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美
(濟南市口腔醫院 山東 濟南 250001)
急性牙髓炎是牙體牙髓病科發病率較高的病癥之一,是一種較嚴重且不可復性的牙髓炎癥病變,其發生的主要是牙髓組織受到細菌感染所引起[1]。患此疾病時,患牙會產生較劇烈的疼痛感,在受到溫度刺激時疼痛感會更加強烈,使用鎮痛藥物也無法得到有效的緩解,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3]。近年來,根管治療的運用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并且能夠減少并發癥發生機率,但是患者在治療中會因疼痛感而產生不良情緒,使治療無法順利完成,因此給予患者更有效的護理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4]。本文就優質護理運用的效果進行以下分析,總結如下。
將我院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380 例急性牙髓炎患者納入此研究,結合隨機數表法將上述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90 例;觀察組男、女分別為100、90 例,年齡12 ~60 歲,平均(36.12±1.26)歲,病程8h ~5d,平均(2.81±0.58)d;對照組男、女102、88 例,年齡13 ~59 歲,平均(36.13±1.25)歲,病程12h ~5d,平均(2.83±0.61)d。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家屬了解此研究并簽署相關同意書。②經診斷,患者確診為急性牙髓炎。
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嚴重凝血障礙;②存在認知異常或者護理配合度低的患者。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包括為患者調節座椅,提前準備好手術器材,在對患者治療中嚴格按照無菌原則進行。
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內容包括:①完善服務環節:醫護人員要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在患者入院時熱情的接待,了解患者病情后為其介紹接診的過程,在患者進行患牙檢查時應主動帶領,縮短患者的等待時間,在此期間還需就癥狀為其進行有目的性的健康知識講解,提高服務的質量。②術前護理:按照患者的檢查結果確定手術方案,為患者進行術前指導,為患者講解在手術中要盡量放松身體,不要用嘴呼吸,避免在口腔清洗時出現清洗液、損壞組織誤吸的情況;同時告知患者在術者操作時不要隨意講話或者變換姿勢,可使用手勢告知術者,避免患者的口腔受到手術器械的傷害。醫護人員要提前對手術室內環境、器械進行消毒,清點有誤缺損的器械,檢查手術光源是否完好,為患者創造良好的手術環境。③心理護理:由于受到疼痛的折磨,患者會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情況,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狀態,實施更加有效的心理疏導方式;使用視頻介紹的方式為患者詳細地講解手術操作的方式和效果,讓患者對手術的害怕、擔心的情緒能夠得到緩解。④術中護理:術中指導患者行仰臥位并調整好光源位置,使用吸唾器時要盡量緩慢地放入患者口腔內,將口腔內的殘留物進行清理,減少對患者造成不舒適的感受;此外要在無菌原則的要求下進行各項根管治療操作,減少可能對患者造成的感染情況發生。⑤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對患者進行面部和口腔清理,將手術所使用過的器械放置在專門的區域內,廢棄物分類后放入垃圾桶內,指導患者正確服藥,正確的飲食,避免出現感染的情況,督促患者按時來院進行復查。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分析,顯效:患者牙髓炎癥狀完全好轉,無疼痛感,對正常生活無影響;有效:患者牙髓炎癥狀有明顯改善,正常說話和咀嚼時存在較輕微的疼痛感;無效:牙髓炎癥狀無變化,治療后患者仍然存在較嚴重的疼痛感,需要再次進行治療。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的疼痛度進行評分,0 ~3 分患者能感受到較輕的疼痛感,4 ~7 分患者能感受中度的疼痛感,8 ~10 分患者能感受到強烈的疼痛感。
兩組護理滿意度分析,進行問卷調查,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患者針對于醫護人員的護理水平、服務態度、服務感受等進行評分,80 ~100 分為滿意,60 ~80 分為較滿意,60 分以下為不滿意。
數據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觀察組疼痛評分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s)
組別 n 術前 術后觀察組 190 5.23±1.11 2.10±0.26對照組 190 5.26±1.08 4.89±0.86 t 0.267 42.805 P 0.790 0.000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近年來,受到飲食、細菌感染等影響,急性牙髓炎患者逐年增多,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在患病初期,患者感受到的疼痛感是較輕的,一般在幾min 后會停止,輕微的疼痛感不足以引起患者的重視;隨著病程延長而未及時進行治療,患者牙髓會受到更多細菌的感染,之后產生的疼痛感也會更加地劇烈,并且持續時間更長,在患者服藥后疼痛感也無法得到緩解,如何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癥成為臨床上重點研究的內容[5]。隨著醫療技術地不斷進步,1 次性根管治療已成為治療此病癥極有效的措施之一,通過將牙髓壞死、感染組織進行清除,既有效地保留了牙齒,同時也讓患者的病癥得到改善,1 次性治療,讓患者面臨的感染風險降低,同時給予患者積極的護理措施也能確保手術治療的效果[6]。
優質護理主要根據患者的認知度、病情、心理狀態等情況,展開有目的性的護理工作,提高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度,能夠更加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同時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讓其擁有更加積極的狀態接受治療,讓患者得到更加完善的護理服務[7-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偏高,疼痛評分偏低,護理滿意度偏高;其中存在22 例治療無效患者,其主要原因為在治療后出現慢性根尖周炎、填充物掉落、出現殘髓炎等情況,讓患者的疼痛感更加劇烈,其余患者在治療后病癥均有效地緩解。說明實施優質護理,有效地緩解了患者的疼痛感,同時醫護人員給予患者更加細致的護理服務,讓患者對護理工作產生極大的認同感,提高護理依從性。
綜上,在1 次性根管治療時使用優質護理,能夠達到較好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