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志文

【摘 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依托信息化技術,能有效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被大量跨國公司、大型企業集團廣泛采用。大數據的快速發展,改變企業財務工作模式,促進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發展。但由于人才、資金、技術等制約,中小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展緩慢。構建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化系統,適合中小企業財務工作需求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有效提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和效率。
【關鍵詞】大數據;中小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2-0018-03
0 引言
19世紀中后期的科技革命推動了生產技術的進步,出現一大批規模龐大的集團企業和跨國公司。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和業務量快速增長給企業管理帶來新的挑戰。為了有效降低運營成本,保證企業各機構戰略目標保持一致,實現企業資源有效配置,財務共享服務應運而生。財務共享服務是企業共享組織成員和技術等資源,是一種新的管理理念。有近90%的世界500強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實施財務共享服務。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有效改善財務共享中心數據存儲、計算、移動辦公等功能,全面提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管理效率。根據安永中國咨詢中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調查報告顯示,2010—2015年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數量占調查企業總數的28%。企業加快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通過財務共享服務實現財務信息化是財務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
1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概述
美國福特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概念,其是在企業財務組織深度變革基礎上建立的全新管理模式,通過對企業財務組織進行剝離,將財務組織的基礎業務匯集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企業財務集中管理和核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各項成本,其獨特的優勢使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規模龐大的跨國公司迅速發展并得到廣泛運用,如杜邦公司(DuPont)的GSB(Global Servise Business)和通用電器的FSO(Financial Services Operation),HP公司在中國大連建立了共享服務中心,摩托羅拉在中國天津建立了全球會計服務中心。一些具有技術優勢、資金雄厚的中國企業也嘗試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為企業財務活動提供服務,如中興通訊的“全球財務云”、蒙牛集團“全業務循環財務共享中心”、陽光保險集團“以服務為導向財務共享中心”、國家開發銀行“服務與管控并重的財務共享中心”、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財務與會計平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按照運作形式分類,主要包括基本模式、市場模式、高級市場模式和獨立經營模式4種模式(如圖1所示)。4種模式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展過程中呈遞進關系。最早納入財務共享中心業務一般是企業易于標準化、低附加值、業務量大且重復性高的會計基礎核算業務,如應收賬款管理、應付賬款管理、費用管理(報銷)、總賬及明細賬管理、資金管理。隨著各項技術手段的升級,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一些專業化程度較高、難以標準化的業務活動也納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業務范圍,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企業戰略管理、財務報表編制、財務報表分析等。
2 中小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展的必然性
2.1 信息技術的發展
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為中小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互聯網+”能夠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供網絡協作的生產服務;大數據可以讓企業建立數據中心,支持企業存儲更多信息,在大數據基礎上,優化提煉數據,實現企業數據分析,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服務;云計算的應用快速推廣云服務模式的應用;移動互聯能利用先進的網絡和智能設備實現移動辦公,使云端解決方案便利化;文字識別技術及影像掃描技術的進步,消除了會計處理的文字和語言障礙。各類先進技術的發展使會計處理流程變得更加簡單,會計信息獲取變得更加便捷,促進了中小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發展。
2.2 內部信息流傳遞的需求
信息技術進步的經濟發展促使企業管理理念、企業內部組織形式和結構發生轉變。新的管理理念和組織對企業管理者獲取內部信息進行決策提出了新要求。企業管理者應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形成具有專業性、技術性、規模性的信息,減少信息傳遞冗繁環節,減少信息在各部門、各組織之間傳遞丟失,幫助企業管理者做出有效決策。財務共享中心服務能將企業分散、重復、同質、易標準化、無附加值的企業業務活動統一集中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減少重復勞動,提高信息質量,能滿足管理水平低、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的中小企業對內部管理的高質量信息需求,幫助中小企業管理者做出有效決策。
2.3 中小企業財務核算的需求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出現,改變了企業的財務核算方式。一方面,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將企業總賬管理、現金流管理、應收和應付款管理、資產管理、成本費用管理等繁瑣業務活動進行流程再造,實現財務工作標準化管理;另一方面,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起事前財務預算、事中財務審批、事后財務監督的動態、全面、完整的財務核算體系,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會計核算不合理、財會活動效率低的問題,對提高中小企業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3 中小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存在的問題
FSSC(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系統將企業現代化、科學化和多元化融合,為企業提供與決策有關更加精確的信息,實現企業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價值創造能力。現階段中小企業受到資金、技術、人才等各方面的阻礙,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存在不少問題。
3.1 中小企業人才無法支撐信息化平臺建設
現階段支撐信息化技術平臺主要是基于客戶機/服務器結構(Custome/Server,簡稱C/S)或者瀏覽器/服務器的結構(Brower/Server,簡稱B/S)。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也是基于這兩種服務器。不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采取C/S結構還是B/S結構,都是基于企業原有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均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進行開發和維護。另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還需要依賴信息技術所提供的信息進行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需要既懂計算機技術又懂企業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但在中小企業,受到自身員工素質和員工專業技術能力的限制,并不能熟練運用相關技術支撐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運行,也不能為企業經營提供有效的管理。
3.2 中小企業平臺建設資金匱乏
