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昊


【摘 要】目的:探究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康復中應用交替運動療法的康復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就診的88例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為44例,對照組利用常規治療干預,觀察組應用交替運動療法,對兩組患者的療效與干預后骨密度進行比較。結果:交替運動療法的總體療效(95.45%)明顯高于常規治療干預(75.00%),交替運動療法前后的骨密度上升顯著高于常規治療干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康復治療中應用交替運動療法,其康復治療的總體效果更高,同時可以使患者的骨密度得到明顯改善,值得在臨床上合理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交替運動療法;老年;骨質疏松;康復治療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01
在老年人群中骨質疏松屬于一種高發性疾病,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其問題日益嚴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人數大幅度增長,主要以患者體內骨量降低為主要特征表現,患者體內骨組織微結構受到破壞,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患者患有骨質疏松時會感覺腰背與關節疼痛,對患者進行常規治療,可以使患者的病情有所緩解,但是長遠療效較差[2]。在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康復過程中運動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干預方式,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可以使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對患者骨骼和肌力進行鍛煉,促進患者康復,其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3]。對此,本院針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康復治療中交替運動療法的療效展開了研究,選取對象為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收治的老年骨質疏松患者88例,現將開展過程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就診的88例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4例,男27例,女17例,年齡57~78歲,平均年齡(67.85±3.47)歲,體重48~63kg,平均體重(53.22±3.10)kg;觀察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8.31±3.31)歲,體重49~65kg,平均體重(53.86±3.69)kg;經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選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就診的88例老年骨質疏松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為44例,對照組利用常規治療干預,觀察組增加交替運動療法,對兩組患者的療效與干預后骨密度進行比較。
兩組患者都需要進行常規治療干預,患者口服鈣爾奇(美國惠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0950029,規格:300 mg/片,60片/盒),每天服用兩次,每次一片。對照組除了常規治療干預外,還要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叮囑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告知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對患者進行合理的運動指導。需要為觀察組提供相應的交替運動療法,具體如下:
評估病情:老年患者在患有骨質疏松的同時經常合并其他疾病,所以在對患者應用交替運動療法前要合理評估患者具體情況,首先要對患者全身情況進行評估,其中包括了患者的行走能力、認知溝通能力和生活自理情況,對患者接受交替運動療法進行明確,然后評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如果患者具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就可以選擇比較多的運動方式,反之,如果患者的心肺功能較差,就需要減少運動方式,并且患者的運動強度存在差異。最后要評估患者的關節能力,如果患者有比較強烈的疼痛感,其關節能力相對較差,要在運動方式選擇過程中充分考慮關節保護,避免選擇上下樓梯和爬山等運動,防止關節損傷問題更加嚴重。2)運動方式:通常會選擇有氧運動為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鍛煉方式,其中包括了慢跑、步行、自行車等,盡可能選擇坡度較小的道路進行步行,先短距離步行,然后進行運動量的逐步增加。患者在慢跑過程中要全身心放松,慢跑時間要逐漸增加。患者在鍛煉過程中可以選擇固定自行車,患者進行反復的雙下肢屈伸運動,對運動量合理把握。3)運動頻率:患者要根據運動計劃進行鍛煉,保證每周三到四次的運動頻率,最少運動頻率為兩次,每次運動時間要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如果患者不能立刻適應交替運動,就可以先進行步行和慢跑運動,然后再逐漸轉變交替運動,并且要在運動過程中做好記錄,如果在運動過程中存在不良反應,就需要及時進行處理。
1.3 指標觀察
對兩組患者的康復療效(顯效、有效、無效)與干預前后的骨密度情況進行比較。顯效:患者在接受干預后,其疼痛明顯降低或消失,骨密度正常;有效:患者在接受干預后,其疼痛有所減輕,骨密度值明顯上升;無效:患者在接受干預后,其疼痛毫無改善,骨密度下降或者無明顯變化。
1.4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均數±平方差表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x?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時P<0.05。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觀察組康復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骨密度變化
觀察組治療前后的骨密度變化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老年人群中骨質疏松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間會產生一定的不良情緒,增加心理負擔。所以在患者治療過程中進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功能鍛煉意識,對患者應用交替運動療法,可以使患者關節運動的協調性提升,防止患者運動過程中出現骨骼受損情況。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交替運動療法的總體效果(95.45%)明顯高于常規治療干預(75.00%),交替運動療法前后的骨密度上升顯著高于常規治療干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交替運動療法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有利于患者骨骼的快速康復。
綜上所述,在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康復治療中應用交替運動療法,其康復治療的總體效果更高,同時可以使患者的骨密度得到明顯改善,值得在臨床上合理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波,林石榮,余旭輝.不同手術方法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7(18):200-203.
[2] 楊權宏.中醫辨證療法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10(35):84-84.
[3] 謝洪杰.運動療法預防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質疏松的效果[J].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2018,16(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