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煒程
【摘要】醫療保險檔案管理工作,是醫療保險工作的重要一環,是醫療保險管理最基礎的工作之一,醫療保險檔案管理的電子化,對促進醫療保險事業發展標準化、規范化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醫保電子檔案的制作和使用與傳統的紙質檔案截然不同,必須經過復雜的編碼與解碼程序來進行工作,信息可以被復制、儲存在諸多不同的介質之中。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方法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了,所以必須加強醫保電子文件的歸檔工作,并積極尋求提高電子檔案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醫保檔案管理,電子化
醫療保障局成立以來,不斷建立健全覆蓋全民城鄉統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不斷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更好的保障人民群眾就醫需求,減輕了參保人員醫療費用負擔。醫療保障待遇提高的同時,醫保檔案管理的要求也不斷完善,特別是醫保檔案的電子化管理實現了醫療保險信息交流與共享,是人民群眾維護其合法權益的重要憑據,也是醫療保險各職能部門科學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條件。有關醫保檔案管理電子化問題作以下幾方面探討:
一、醫保檔案管理電子化提高了醫保檔案的安全性、節約儲存空間
醫療保險檔案主要包括參保登記管理材料(用人單位社會保險登記、變更、合并、分立或注銷材料等)、單位及人員信息變更管理材料(用人單位職工花名冊、工資表、職工變動材料等),醫療管理材料(醫療審批、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材料、費用及資格審核材料等),基金征繳管理材料(參保人員年度收入申報登記材料、參保人員繳費基數變更材料、單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清算等),醫療保險基金會計資料(職工醫療、生育、居民醫療、大病救助等費用支付材料),這些醫保檔案資料需要長期保存,同時這些審核材料、登記資料、病案文書等紙質材料對保存環境要求極高,在長期的保存中容易出現破損、丟失等問題,而業務辦理過程中將這些材料順便掃描入系統,既可以存儲在磁盤、光盤等介質中,也可以存儲在云端的網絡空間,促進了醫保檔案管理模式的改變,促進了醫保檔案信息的收集整理、檢索利用、管理等的網絡電子化,極大地提高了醫保檔案管理水平,既節省了儲存空間又提高了醫保檔案管理的安全性。
二、醫保檔案管理電子化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勞動力
傳統醫保檔案管理方式費時費力,隨著現代化水平發展,傳統醫保檔案管理方式已不能滿足社會需求,醫療保險檔案材料既多又繁雜,查閱費時費力。這就要求我們醫保檔案管理工作順應改革潮流,堅持深化改革,勇于創新,實現醫療保險檔案的電子化管理,不但減少人力、物力、財力,還能大大減少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檔案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
三、醫保電子檔案表現形式多樣、傳遞快捷
隨著醫保業務“一次辦好”改革和網上辦理業務越來越多,醫療保險電子檔案的形態也隨之多樣化,文字、圖形、聲音、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都可以單獨或相互搭配成醫保電子檔案的內容,這就造成了電子檔案的多媒體集成性,使醫保電子檔案比紙質檔案更加全面、形象、生動。紙質檔案只能在某時、某地讓能夠接觸到它的人閱讀,而電子檔案可以通過網絡傳遞,不受這種限制。
四、醫保電子檔案建設工作存在諸多困難,不能一蹴而就
與紙質檔案相比電子文件歸檔是一項更為艱苦、細致且難度較大的工作,主要是因為傳統觀念會誤認為電子文件不是文件而忽視其歸檔,或因工作量增加而不愿承擔此項工作。還有電子檔案對計算機系統的依賴性,必須應用計算機編目歸檔,對不熟悉這項操作技術的立卷人來說,比起紙質檔案文件立卷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在規劃醫保檔案文件歸檔工作時,應從電子檔案管理工作的大局出發,摸清檔案信息產生的源頭,納入醫保電子檔案管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同時還需要計算機與信息管理部門負責規劃、統籌本單位信息管理工作,開發集中統一型信息系統的牽頭部門,為各科室醫保檔案材料成為電子文件信息的匯集點,又具有一定的技術設備及人才條件。在醫保電子檔案的建立過程中,我們必須注重醫保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醫保檔案管理工作中巧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在信息化、系統化建設與管理中提升醫保檔案資源利用價值,未來電子醫保檔案在信息化領域的前景十分樂觀。同時電子醫保檔案的大量存在對傳統的紙質醫保檔案產生了深刻影響,但就目前形勢來看醫保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不可相互替代的。
隨著區塊鏈、大數據等新型技術的發展,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為全面推進醫保政務服務“一次辦好、一網通辦”作出部署,帶來醫保電子檔案的信息保密性、可靠性和可查詢性將更進一步提升,相信未來醫保電子檔案終將取代紙質檔案。
參考文獻:
[1]陳勇,謝余生.電子文件與紙質文件管理流程的比較分析[J].檔案學研究,2007(6):55-56.
[2]張亞娜.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優缺點的比較[J].辦公室業務,2017(7):99-99.
[3]黃鑫.電子檔案風險評估方法淺述[J].黑龍江檔案,201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