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琳
〔摘 要〕城宮計劃舞蹈教育是北京市教委對中小學、幼兒園推進美育建設的重要途徑。梳理該教育的美育思想、內容及意義有助于把握學科教育方向、明確學科定位。
〔關鍵詞〕美育;城宮計劃;舞蹈教育;北京市教委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教育在美育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城宮計劃是北京市教委順應時代發展應運而生的新課程形式,極大補充了校內藝術教育內容。城宮計劃舞蹈教育已成為校內美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因而,從美育視角探討城宮計劃舞蹈教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美育”界定及對城宮計劃舞蹈美育思考
1.對“美育”界定及其理解
新語詞大辭典寫道:“美育是進行美的教育。它最早由德國浪漫主義劇作者、詩人席勒在他主要著作《美育書簡》中提出。美育主要是培養學生審美觀點、提高學生藝術修養以及發展創造美的能力……”
中國倫理大詞典引述“美育是近代民主主義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提出并倡導的一種社會教育。美育亦稱美感之教育。蔡元培在1912年2月所著的《對于教育方針之意見》中,首次公開倡導美育。認為美感是合美麗與尊嚴而言之,是介乎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之間而為津梁者。通過美感教育,可使人們提高趣味和情操,樹立起美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之后,蔡元培又進一步研究美育,提出美感具有普遍性,可以破除生死利害的顧忌,美感具有超越性。認為美育陶冶人之感情,使人們養成高尚而純潔的習慣,使人我之見和自私自利之心漸歸消滅,領略人生的價值,能在重要關頭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甚至有殺身以成仁的勇敢……”
文藝美學詞典寫道“美育又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人類從愚昧走向文明、從低級向高級發展歷史過程中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教育方式。具體表現為通過對審美對象的形象直觀和情感體驗,培養審美能力。它在理論上從屬于美學,在實踐上從屬于教育……”
本文認為以上三種表述都具有合理性,藝術美感、道德情操及人類由低級向高級進化的文明歷程都是美育范疇。藝術審美是美育最重要表現形式。它是主體感受并賦予客體寫實或寫意的形象直觀、情感體驗。道德審美是中國傳統美育重要內容。它與君子氣節、風骨等中國傳統人文文化存在歷史淵源,審美對象具有對己對彼雙重指向且更加重視道德主體品行。一切由情感、態度、價值觀引發的人類文明皆是美育范疇。當主體情感與客體和諧發展,主體智力得到提升時,美育進程得到發展。因而,美育具有藝術性、道德性、智力性。
2.對城宮計劃舞蹈美育思考
城宮計劃舞蹈教育對學生美育發展貢獻了舞蹈學科的作用。課前學生換好舞蹈服裝、盤好頭發,狀態整潔。課上基本功訓練使學生形成立腰、拔背、開肩、腿直、腳繃的特點。學生舉手投足間展現優雅。舞蹈劇目訓練引導學生感悟舞蹈劇目的主題立意、語言表達、調度意蘊、動作元素表現、音樂等舞蹈學科的情感美。舞蹈人文教育內容的引入使舞蹈美育賦予了底蘊深厚的人文情懷。
二、從美育視角談城宮計劃舞蹈教育
1.舞蹈藝術教育
(1)基本功 舞蹈基本功教學目的是解決學生軟、開度,實現其形體美。要重視基本功訓練,比如通過壓前腿動作,能夠訓練學生腿部韌帶軟度,同時形成腿直、腳繃的特點,讓腿部線條筆直漂亮!身體其他部位訓練也存在相應要求,但教學目的都是使肢體達到一定軟開度、控制力及爆發力!使學生形體更為美觀,消除扣胸、端肩、駝背體態。通過城宮計劃舞蹈教育,使學生形成由內而外的高雅氣質。
要根據學情安排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這里的學情一方面指學生學段年齡,另一方面指一個班或一個小組中個別學生。不同學段學生要求達到不同程度動作。筆者教授過幼兒、小學、初中三個層次的城宮計劃舞蹈教育,深感適時、適度教學內容的開展,將會鼓舞學生的學習熱情、反饋良好的教學效果。它于舞蹈基本功教授尤為突出。比如壓腿動作,幼兒園層次在繃腳伸坐的基礎上,以髖關節為節點上體前折,胸、腹貼腿,手找腳;小學階段達到后吸腿前伸腿壓前腿或豎叉壓前腿;初中生則為把上壓前腿,動作的力量性、爆發力也有了新的要求。如果把小學階段的教學要求安排在幼兒園,大多數學生將無法完成并由此產生厭學情緒;如果把把上壓前腿安排在小學教授,多數學生腿部的力量性、支撐力及身體的直立感、穩定性不足以完成該動作。同理,對天生比較硬的學生,也不能實行“一刀切”的標準。學生們只要保持愉悅的情緒,就能在自我激勵中逐步實現舞蹈技能的進步,這就是城宮計劃舞蹈美育的積極展現。
(2)舞蹈劇目 舞蹈劇目排演使城宮計劃學生真正體會到舞蹈學科獨特的情感美。通過學習,學生理解了舞蹈劇目主題立意及審美理想;體會、表現了民族舞蹈秀美舞姿、特有韻律;學習了民族風格、信仰、審美態度;感受了舞蹈動作速度慢、力度緩時情感表現委婉或悠遠,反之,歡快、喜悅;知曉了哪些情感、動作是跳動的點,哪些是延續的線;明了幅度小的動作靈巧,反之渾然一體、有氣勢;感悟音樂的情感是延續、頓挫或是斷斷續續的?是喜悅、悲傷還是激昂的?是漸起、持續還是爆發性的?
