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
( 興化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 江蘇 興化 225700)
胃癌是一種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患病率和致死率均較高。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對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升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基礎醫學的不斷發展,對胃癌的研究也更加深入,腫瘤標志物在癌癥發生發展中的作用也逐漸被了解;且腫瘤標志物一般會在血液、體液等存在,更容易采樣、檢測。基于以上理論基礎,本研究將胃癌患者與未患胃癌人群及不同分期胃癌患者間6 種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血清腫瘤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蛋白抗原50(cancer antigen 50,CA50)、糖蛋白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糖蛋白抗原199(glucoprotein antigen 199,CA199)、糖蛋白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的表達差異進行對比分析,旨在明確6 種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在胃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為胃癌診斷提供更多依據。
表1 各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結果(±s)

表1 各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結果(±s)
組別 例數 AFP(ng/ml) CEA(ng/ml) CA50(U/ml) CA125(U/ml) CA199(U/ml) CA724(U/ml)胃癌組 150 7.94±0.61 28.96±2.03 26.37±1.53 26.31±1.03 28.30±1.36 6.71±0.31對照組 150 1.31±0.23 3.15±0.19 5.19±0.33 6.61±0.37 3.46±0.21 1.39±0.26胃癌1 組 53 3.11±0.21 21.53±3.04 16.34±0.56 10.73±0.71 13.64±0.45 3.77±0.51胃癌2 組 97 10.58±1.02 43.61±3.76 31.85±2.73 34.82±1.56 36.31±2.03 8.31±0.51 t 胃癌組-對照組 124.5560 155.0400 165.7320 220.4549 221.0760 161.0397 P 胃癌組-對照組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t 胃癌1 組-胃癌2 組 52.6338 36.6828 40.8347 106.7343 80.1170 52.1151 P 胃癌1 組-胃癌2 組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選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50 例胃癌患者作為胃癌組,同期選取150 例我院收治的胃部良性病變組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胃癌組患者均確診為胃癌,診斷標準參照《胃癌診療規范》,參照UICC 第7 版進行臨床TNM 分期;均未接受放化療治療;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年齡>80 歲者,合并嚴重內科疾病、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或器質性疾病者,合并癌細胞轉移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患者,免疫系統及凝血功能障礙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胃癌組男79 例,女71 例;年齡33 ~75 歲,平均(46.95±11.06)歲;TNM 分期:Ⅰ/Ⅱ期53 例,Ⅲ期56 例,Ⅳ期41 例。對照組男81 例,女69 例;年齡31 ~74 歲,平均(47.61±9.76)歲;胃潰瘍59 例,淺表性胃炎79 例,其他12 例。胃癌組患者按照TNM 分期不同分為胃癌1 組(Ⅰ/Ⅱ期,53 例)和胃癌2 組(Ⅲ/Ⅳ期,97 例);胃癌組與對照組及胃癌1 組與胃癌兩組間一般資料經統計分析差異不顯著(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受試者均空腹8h 以上,清晨采靜脈血3ml,3000r/min離心10min 得血清用于檢測各腫瘤標志物含量;采用電化學發光儀(廈門新產業,型號:MAGLUMI4000PLUS)對血清中AFP、CEA、CA50、CA125、CA199、CA724 水平進行檢測,具體操作參照儀器及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對6 種標志物聯合檢測在胃癌診斷中的準確性、特異性和敏感性進行分析。
各指標陽性評判標準:AFP ≥8.10ng/ml,CEA ≥15.0ng/ml,CA50 ≥30.0U/ml,CA125 ≥35.0U/ml,CA199 ≥27.0U/ml,CA724 ≥6.90U/ml;6 種指標均為陽性判斷為聯合檢查結果為陽性。
數據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胃癌組、胃癌1 組和胃癌2 組患者血清AFP、CEA、CA50、CA125、CA199、CA724 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胃癌2 組患者血清AFP、CEA、CA50、CA125、CA199、CA724 水平均顯著高于胃癌1 組(P <0.05),見表1。
6 種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用于診斷胃癌的準確性為96.00%,特異性為95.33%,敏感性為96.67%。見表2。

表2 6 種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比較(例)
胃癌是一種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由于早期胃癌患者臨床癥狀不顯著,發現時多已進展至晚期,導致胃癌病死率一直高居惡性腫瘤致死率之首;有調查顯示,胃癌患者的5 年內的生存率為7%~14%,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1-2];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對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升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胃癌的臨床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胃鏡活檢、病理學等檢查手段,給患者造成的痛苦大、費時費力且確診時間晚,作為胃癌的篩查手段不太現實;因此,尋找更優的胃癌篩查手段是目前研究的重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惡性腫瘤的發病機制研究已經深入到分子水平。已有研究證實,惡性腫瘤發生與遺傳學、表觀遺傳學、基因突變等多種因素相關[3];其中腫瘤標志物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腫瘤標志物是指在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且特異性表達的包括蛋白、酶類、激素、生物活性物質等的一類物質[4-5],因其在腫瘤機體中可特異性表達。因此,多數學者認為,是否可將腫瘤標志物作為腫瘤診斷的指標。
本研究結果提示:胃癌組、胃癌1 組和胃癌兩組患者血清AFP、CEA、CA50、CA125、CA199、CA724 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胃癌兩組患者血清AFP、CEA、CA50、CA125、CA199、CA724 水平均顯著高于胃癌1 組(P <0.05);6 種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用于診斷胃癌的準確性為96.00%,特異性為95.33%,敏感性為96.67%。
綜上所述,AFP、CEA、CA50、CA125、CA199、CA7246 種腫瘤標志物在胃癌患者中的表達水平遠高于對照組,且腫瘤分期越高表達水平越高;此6 種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診斷胃癌具有較高的準確性、特異性和敏感性,可考慮作為胃癌診斷的潛在生化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