佳狀態參與到比賽中。對此,高校足球教學中應用組合訓練法,應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與綜合能力。素質組合訓練法,具體設計內容如下:應用組合訓練法開展專項素質教育,保證學生在每場比賽中能夠擁有良好的心態。并且,組合訓練法應積極引導學生樹立頑強拼搏與正確的比賽觀,并形成積極主動的創新思維與創造意識。組合訓練法與心理素質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提升抗壓能力,能夠積極面對比賽失敗或挫折,正確面對競爭結果,激勵自己的刻苦訓練。通常情況下,學生在比賽各個階段與日常訓練中,心理特點會發生變化。體育教師在不同階段應設計差異性目標,賽前幫助學生獲得積極健康的心態,同時保持動機水平;賽中應保持注意力集中;賽后需要學生放松心情,并通過科學指導盡快恢復體能。組合訓練法與心理訓練應用于不同階段,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提供一定的保障。
3.3 應用于足球技能教學
第一,足球有區別于其他運動項目的技術特征。高校足球教學中應用組合訓練法,應結合學生的技能水平調整教學目標,通過階段性技能考核,創新突破足球訓練技術。體育教師應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技能水平,采取分層教學法,訓練知識理論與足球技能的訓練有簡入難的開展。第二,高校足球教學應在組合訓練法基礎上進行思維教學的創新改革,幫助學生獲得道德素養,結合足球運動實戰特點。另外,在日常訓練中設計模擬實戰訓練,可提升足球技能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夠在模擬比賽中獲得技能檢驗,體育教師也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此,高校足球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應充分按照足球運動項目的對抗性與思維性特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戰術意識。
從戰術訓練教學來說,體育教師應用組合訓練法,應首先進行思維性的戰術思維培養策略。戰術思維要完善、合理,積極調動學生的足球訓練積極性,同時能夠使其在運動賽場上保持最佳心態與體能狀態。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還要給學生傳授足球歷史、內涵和魅力,應用組合訓練法,結合學生思維特點,并通過滲透實用戰術,引導學生樹立團隊協作意識,并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深層次的戰術儲備。與此同時,按照學生的足球運動訓練情況,使得學生從心理上認同戰術實踐價值。在此期間,注重培養學生的戰術思維,還要結合訓練項目實際,進而促進學生能夠獲得持續平穩的戰術與足球技能。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足球教學中應用組合訓練法,其具有明顯的嚴格化、系統化、多樣化特征,在提升高校足球訓練水平上具有積極的影響力。組合訓練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體育教師不僅要同時關注學生的足球技能、戰術技能、身體體能與心理素質等多重方面的培養,還要在訓練中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現階段,我國高校足球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教學基礎設施不完善、教學觀念落后、師資力量不充分、教學方法單一化等問題,都會影響高校足球教學的有效性開展,以及會影響到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發展。對此,高校體育教師中,結合組合訓練法幫助學生提升體能素質,還要注意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結合分層教學法積極構建因材施教教學格局,進而全面提升高校足球的整體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趙海勇.“組合訓練法”在中職足球運球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培訓,2018(8):50-51.
[2] 閆濤.高校足球教學中組合訓練法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4):24-25.
[3] 秦軍.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6):42,44.
[4] 李偉強,趙中.淺談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