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波
摘 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在不斷加快,尤其是經濟和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使我國的社會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在新時期,黨在執政的過程中,仍然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理念,同時要對制度體系和政策等進行有效地創新發展,使其與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本文探究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提高執政和治國水平。
關鍵詞:以人民為中心;執政治國;中國共產黨
一、引言
我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本質就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的一切政策和制度必須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的執政黨,也必須在執政過程中堅持該原則,促進我國發展,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水平的提高。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給黨的執政和治國都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和難題,但是,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想要發展都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理念,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治國時,也必須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從而提高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水平,促進我國的國家建設和民族發展。
二、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我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所以以人民為主體應該是黨執政治國的根本理念,也是我黨在執政時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在哲學領域中,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這在一定程度上就確立了人民的主體地位,所以我黨在執政過程中,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行政理念,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我黨在執政過程中,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就是始終將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關于這一點,我黨已經提出了執政為民和立黨為公的原則,提出了黨的各項政策和方針必須從人民的角度出發,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決貫徹和落實群眾路線,尊重人民的主人公地位,而我國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也是從人民的角度出發,圍繞著人民來制定的。這一系列的舉措就有效保證了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
(二)人民利益至上
正如上面所說的,人民才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所以黨在執政過程中,必須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則。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代表,本身代表的就是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所以黨在執政過程中,也要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上,這里的人民利益既包括短期利益,又包括長遠利益;既包括了人民的局部利益,又包括了人民的全局利益。黨的任何方針和政策都必須從人民的角度出發,為人民服務,維護人民的主體地位和主人公地位,維護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人民共同富裕。
(三)發展為了人民
在哲學領域中,人民才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及核心要素,所以中國共產黨在執政治國的過程中,也必須從人民的角度出發,做到發展為了人民,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無論任何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都必須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滿足人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為廣大人民謀福利。
(四)發展依靠人民
由于人民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所以我國想要促進社會主義建設和國家的發展,就必須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依靠人民的力量,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積極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將人民作為我國物質精神文化財富增長的根本動力,凝聚全國人民的共同意志,團結人民的力量,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
(五)發展成果與人民共享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就是指發展成果與人民共享,既然人民是社會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主要創造者,那么這些財富最終也應該被人民共享,而這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一項重要特征,所以在以人民為中心的黨的執政理念下,必須堅持發展成果與人民共享。國家建設中的發展成果,除了經濟成果之外,還包括了政治、文化、生態和社會等與人民生活相關的方方面面,除了要提高人民的物質水平之外,還要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養,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綜合提升,將發展成果惠及人民。
三、以人民為中心,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的策略
(一)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體系
想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那么首先國家需要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體系,因為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維護人民利益的制度保障。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體系,要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時要保障人民參與到國家建設和發展中來,維護人民的政治權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下,我國必須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進行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二)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
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除了經濟建設之外,還應該包括文化建設,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這樣才能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主義的建設。我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向人民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文化理念,同時促進文化建設發展中國特色文化,體現中國文化的價值和力量,引領社會風氣。
(三)堅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
我國想要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首先必須堅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需求。我國的民生保障制度涵蓋了教育、醫療、就業、扶貧和居住等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方方面面,這些會直接影響人民的生活質量。所以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下,我國必須對民生保障制度進行完善,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尤其是要保障人們基本的生活需求、醫療需求和教育需求,建立一個涵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四、結語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使我國政治、思想和文化等多個領域都面臨著新問題,這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共產黨在執政治國的過程中,以人民為中心應是最根本也最重要的理念,因為我國是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能夠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活力,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開展。在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時,黨要做到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和人民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和發展成果與人民共享,對我國的政治體系、文化制度和民生保障制度等進行完善,使其與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促進我國各項事業進一步發展,早日實現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騫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J].學理論,2019(8).
[2]趙笑蕾.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方略[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8(5).
[3]王鈺鑫.新時代必須更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J].當代廣西,2018(18).
[4]曹應旺.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這條思想主線[J].當代貴州,2018(17).
[5]涂大杭.論踐行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J].觀察與思考,2018(4).
[6]路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執政思想的新境界[J].唯實:現代管理,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