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樸
摘要:現階段的教育環境下,在發展中職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十分重視,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實行關愛教育,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幸福感,以此學生便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生活中以更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其中去。關愛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起中職學生德育的思想共鳴。此文揭示了關愛教育對于學生德育產生的三個層面的應用價值的分析。
關鍵詞:關愛教育 ? 中職教育 ? 應用價值
加強德育教育是提高教育實力的重要方式,是塑造學生良好品德和正確的行為規范的有效途徑。所以,要對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重視起來,將德育教育的工作落實到教育教學中去,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鍛煉職業技能,學習職業知識,為今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關愛教育作為一種能夠改變教師硬性要求學生的管理方式,其優點在于能夠尊重學生主體,在師生平等對話中交流,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關心指導下更容易接受教師的輔導,為學生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以及引起情感共鳴是十分重要的。
一、關愛教育是引起學生思想共鳴的最好方式
現階段的中職德育教育處于一個高消耗低效率的不利形勢,雖然學生可以流利的背誦知識,但是他們只是機械性的記憶,只是為了應付考核,所學習的德育知識并沒有融入他們自身的人格道德中去。這種情況的產生是因為教師在講授德育知識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認可,分裂了德育知識與學生現階段成長的關系[1]。所以,推行關愛教育,可以很好的解決學習知識和學生成長的問題,因為它從實際出發,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品質和人格發展,發現學生真正真實的想法,讓學生了解到,學到的德育知識都是對自身今后有所幫助的,從而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
例如,學校可以組織類似感恩教師的演講活動,學生們可以闡述對自己人生幫助最大的一位導師。在學生演講的過程中,可以引起其他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感恩之情,讓學生們可以了解到作為教師的無私奉獻和盡職盡責,以此激發學生們的情感共鳴,體會到教師的勞累辛苦,讓學生在今后的課堂學習中能夠更加認真主動。
二、關愛教育是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最好方式
教育中如果脫離了學生主體,那么教育將毫無意義。現階段的中職學校教育以學生行為規范條例或者學校、班級規定來硬性管理學生,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優良的標準。這就導致了德育教育脫離了學生成長的實際情況,對學生正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并不有利。因此,實行關愛教育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成長問題重視起來,讓德育教育真正成為學生茁壯成長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階段性的學生學習的任務結束之后,教師可以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現階段學習工作、日常生活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解,讓學生可以及時地向老師匯報出成長道路上突出的心理問題。致此,教師在匯總學生的問題困難之后,利用課余時間整合,研究出有效的解決方法,關心愛護出現問題的學生,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德育輔導,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學校健康茁壯的成長。
三、關愛教育是體現感恩與人文思想的最好方式
現階段教育環境下德育教育應當以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為基礎,要求教師要通過關愛的方式來了解學生,以此幫助學生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從內涵上來看,關愛教育所體現的就是德育教育中感恩與人文思想的觀念,這要求教師應以師生平等,相互幫助,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來改變德育教育的質量[2]。所以,以關愛教育作為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一種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體現新階段下德育教育中感恩、人文思想。
例如,班中有一個學生品質很差,每天都會與老師發生沖突,和老師的日常交流、交往不能以正確的態度。通過調查發現,這個學生的考試成績很差,老師經常以此來苛責他,出現問題,不管是不是他做的,老師第一個懷疑和懲罰對象也都是他,久而久之,讓這名學生對教師這一職業產生了厭惡。這名老師的做法過于針對偏激,大部分的教師職工應該以秉承關愛學生、愛崗敬業來對待教育工作的。所以,對待這名學生的情況,應該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感化,不管他對教師有多排斥,都要在任何事情上對他毫無保留的關心,逐漸獲取這名學生對教師的信任,讓學生能夠發現還是有相信他、關心他的教師存在的,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重拾信心不僅對教師職業的看法改變了,學習成績也會提高。關愛教育所體現的人文思想是功不可沒的。
四、結語
總之,德育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這是對學生今后在社會立足發展的重要方式,所以中職學校為了提高在社會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落實德育教育工作刻不容緩。因此,中職教師應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融入關愛教育,更好的進行對德育教育的培養,中職生優良的道德品質、人格性格上有更積極的影響,為今后的社會和企業提供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雙龍.中職德育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1).
[2]沈平.新時期中職德育面臨的困境及其有效性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14).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理工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