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珊雯
(大冶市人民醫院 湖北 大冶 435100)
斷指是骨科常見的臨床疾病之一,多因機器壓傷、割傷、電鋸傷等外部暴力因素引發,若患者斷指時間不超過6h,且斷面完整,則可對其實施顯微外科斷指再植術,但由于該手術實施難度大,要求高,加之患者自身難以接受斷指的現實以及傷口持續性帶來的疼痛感,使患者難以依從醫護人員,從而導致該手術治療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目標[1]。為解決上述問題。本院將舒適護理應用于整臺手術的圍術期,并探討該護理手段的實際應用效果,本次研究成果如下。
選取50 例于2016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本院接受手足顯微外科斷指再植術患者,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23~64歲,平均年齡(37.2±6.5歲);研究組25 例,男性14 例,女性11 例,年齡25 ~65 歲,平均年齡(37.5±6.3 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本次臨床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且本次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
納入標準:①納入患者送醫后均被確診為手部斷指;②納入患者斷指時間均未超過6h;③納入患者均符合手足顯微外科斷指再植術手術指征;④納入患者及家屬均已知曉本次研究內容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血管功能疾病、肝腎功能等器官功能不足、腫瘤疾病患者;②斷指時間超過6h 患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患者;④存在嚴重精神障礙,無法與醫護人員正常交流溝通的患者;⑤中途放棄或一般資料不全患者。
對照組患者圍術期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入院宣教,生命體征監測、斷指處止血、消炎抗感染以及用藥指導等。
研究組患者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舒適護理干預,護理內容包括:①心理護理:大部分斷指患者因難以接受自己斷指的事實而出現空恐慌、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能會出現患者消極配合或拒絕配合手術的情況。因此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通過術前宣教期間做好患者心理疏導,為其列舉以往斷指再植術成功案例來樹立其自信心,并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從而提高其依從性。②疼痛護理:再植手術完成后患者其疼痛不會立即消散,需要護理人員在術后采取有效的鎮痛措施。通過對患者進行疼痛自評(VAS)調查(總分10 分,得分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明),若患者得分在4 分以下,則可考慮采取自控管理陣痛的方式,即讓患者保持相對靜息,并穩定其情緒等方式減少疼痛;若患者得分在4 分以上,需考慮應用為其提供適當的鎮痛藥物進行控制。③飲食護理:為提高患者術后恢復效果,需叮囑患者家屬依照營養師的要求準備患者的膳食,患者圍術期提倡清淡、高營養和易消化的食物,因此準備食材時,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以及高蛋白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腐等),同時控制油膩,高鹽以及帶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④并發癥護理:斷指患者圍手術期常出現失血性休克、肢體腫脹、傷口感染等并發癥,因此護理人員應嚴格觀察患者狀態,同時做好輸血,冰敷和抗炎的準備。⑤康復護理:根據患者斷指恢復情況可在術后1 ~2 周指導患者展開康復護理,護理內容包括指導患者開展斷指的內收,外展運動,該鍛煉持續2 周后進行超短波理療,以幫助再植部位血管的擴張,改善煅治部位血液循環情況,并最終起到消腫的目的。于術后7 ~8 周逐漸進行感覺、觸覺、溫度等康復鍛煉。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 量表、斷指存活率以及護理滿意度。SAS、SDS量表總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焦慮(抑郁)表現越嚴重,超過70 分為重度焦慮(抑郁)患者。患者護理滿意度有本院自制調查問卷進行測評,卷面共20 道選擇題,每小題5 分,卷面共100 分,患者得分在90 分以上為非常滿意,70 ~90 分為滿意,70 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應用SPSS19.0 軟件分析以上數據,SAS 和SDS 量表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斷指存活率及護理滿意度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開展護理前,兩組患者SAS、SDS 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上述兩項指標得分均低于研究組,有統計學差異(P <0.05),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 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 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SAS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 25 62.6±4.8 34.7±3.1 64.1±4.2 35.3±3.2對照組 25 62.4±5.1 42.5±4.3 63.9±4.5 43.3±4.8 t 0.142 7.357 0.162 6.933 P 0.887 0.001 0.871 0.001
經對比后可知,研究組中所有患者經再植后斷指成功存活,存活率為100.00%,護理后對結果感到非常滿意的有17 例,滿意7 例,滿意率為96.00%;對照組中有21 例患者再植后斷指成功存活,存活率為84.00%,其中對結果感到非常滿意的有10 例,滿意9 例,滿意度為76.00%,經組間對比,兩者差異均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患者斷指存活率及滿意度對比[n(%)]
近年來隨著交通載具的增加,因金屬切割等因素造成手足斷指的事故頻發,當前有關手足斷指最好的手術方式為手足顯微外科斷指再植術,通過在顯微鏡的輔助作用下將斷指與切面吻合的神經、血管等重新連接,以達到再植入的目的[2]。但在臨床治療中,由于該手術要求較高,流程較為復雜,同時患者因斷指遭受嚴重精神打擊而出現恐慌,抑郁的情緒,同時疼痛感可能引起的神經一內分泌系統變化,進而引發血管危象的這一機制。上述情況均會對手術結果造成嚴重影響[3]。傳統斷指手術護理方式主要是對患者生理情況以及手術預后進行干預,在心理方面干預涉及較少,則容易導致患者因不良心理情緒而出現消極配合治療或是拒絕配合治療的情況,因此需要在整個圍術期配合有效的護理手段加以干預[4]。
本次將舒適護理理念納入本次研究,其基本理念是整體性的、個體化的、創造性的、安全有效的護理模式。將該護理模式應用于接受手足顯微外科斷指再植術患者中主要以平復患者不良情緒,溶蝕減輕因斷指而造成的疼痛感,同時控制患者飲食,幫助其盡早恢復斷肢處功能。在不同的階段實施不同心理護理措施,力求實現患者心態的平和,主動遵醫囑接受治療、康復鍛煉等[5]。經本次研究可知,開展護理前兩組患者SAS、SDS得分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 >0.05),采用舒適護理的研究組患者上述兩項指標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而研究組斷指存活率顯著高于研究組,在滿意度方面,研究組患者對本次治療護理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通過將舒適護理理念納入手足顯微外科斷指再植術中,能夠有效緩解患者情緒,并提高斷指的存活率,進而改善手術效果,使患者對治療結果更為滿意。經證實,該方案確實可行,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