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摘 要】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進入新媒體時代的大環境中,隨著不斷地實踐,人們對數字信息的認知與了解步步加深,最終使得數字信息完全融入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其中數字動畫技術的應用是現在最為流行的發展趨勢,3D動畫技術的廣泛應用在影視范圍里更是備受人們的關注與喜愛,數字動畫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也隨之深入,對新聞傳播文化的發展與影響更加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探究。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數字動畫技術,新聞傳播,應用
中圖分類號:G21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3-0180-02
人類社會生活的腳步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革新換代而不斷加快,人類生活中數字信號電視的全面使用、手機4G技術的廣泛應用都使得數字技術更快更好地發展,那么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在新媒體的不斷沖擊下,新聞媒介的變革也必不可少,新聞傳播的技術也在不斷更新,甚至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人才和全能型媒體人,這些變化都已經應運而生,下面我們就針對數字動畫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做一簡短分析。
一、大數據時代下的新聞傳播
(一)大數據時代下的新聞傳播
新聞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客觀性、時效性等特點,在尊重新聞本質屬性的前提下對新聞進行相關的報道并達到一定效果的傳播就是新聞傳播,新聞傳播必須遵守傳播的客觀性,通過多種媒介方式與渠道進行新聞的傳播,以陳述事實為主,滿足接受者對新聞內容的知曉欲望,以公正的態度進行每一次的新聞播報,加強新聞與受眾之間的關系,使新聞的傳播更加具有一定效力的影響。
(二)大數據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特點
首先,尊重事實是新聞傳播中最基本的原則,尊重新聞的真實性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的第一原則,根據事實進行采編,最終以公正的態度進行報道才能有效地保障新聞的原本屬性,使受眾更加客觀地了解新聞現場所發生的事件,有力地維護了受眾與新聞的密切關系,加深了受眾對新聞的知曉欲望,使新聞傳播作用最大化。
其次,新聞傳播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傳播者在新聞事件發生后對相關內容進行及時地報道、傳播是新聞傳播的基礎保障,也是受眾對新聞傳播的基本要求之一,只有及時地報道才能保障新聞的新鮮度以及激發接受者的知曉欲,加大了新聞傳播的根本性作用,進一步提高了新聞發生的價值,同時促進了新聞傳播與接受的良好循環,更好地提高了傳播者的技術水平,不斷地更新新聞的傳播方式和傳播途徑[1]。
最后,新聞報道必須嚴格遵守客觀、公正的報道方式,在新聞事件發生后不加入任何人為因素,只對事件和事實進行客觀、公正地報道,有效地保障了受眾的知曉權,對事件有全面、真實地了解,達到了受眾對新聞傳播的要求,促進了媒體傳播與受眾的良好關系,加固了新聞在受眾心理的地位,更好地體現了傳媒人的專業精神和基本職業素養。
(三)大數據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現狀
在固有的新聞傳播模式中,電視媒體報道、平面媒體宣傳等傳播手段是主要的新聞傳播模式,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正式到來,新媒體一詞正式進入人們的生活,數字信息充滿了整個媒體領域,新媒體發揮的作用也與日俱增,最終使得傳統單一的新聞表達方式迅速地轉化為多種數字化媒體的傳播方式,新聞傳播方式不斷更新、新聞傳播內容更加具體形象、新聞傳播領域更加廣泛、新聞傳播效果強的眾多特點成了現今新聞傳播媒體的主要現象[2]。
二、數字動畫技術的時代背景
在大數據時代的沖刷下,數字動畫技術迅猛發展,一躍成了現在社會媒體最熱門的話題,尤其是在影視行業的應用上帶有3D動畫的電影便成了最受歡迎的電影類型之一,隨之數字動畫技術也更廣泛地應用于不同的領域,例如電子游戲、行業產品展示、建筑領域的模擬建設、相應行業的流程演示等,在這樣迅猛的發展態勢下,我們著重研究以下幾個突出應用:
(一)數字動畫技術下的影視環境
引領影視行業突飛猛進的重要技術之一就是3D數字動畫技術,市場上深受觀眾喜愛的電影也多半是含有3D動畫技術的電影,就連最傳統的武俠類電影都開啟了數字動畫技術之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徐克導演的《龍門飛甲》,導演在技術上的全面應用和內容上的精彩編排充分展現了數字動畫技術帶給觀眾視覺上的驚喜和心理上的滿足,由此可見數字動畫技術給整個影視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飛躍和沖擊。
(二)數字動畫技術下的電競行業
目前電子游戲可以說是市場上最為流行的娛樂方式之一,受眾群體年齡范圍廣泛,從青少年到中老年均深受喜愛,手機的使用也加劇了數字動畫技術的發展,從低齡的幼兒早教產品到新聞信息的傳播都應用了現在最為流行的數字動畫技術,并且使凡帶有動畫技術的產品價格翻倍成為市場暢銷品,尤其在電競行業,數字動畫技術的應用迅速籠絡了更多的玩家,新的技術帶來新的游戲體驗,使受眾得到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和游戲體驗,在不斷地更新變化中穩固電競行業的整體發展,是電競行業邁向新篇章的有力保障[3]。
(三)數字動畫技術下的新媒體狀態
科技的迅猛發展帶來媒體行業一輪又一輪的更新換代,新媒體形式不斷更新,媒體樣式不斷進步,使網絡媒體、移動端媒體、多媒體報刊亭等媒體樣式層出不窮,在高效的新媒體發展中,數字動畫技術的應用不斷提升,通過真實場景的模擬可以使受眾更直觀地感受到新媒體技術的力量,在有限的接受方式中感受無限的傳播模式所帶來的創新和驚奇。
三、數字動畫技術給新聞傳播帶來的影響
(一)使新聞傳播更具直觀性和真實感
