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國已經進入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具有及時性、共享性、海量性等特征,為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條件和機會,當然也伴隨著一定的挑戰。本文以新媒體時代為基礎,簡要討論中職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現狀,中職院校創新教育工作方法的建議,希望學生在學校提升專業知識時,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成為一位綜合素養高的優秀學生。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中職;德育教育;創新方法
在新媒體時代下,中職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既面臨著許多的挑戰,也面臨著大量的機遇。“以人為本”,是我國一直堅持的思想道德方針,在新媒體時代下開展中職院校的德育工作,中職教師應該積極結合學生的個人特色和發展需求,跟隨時代的發展步伐,明確中職德育教育的現狀,積極總結優秀的工作經驗,更新德育教育的理念和教學方式,全力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不僅可以學好專業知識,也可以養成良好的品質道德。中職教師也要對自身的品質道德進行高要求、嚴標準,做好學生的德語榜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讓學生成為一個價值觀念正確、人生發展道路光明的人。
一、 重視中職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意義
中職學校作為培養專業工作者的院校,同普通的初高中有著明顯的不同。中職院校在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對于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培養或多或少有缺失。特別是處在新媒體時代下的青少年會接觸許多的誘惑性的事物,中職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更需要做好。中職院校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意義在于:首先,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不僅關系到個體的未來成長,更是間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素質的高低,乃至國家整體文明的發展和繼承;其次,德育教育可以在學生心靈深處明白做一個有社會公德心、善良美好的人是正確的道德觀念,規范學生的言行,磨礪學生的心智,使學生最終成為對他人、對社會有貢獻和幫助的人才;最后,德育教育可以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品質和燦爛的華夏文明,促進先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 新媒體環境下高職德育教育工作面臨的困難
(一)德育教育工作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中職院校的學生德育教育工作并沒有得到學校和教師的充足重視,甚至是中職學生也普遍輕視思想道德課程,教師和學生往往都認為學生只需要認真學習專業課,提升專業知識能力就已足矣。另外,由于中職院校將教學資源向學生的專業課程傾斜,導致德育教育工作的研究和開展缺乏支持,德育教師也不能獲得相應的培訓指導,德育課程書籍內容匱乏,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學生判斷信息質量能力不足
新媒體環境下,學生接觸到信息的渠道繁多。學生每天運用QQ、微信、微博、抖音等app獲取海量的及時的信息。這些信息的來源廣發,內容多樣,質量無法保證,良莠不齊。中職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這是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生沒有建立完整的價值體系,無法對外界的信息進行準確的界定和判斷,十分容易受到錯誤觀念的影響,養成錯誤的道德習慣,對學生的道德認知產生一定的沖擊,對學生健全的人生價值觀念的養成具有阻礙作用。
(三)傳統德育教育方法無法滿足學生的德育教育需求
傳統德育教育模式主要采用“填鴨式”或者是“灌輸式”教學模式,課堂教育公式化十分明顯,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自主探索學習能力,難以形成自身的道德品質思想,導致德育教育工作無法進一步的開展。眾所周知,傳統德育教育方式單一性和封閉性,因此難以滿足學生的全面成長的要求,基于新媒體時代具有交互性和開放性的特征,德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個人特性和發展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思想教育工作,讓學生可以有效地提高品質修養,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社會人士。
三、 新媒體時代下高職德育教育工作創新策略
(一)明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媒體時代下開展中職德育教育工作,必須要從根本上更新德育教育觀念。首先,中職院校的學生和教師都應該端正自己的思想態度,重視德育教育工作,明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其次,中職院校應該加強對德育教育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促進德育教育課程的探索創新進程,豐富的德育教育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者,德育教師必須要積極參加課改培訓活動,增強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做好學生的德育榜樣,優化德育教育課程質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品質觀念;最后,中職院校可以舉辦“尋找校園品德之星”“思想品質宣講”和“品德班”等活動,讓學生和教師都可以積極參與進來,養成愉快的德育教育氛圍,創設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進一步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效率。
(二)開創專門的德育信息平臺
新媒體時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學校和教師應該積極利用新媒體的海量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創設符合中職院校的學生的德育教育平臺,豐富德育教育的內容,讓學生可以及時獲得有效的德育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思想道德體系。例如,中職學校可以在微信上創設公眾號,定時推送社會時事和道德爭議案例,讓學生可以及時便利地了解社會情況,對爭議問題進行探索思考,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另外,中職學校和德育教師可以通過收集學生的言行舉止信息,針對性的設置思想培養方案,監督學生的行為,規范學生的思想。當然,學校和教師一定要加強相關德育工作平臺的監督管理,力求為學生提供一個合理高效的德育養成平臺。
(三)加強改進教育方法,理論實踐有效結合
中職院校想要順利有效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必須要改進傳統的德育教育方法,更新改善德育理論教學理念,合理運用新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一改傳統的理論教學形式,讓德育課堂變成視頻觀看課或者是圖文展示課,增添教學的趣味性,驅散課堂的沉悶氛圍,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進行思想道德學習,促進道德素養的提升,使德育教育工作活動可以順利開展。
在新媒體時代,中職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應當立足于新時代的發展特點,結合學生全面多元發展的需求,創新教育理念、方法,運用新興有效地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加強師生溝通交流,順利地展開中職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以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收獲燦爛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楊酥,史哲榮.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創新[J].湖北函授大學報,2015,28(2):42-43.
[2]李天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中職德育教育工作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7(6).
[3]劉超,尚玉峰,孫學文.高校德育工作的創新[J].山西農業大學報,2017,26(6):200-201.
作者簡介:
唐燕,重慶市,榮昌職業教育中心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