學生們通過舞蹈劇目表達了舞蹈情感。城宮計劃舞蹈劇目排演是抒發學生情感的藝術媒介。她們通過舞蹈的形式表現喜悅、爛漫、人與人的情感、對生活的思考。而城宮計劃舞蹈作品,需要展示舞臺,學生們渴望將學到的舞蹈表現出來,讓更多人感觸到她們對于美的崇尚與感悟。
2.舞蹈道德教育
(1)存在原因和內容 舞蹈教育從屬于人文教育,德育是美育重要內容,舞蹈教育是美育重要表現形式。所以,舞蹈教育應包含道德教育。城宮計劃舞蹈道德教育應包括自信、自重、自尊、自強、無私大愛的內容。
(2)具體體現和實踐 其思想具體體現在舞蹈教育以下幾方面,第一,教師應鼓勵學生表達思想、并對其及時反饋、引導學生建立自信及健康的身心;引導學生建立自重的品質。第二,自尊是一種知羞恥、知榮辱的價值判斷。教師要保護學生自尊心,培養其榮辱感,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身心。實踐中,學期伊始筆者總給學生講,“大家既然來舞蹈興趣小組,請尊重你的興趣、選擇和舞蹈課堂”。老師這樣講,學生從情感與道理上認同并尊重老師。第三,鼓勵學生養成不怕困苦自強不息的舞蹈學習精神。舞蹈基本功的學習,對許多學習者,都是克服困難、激勵自我、戰勝自我的過程。因而,伴隨舞蹈能力的進步,是學習者意志力的提升及對舞蹈學習的再認識。第四,教育學生大愛無私的精神、判斷社會美的正確觀點,感受社會美的能力,傳遞社會美的能量。筆者通過給學生排練具有社會正能量的集體舞劇目,學生們因而懂得了關懷弱勢群體,助人為樂,具有集體精神等好的品質。筆者欣慰地看到很多無形的精神財富正轉化為學生自覺自愿的行為。
3.舞蹈智力教育
(1)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 舞蹈學科涉及諸多智力開發因素,舞蹈教育可將此安排于教學中。想象力、創造力是舞蹈受眾期待具備的才能。當學生具備這種能力時,便于理解舞蹈情境、表現舞蹈情感和審美理想。教師要重視學生這種能力開發。教學中,當我給學生一個情境讓學生即興舞蹈動作造型時,學生造型各異且貼切青少年特點。學生即興舞蹈動作造型是感性與理性交匯的呈現。它為舞蹈教學注入了新內容,拓展了城宮計劃舞蹈美育的內容。
(2)舞蹈學科教育 舞蹈學科文化如舞蹈動作語言、基本功、劇目涉及舞蹈民族文化、抽象動作與具象動作、舞蹈動作變形、時空關系等。這些內容是舞蹈科學特有的文化。在城宮計劃層次,教師要把握好教學難易的程度并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學生理解。比如:身體由五點到向左轉頭視一點。這是一個抽象的動作,可以有不同的意義。當我給學生一個時過境遷、年代更替的情境時,學生們逐漸地找到了劇目中舞蹈動作所要表現的情感。抽象動作在特定情境中就有了具象的意義。講到此,學生就明白抽象動作與具象動作的異同。
(3)意義 城宮計劃舞蹈智力教育具有鮮明的學科特點和豐富的內容!它是學生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舞蹈的文化屬性與價值。隨這一內容體系的發展、完善并為更多人所了解,或許對以往舞者的固有印象將有所改觀。
城宮計劃舞蹈教育要培育形體美、情感美、心靈美、智力佳的學生。教師應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媒介、方法三者關系。舞蹈教育既要教授舞蹈學科技能、又要呈現道德、智力教育內容。因此,城宮計劃舞蹈教育綻放美育的光彩!希望城宮計劃舞蹈受教育者成為具有舞蹈審美情感、正確價值取向的棟梁之材!
(責任編輯:劉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