新聞傳播必須遵守新聞的真實性,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傳播內容上加強了傳播技術的應用,比如在刑事案件新聞報道中加入3D數字動畫應用,使受眾很快了解到新聞事件的內容,通過對新聞案發現場的模擬,使受眾親身體會到事件發生的氣氛。例如發生在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9·11恐怖襲擊事件”,除了在新聞報道中還原事件經過外,還加入了數字動畫技術的應用,對當時世貿中心的地形、客觀環境、人員布置都進行了直觀的現場模擬,不但將新聞事件內容進行了客觀地傳播,還大大提高了新聞傳播的效果,使受眾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事件發生的過程和造成的最終結果,更好地滿足了信息接受者對新聞消息的知曉欲,同時提高了受眾對新聞傳播過程的感受程度,這種直觀、切身的新聞體驗讓更多受眾被深深吸引,加快了新聞傳播的速度,提高了新聞傳播的效果,更有力地促進了新聞傳播媒體與受眾之間的緊密聯系。
(二)增加新聞傳播的方式與途徑
隨著新媒體的誕生與發展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由紙面媒體傳播、視頻傳播等傳統傳播方式逐漸更新發展,在不同平臺通過多樣式的傳播方式進行新聞的傳遞,例如通過電腦網絡對新聞內容進行發布、通過手機客戶端對新聞消息進行報道、通過多媒體平臺將新聞信息有效地傳遞到每一個人的耳朵里,數字動畫技術的應用更是加快了以上傳播途徑的傳播效果,使信息接收成為一種樂趣,讓受眾感受到新聞內容的豐富性和創新性,提高了接新聞消息的真實體驗感,給新聞傳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技術進步與傳播反饋。
(三)滿足新聞傳播環境的發展趨勢
數字動畫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與進步,在影視行業、產品展示、模擬現場等領域均有一定的傳播效果,這使得消息接收者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豐富多彩,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受眾的心理需求,符合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步伐,在攝影師和記者不能全面還原事件的整個過程時,數字動畫技術就起到了一定的彌補作用,使事件完好地展現在觀眾的眼前,對現今受眾要求高品質新聞傳播的現狀起到了決定性的促進作用,完全符合新聞傳播環境和新聞接收背景的發展趨勢[4]。
(四)深化新聞傳播文化的意義
數字動畫技術在不斷提高新聞傳播效果真實感和完整性的同時,對新聞事件所帶來的影響也起到了一定的深化提煉作用,消息在被接收的同時通過對事件真實場景的模擬和相關細節的展示,提高了受眾對新聞消息的接受程度,不僅了解新聞事件發生的客觀事實,同時也開始思考新聞事件過后所帶來的影響和反思,在不斷獲取消息的同時進行思想上的自我提升和進步。
例如對自然災害事件的相關報道,通過技術手段的現場模擬、技術講解和作戰方針的解析,使人們對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及后果有很深刻地了解,同時也啟發了人們開始思索,在受到自然災害所帶來的損傷之前是否對自然也做過一定程度的傷害,在人性面前也開始思考人類生存的意義,對受眾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在豐富了新聞傳播方式的同時,更加深化了新聞傳播的意義,讓受眾對新聞傳播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感受。
(五)提高新聞傳播者的專業水平
數字動畫技術不僅僅加強了新聞傳播的相關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更是提高了新聞制作者的技術水平,在不斷地技術創新下對傳播者的要求更加嚴格,在制作技術和制作理念上都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符合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新聞內容的傳播方式,提高新聞傳播的技術水平,在新聞傳播信息統計上做出一定總結,以便研究制定出更好的新聞傳播理念和相關技術[5]。
四、新聞傳播現狀需要數字動畫技術的不斷提升
數字信息發展帶來社會的進步,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一定的問題,例如數據信息量過大造成一部分信息不能準確有效地傳遞,網絡共享的同時也存在許多新聞傳播者對傳播內容的復制和抄襲,為了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技術手段加入暴力、色情的相關內容,使新聞傳播市場受到了不良的影響,所以為了更好地保障新聞傳播的特有屬性,營造良好的新聞傳播環境,這就要求數字動畫技術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完善監管制度,在更好的技術領域里創建良好的新聞傳播環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下的數字動畫技術給新聞傳播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完善了新聞傳播內容的同時,加強了新聞傳播的直觀感受,通過虛擬模擬等場景的還原,大大提升了新聞傳播的傳播效果,使受眾更好地接受相關信息并且有效深化了新聞傳播的意義,為新聞傳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和自我提升。
參考文獻:
[1]丁逢曦. 新媒體時代數字動畫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7(4):85-85.
[2]馬津卓.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方式的變革研究[J]. 新聞研究導刊, 2016, 7(20):113-113.
[3]許朝森. 新媒體時代數字動畫技術創新及應用研究[J]. 中國報業, 2018, 455(22):24-25.
[4]閆世軍. 新媒體時代數字動畫技術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J]. 新媒體研究, 2016(23).
[5]王丹妮. 新媒體時代數字動畫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探析[J]. 傳媒論壇, 2018, v.1,No.2(02):35.
基金項目: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2018年度立項課題(項目編號:2018-R-60352)。
作者簡介:劉 剛(1982-),男,江蘇南京人,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建筑與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動畫及影視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