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入了解課標的設定、三維目標的要求,了解分析教材內容,用豐富活潑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理解感受音樂的同時,能夠參與到表現音樂的快樂中來。
關鍵詞:審美;音樂要素;爵士樂;情境表演
一、 高中音樂教學現狀
(一)學生的音樂素養水平偏低
從事教育工作已有9年的時間了,也接觸不少來自農村與城里的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們的音樂基礎很多人都是一點點,甚至是零,很多學生連音樂基本要素,五線譜等都不認識。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來看,一個是家庭原因,家長沒有這方面的培養意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比如農村學校不重視音樂課的教學,音樂課沒有規范的教學,形同虛設。
(二)對音樂教材內容不夠重視
由于網絡較為發達,學生選擇的空間就比較大,結合他們年齡成長的特點來看,喜歡的音樂大部分還停留在流行歌曲上面,于是就對課本中比如說傳統音樂了解非常少,興趣不高。那么音樂老師該如何利用上課形式、或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就非常值得思考。
(三)教師講得多,學生參與少,學生被動學。
教師對自身定位不準確同樣是當前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一大問題,教師更多的是考慮自己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考慮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完全忘記了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這一原則。學生缺少了“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可想而知。
二、 如何做好高中音樂教學
(一)深入了解課標的設定、三維目標的要求,了解分析教材內容,用豐富活潑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老師,首先要了解教材的內容,分析每一課題的類型,每個章節內容的前后聯系。這樣,結合學生的音樂素養,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慢慢培養起學習的興趣。比如,在開學第一課時,我通過了解,很多同學的音樂基礎太過薄弱,有些鄉下的音樂課只是學唱幾首歌,看一些音樂影視電影而已,對我提出的最基礎問題,什么是音樂的基本要素他們茫然不知;而有些學過一兩年樂器的同學有的也說不清楚。于是,在這一節課中,我首先從大家感興趣的流行音樂入手,選了一首周杰倫的《雙截棍》與華晨宇演唱改編的版本對比,通過對比節奏、旋律、音樂、演唱方式等方面,讓同學們更直接地了解了以上音樂的基本要素。同時,我也選擇了大家熟知的傳統民歌《茉莉花》,通過演唱了解了江蘇版本的旋律風格是委婉抒情的,河南版本的《茉莉花》比較直爽的,而霍尊的版本又在原有的基礎上改編成了古風的風格,這是音樂體裁上的創新。通過這樣的對比,讓學生對民族音樂有想更深入了解的想法與興趣,從而轉移單純愛聽流行音樂的思想。
(二)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理解感受音樂的同時,能夠參與到表現音樂的快樂中來
音樂學習是表現個性、開發思維、注重學生情感體驗的過程,在欣賞音樂和表現音樂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表達。因此,教師上課過程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能夠乘著想象的翅膀去表現他們所理解的音樂,更能讓他們創造出音樂。比如,講到西方爵士音樂,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布魯斯,一部分是拉格泰姆。布魯斯音調主要是通過旋律降3、降5、降7來改變旋律的演奏,通過欣賞歌曲《夜來香》明白音樂與以往歌曲情緒上的不同。關于學習拉格泰姆的節奏,通過練習,讓學生總結并掌握輕重音倒置和切分節奏的特點,使音樂有自由、搖擺的感覺。在掌握爵士音樂特點的基礎上,給學生發揮的時間,改編《兩只老虎》,可以從節奏或者旋律上做創作。老師先示范哼唱兩句后,激發了學生創作的勇氣。在做簡單降3降5的處理上,加入了切分節奏,而且有些學生唱的過程當中,加上了身體的律動,這完全體現了爵士樂自由的風格特點,同時課堂的氣氛也被帶得很活躍。
(三)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為了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達到更好的審美目的,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就要多加研究。比如,從簡單的多媒體的使用,到演奏、演唱的結合,再到設定情境表演,或者教師參與學生的表演,都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并激發學生想探究的熱情,給他們一個舞臺,其實有的時候學生就能還老師一個驚喜。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放手,而不是死板的灌輸。
三、 結語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和見解,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會不斷地研究與改進。無論做怎樣的大膽嘗試,其實我們教師都只有一個目的,都是為更好地教學服務。真正讓素質教育實施起來,而不是光喊口號;同時,我們老師也需要更好的學習平臺,去和優秀的教師交流,這樣我們的教育事業才能越走越遠。
作者簡介:
馬千惠,福建省寧德市,福建宏翔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