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訂正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學生鞏固知識,教與學的反饋,學生在作業中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如何糾正這些錯誤的問題,這對教育至關重要。我認為所有的數學老師和我都應該有同樣深刻的經驗:努力改正發給學生的作業,但有些學生輕視作業中的錯誤。根據對學生數學作業訂正的調查和分析,我積極探索了教學方法,提出了以下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訂正;策略
對于小學生來說,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作業是錯誤的,他們可以糾正它們,現在糾正和修改它們還為時不晚,但也要滿足學生成功的心理意義。通過訂正作業,每個學生都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而老師可以了解知識是否已經被理解,是否已經掌握。
一、 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讓學生減少作業訂正
作業錯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謹慎。在通常的糾正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沒有問正確的問題,老師要求他們把題目讀兩遍,然后讀了一遍,然后思考他們自己的解決方案。但主題文化意識和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在平常訓練中不斷滲透,比如做一些規范的解讀:“每個題目至少兩次兩次,找關鍵詞,強調序列”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增強主體意識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
(一)理性的曉之,引導學生以“嚴肅的態度”改正錯誤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訂正他們的“作業”,并定義“訂正比作業更重要”的思想。為了防止學生修改和復制作業的現象,一方面讓學生承受必要的心理壓力,以減少和理解這是錯誤的。另一方面,學生應該澄清更正的作用,這樣他們就可以更多地關注錯誤的原因,同時關注修改后的結果。
(二)形成監督網絡,糾正學生在改過不良習慣
良好的學生習慣不是一夜之間養成的,教師、學習伙伴和家長需要形成一個有效的監督網絡。比如,對于有不良學習習慣的學生,有必要鼓勵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單獨或集體地糾正時間。如果孩子們很固執,他們應該聯系學校,希望家長們能一起努力,在訂正作業時糾正壞習慣。
二、 標準化的作業訂正要求,讓學生學會訂正
(一)及時修訂
學生的作業老師必須在一天內糾正,必須在一節課上評論和糾正。當你改正的時候要小心,改正的結果應該有一個分數或標記,不要忘記標記,寫“讀”字和改正的日期。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作業的質量。因此,對快速糾正和糾正不僅是創造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這個班的學生,而且能夠在課堂上學習新知識。
(二)使用不同顏色的鋼筆進行更正
找到問題的根源后,讓學生換一種顏色的鉛筆來糾正旁邊或下面的問題。可能會被標記得很重,這樣錯誤的問題就會達到正確的解決方法,便于以后經常修改。
(三)應該有一個審查過程
當學生糾正錯誤的問題時,除了糾正正確的問題外,他們還必須指出如何獲得清晰的表達或闡述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為了尋求答案。對不同類型的主題有明確的審查要求。例如,計算的第一個問題是確定你錯在哪里,圈起來,或者標記你錯在哪里,學生可以寫下或說出每個階段的意義。
(四)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
在修改數學作業時,我們應該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根據修改后的內容,修改后的形式,以及修改后的強調不同修改要求的方式。
例如,對于常見的作業錯誤問題,集體評論。對于不良的人格問題,通常在作業中進行個人評論,利用獨創性的評論可以在兒童和教師之間架起精神交流的橋梁,可以成為學生的積極動力。
三、 培養獨立思考,讓學生有效地糾正錯誤
這不僅僅是糾正過程的錯誤。教學實踐表明,只有當被修改的學生將每次作業修改作為一個機會來審視和反思自己的學習,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時,他們才會這樣做。為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要作用,使學生能夠有效地糾正錯誤。
(一)積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在“雙重基礎”教育中,堅持不懈、循序漸進、是很重要的。如果要通過提高考試水平來解決普通教育水平不足的問題,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教師們應該花時間在,玩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二)成功或失敗取決于課堂
“雙基礎”教育的成敗取決于課堂。課堂教師必須注意“結合實踐的口語”,真正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掌握“結合實踐的口語”文憑,努力說清楚,使實踐變得更有意義。
(三)一致性在于培訓
“雙重基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培訓。然后聯系過程,首先是老師,在現場展示清晰的原則和清晰的要求;我們應該選擇主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實踐,反對“盲目實踐”和“海戰”。
(四)獨立思考和修改
學生們嚴格遵守修改后的學科,對錯誤的原因進行獨立的分析,反思課程,糾正錯誤的主題,向老師講述錯誤的原因,再一次反思。
(五)群體反思與修正
學生們首先獨立分析錯誤的原因,反思課程,糾正錯誤的問題,然后在四人一組中交換錯誤的原因和想法,然后把他們的批準交給小組負責人。
(六)反思與修正
優秀學生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組成了一對,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們獨立分析原因,吸取教訓,改正不良的問題的思考,不好的后續問題,寫一個簡短原因和對策思考,對錯誤的問題加深印象,訂正提高校正效果。再次與你的伙伴溝通。如果你有困難,向你的伙伴尋求幫助,教師在必要時提供建議。
四、 將問題轉化為教學資源
對于農村的留守兒童來說由于教育資源有限,所以應該將問題轉化為教育資源,教師要做的就是,考慮到學生作業中的各種錯誤,通過結合小組評估和個人輔導來提高學生作業訂正的有效性。
在作業中,評估還必須考慮到學生接受和學習情緒的能力的不同水平。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必須強調數學的基本知識和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以便他們能夠掌握新知識,消除障礙。
比如說,在每次單元練習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思考,填寫單元測試的自我評估和學生反思表格。通過分析和糾正錯誤的問題,學生可以更準確地掌握基本知識,培養識別和分析錯誤問題,檢查問題,表達詞語的能力。學生必須面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始終保持警惕,通過設置一組錯誤的問題,培養嚴格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合理地將問題轉化為教育資源。
五、 結語
只有當他們充分和真正掌握了知識才可以很好地訂正。事實上,對學生錯誤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學生錯誤的原因,從而使教師的任務更容易。
參考文獻:
[1]周萍萍.小學中年級學生有效訂正數學作業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6(60):77.
[2]陳冬.小學數學作業訂正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6(61):90.
[3]包宇麗.小學數學作業訂正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讀寫算:教師版,2017(2):65-66.
作者簡介:
黃春媚,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甲篆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