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峰 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肯普教學模式是強調教學過程的連續性,不斷修改課程與教學方法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分析肯普模式的內容,在具體的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筆者將教學設計分為四塊內容:前期分析、資源建設、教學實施、教學評估。
近年高職院校的生源取自于自主招生,就筆者所在院系專業的學生,幾乎一半以上在入學前都沒有接受過美術訓練,這就形成了同一班級之中學生美術功底的兩極差異現象。
手繪效果圖是設計師用來表達設計意圖,并與客戶進行方案溝通的媒介。《手繪效果圖》課程,是培養學生空間設計能力的課程,也是室內設計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
《手繪效果圖》課程在筆者所在高職院校開設在大二第一學期,教學目標是以室內設計表現基礎為主,讓學生了解環境設計空間繪圖與著色的步驟,使學生完成設計構思與設計實踐的升華。
筆者所在院校目前設置的《手繪效果圖》課程安排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根據班級設置情況,不能實現小班授課,只能通過教師進行分組演示范畫,學生再開始臨摹,因此教學效果并不明顯。
在《手繪效果圖》課程授課前期,手繪表現需要向學生親身演示很多繪畫技巧,實物展臺投影可以將教師作畫過程通過投影的方式投放到大屏幕上,學生可以清楚地掌握繪畫要點,減少教師分組演示的次數,教學效果直觀明了。
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的調查回饋,對《手繪效果圖》課程教學內容更改為在教學前、中期,教師為學生進行講解、示范,從線條到單體,再到線稿、上色、調整;在教學后期,把實際的工程項目引入到教學課程中,帶領學生去實際的項目中測量房屋獲取尺寸,然后要求學生運用手繪技法進行表現。
到目前為止,本課程采用了以下過程進行教學實施:
(1)在前、中期授課階段:采用小組互助法進行任務監督教學。使用數位板、手繪板的畫圖功能,通過多媒體投影,將鋼筆、上色技法、畫面的透視技法等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直觀地去學習。按照小組互助制教學,組長把每次課后的任務要求分配給每位組員,要求學生完成每周5張的臨摹,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監督、評比,按質按量地完成任務。
(2)在后期的授課階段:利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提升設計技能教學。把項目案例以任務的形式帶入到課堂教學中,分配給每個小組。根據不同分工完成初始的尺寸平面圖,然后根據“客戶”需求,查找資料,共同討論空間風格定位,最后按分工完成任務。完成任務以后要開展所有小組的成果匯報,在不同小組之間進行相互品評,最終定稿。
針對學生對《手繪效果圖》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任務的滿意程度,筆者專門做了一項問卷調查,其結果顯示如下:

問題 是 否 其他你對在《手繪效果圖》課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感到滿意嗎? 79.5% 4.5% 16%你在《手繪效果圖》課程教授過程中是否感受到自身手繪能力的提高? 93% 6% 1%你認為《手繪效果圖》課程對你其他的專業素養是否有幫助? 87.25% 10% 12.75%你在課余時間是否進行與課程相關的自我拓展? 97% 3% 0
從調查結果可以分析出,本次教學過程產生的效果已經達到了預期目的。
筆者通過在《手繪效果圖》課程授課中基于肯普模式的教學實施可以得出結論,在高職院校的室內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肯普模式強調教學設計是一個靈活的過程,它時刻要求施教者強調學生、方法、目標、評價這四個最根本的要素,同時保證教學評價貫穿于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