企業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需要互聯網進行數據傳遞,需要數據庫對數據進行存儲、分析,需要強大的軟件進行人機交換。互聯網、數據庫建設和軟件開發,都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中小企業資金規模較小,無法提供充足資金保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好后,后期需要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硬件進行更換,軟件進行升級,保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有效運行。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期維護,無形中增加了中小企業長期營運資金的壓力。
3.3 業務規模限制財務共享中心的作用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具有自動化、集中化、標準化和流程再造的特點,納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業務范圍不但包括企業的會計管理活動(如應收應付款項管理、總賬管理等)等簡單業務活動,還包括物流管理(如采購、庫存)、資源管理(如員工工資)、信息管理(如軟件維護)、關系管理(如合同管理)等復雜業務活動。因此,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適用于業務量大、種類繁多的跨區域、跨地區的大型或集團化企業。中小企業經濟業務比較簡單,業務量不大,只需要少量的會計人員就能完成財務工作;同時,中小企業對財務人員專業素質要求不高,要求會計人員掌握算賬、記賬、報賬等基本的會計工作即可,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不但不能解決企業管理效率的問題,反而限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發揮作用,間接增加企業管理、運營成本。
3.4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造成內部和外部風險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會增加中小企業內部和外部管理風險。首先,財務共享中心一般獨立于集團或總部,游離于集團或總部的監管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操作人員通過操作系統進行舞弊,加大內部控制的風險;其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計算機取代人工,雖然降低了財務工作難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企業的財務工作機械化、單調化,降低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影響企業財務報告的質量,增加企業管理決策失誤的風險;再次,財務共享中心的信息傳遞主要依靠網絡,中小企業缺乏充足的資金和有效的技術手段來提升信息傳遞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容易造成企業各項數據泄露的風險;最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供跨區域服務,容易受到地區政策、法律差異的影響,增加企業法律與政策風險。
4 中小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策略
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中小企業財務信息化的必然趨勢,企業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構建過程中,必然衍生不確定性因素給企業經營管理帶來一定的風險。中小企業通過創新財務管理方式、方法,構建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財務工作信息化。
4.1 對業務流程進行標準化再造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適用于一些循環往復、重復率較高、業務量大的經濟業務,難適用屬于決策相關性內容、涉及商業秘密、快速多變的業務。中小企業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自身業務類型,將企業的經濟業務按繁瑣程度進行劃分,將企業一些簡單、重復的業務活動納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業務范圍,并對這些業務流程進行標準化再造;企業業務屬于智能化、多元化戰略管理決策,對企業的經營決策與未來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經濟業務,盡量不納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業務范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僅提供企業進行戰略決策的依據。通過標準化的業務流程再造,充分發揮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中小企業的作用,提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4.2 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系統模塊化
中小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技術,根據業務特點和自身組織結構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進行適當簡化,滿足中小企業對財務信息化的要求。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分為內部系統和外部系統。內部系統一般包括會計核算系統、網上報賬系統、預算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外部系統主要包括銀企系統、稅務申報系統和工商管理系統,將各系統進行模塊化,中小企業在財務共享中心構建時,根據自身業務特點選擇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簡化的模塊化內外部系統,降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技術和資金的支持,促使中小企業實現財務信息化。
4.3 將部分財務業務工作外包
大部分跨國公司、大型集團企業在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時都是獨立于企業總部,作為單獨的部門對外提供專業的財務咨詢、財務代理等財務管理活動。中小企業可以依托大型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平臺,將企業內簡單、重復財務業務活動外包給大型企業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完成企業財務管理活動,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獲取信息,并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為中小企業的決策提供依據。
4.4 規避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各項風險
中小企業建立健全風險控制制度,保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充分發揮作用。一方面,中小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企業各項財務制度,加強財務人員培訓力度,強化財務人員專業技能,減少中小企業由于人為因素、政策和法律等內部因素所帶來的道德風險、法律風險、政策風險;另一方面,應當重視信息化技術,加大對信息化技術的投入力度,重視信息化數據的安全保障,降低數據丟失、泄露的風險。
5 總結
在計算機、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浪潮下,企業財務工作方式方法發生很大轉變,計算機取代傳統的財務基礎工作,企業財務工作實現智能化、自動化是財務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小企業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財務信息化,技術、資金、人才是最大的阻礙。未來不僅依靠企業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更需要專業人士積極參與中小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研究,使中小企業在財務共享中心應用道路越走越寬廣。
參 考 文 獻
[1]張慶龍,張春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信息化建設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6):48-52.
[2]張慶龍,聶興凱,潘麗靖.財務轉型始于共享服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6.
[3]張慶龍,聶興凱,潘麗靖.中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典型案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4]張詩佳.電信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實踐研究——以A省電信公司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8.
[5]于雯,邱衛林.“大智移云”背景下的財務云問題探析[J].財會研究,2018(3):44-47.
[6]劉霞,任驛佳.基于GOBIT5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風險管理機制[J].財會月刊,2018(19):99-113.
[7]張娟.云計算環境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的構建應用——以四川長虹為例[J].會計之友,2018(21):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