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
摘 要:當前公共圖書館建設初見成效,并且未來朝著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現在正處于轉型階段,急需進行統一化、標準化的平臺構建。所以說,需要從實際角度出發,以讀者閱讀需求為基準點,要在大數據戰略背景下,循序漸進地提升數字資源建設水平,之后在此基礎上充分借助公共文化云平臺,對實體空間予以日益優化,最大限度上借助科學發展模式和手段,達成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網絡化水平的雙向提升。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規范;發展
當前數字網絡技術得到大范圍的應用與推廣,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公共文物服務領域不外如是。公共圖書館是文化服務結構體系建設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公共圖書館領域篩選數字化進行網絡建設服務,和科學技術有機融合起來,使得現有服務方式得到了大幅度創新。面對新形勢下數字化發展趨勢和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公共圖書館法應運而生,期間明確指出了公共圖書館應該和互聯網現代技術相互融合起來,不斷進行數字化建設和網絡化建設,在此基礎上要為民眾提供更好更優的服務。
一、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和網絡化發展趨勢分析
(一)數字化發展
當前是信息化時代,處在21世紀的今天,計算機和網絡為先導的信息技術革命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現已日漸滲透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民眾學習和工作生活等備受影響。因為現代印刷出版物數量連年猛增,圖書館受到書庫面積和購書經費等條件局限,無法將所有新版圖書都全面收錄在內,所以這也就不能滿足當前讀者不斷增長的閱讀需求。所以說,怎樣從根本上發揮出信息優勢,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綜合性的信息服務類型,這是當前公共圖書館要著重思考的問題。我們通常所說的數字化,就是將諸多多元化信息進行度量化數字、數據轉變,然后將此類數據進行恰到好處的組織運行機制創建,將數據信息轉變為二進制代碼,然后融入到計算機之中,實施統一的處理。公共圖書館數字化,指的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等,將館藏書刊目錄和文獻資料等予以數字化處理操作,之后在此基礎上達成數字化存儲和信息資源網絡化共享。
(二)網絡化發展
公共圖書館網絡化主要是指在公共圖書館數字化機制完成后,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信息處理,達成多媒體化的良好局面?;诖?,憑借大型數據平臺和新型檢索技術以及傳統文獻資源等,充分使用網絡技術和對應的組件技術,全面維系文獻資源的有效共享,讓廣大用戶使用計算機瀏覽文獻資源變得愈加方便和快捷。數字化是達成公共圖書館網絡化的先決條件,網絡化是對數字化效應乘數的無限擴大。從實際角度來說,數字化和網絡化是緊密關聯的關系,二者和諧共生、相互依存,共同影響公共圖書館未來的發展。
二、當前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和網絡化發展過程中的現存問題分析
(一)基礎設施有待優化
現在很多公共圖書館內部尚未形成較為正規化的計算機硬件設備,網絡通信技術也沒有及時得到完善,基礎設施和網絡運行環境相對來說比較差,此時的網絡寬帶速度也不達標,只有一些大城市能做到高效網絡運行,很多地方區域的公共圖書館,網絡設施方面的問題十分普遍。盡管說很多公共圖書館中已經實現了電子文獻閱覽室的建設,但規??傮w來說不是很大,網絡信息服務沒有做到位,另外,軟件建設力度十分低下,電子文獻少之又少。
(二)重復建設問題不斷突出
現在,盡管國家和政府都高度重視公共圖書館建設,近年來,各個系統數字化進程有所加快,但縱觀整體,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建設過程中,缺少整體規劃支撐,分散態勢尤為明顯。很多公共圖書館中,數字化、網絡化重復建設問題加重,使得冗余資源投入現象出現,間接地阻礙了公共圖書館的整體發展。
(三)管理失衡
需要注意的是,公共圖書館建設階段內,它的數字化、網絡化建設,可謂意義非凡,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數據庫創作水平,查詢結果和資源共享工作也會備受其影響。當前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相應規范和標準等沒有得到協調統一,不同系統各自為政,造成圖書館建設中的差異點巨大,檢索界面和語言選擇以及專業詞匯等層面上,不能構建資源共享的局面,網絡化建設進程步履維艱。
(四)信息安全問題
信息數字化的操作目標便是要對數字信息進行長效保存,之后在此基礎上滿足廣大用戶的閱讀瀏覽需求。和老舊式載體相比不難發現,數字文獻載體的潛在安全風險更大,數字文獻的保存要求更高,假設出現數據資源信息丟失情況,那么所帶來的后果就是十分嚴重的。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的依賴性特點盡顯,但計算機網絡的不穩定性特點猶存。數字圖書館以局域網模式出現,與此同時,它也是因特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局域網在受到他人非法攻擊后便會滋生安全事故,典型的就是病毒攻擊等,此類偶然事故出現,計算機數字化、網絡化發展便會大受打擊。
三、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的規范與發展方案分析
(一)體系構建
旨在促進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發展進程,一定要不斷加強國家相關標準建設,日漸優化政策和標準的同時,及時完善各細節,之后在此基礎上使其愈加標準化和協調化。應該促進各方面的建設發展進度,推動規范化建設十分重要,最為常見的就是在系統開發層面和服務供給層面以及開放數據層面上下足功夫,需形成統一化標準結構體系,讓不同數據和服務以及資源等均可基于網絡而被充分開發和利用起來。在日漸推廣數字化、網絡化的基礎上,要不斷加強數據的規范化建設,應該將目標數據規則制定出來,隨后有效保存此類標準、規范,將其視為國家標準,在公共圖書館實踐操作中大力執行和落實下去。還有就是要不斷加強考核制度設置,主要針對圖書館實施數字化發展考核和網絡化發展考核,由此來強化基礎性監督效能,達成對公共圖書館規范化建設的相關考察目標。根據實際所需將考核結果視為政府補貼扶持參照。由此便會形成正向激勵模式,助力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的日漸發展。
(二)平臺創設
現在,文化建設實際上被定性為一種惠民工程,基于此類現象,公共文化云平臺建設就顯得十分重要。云平臺的統一規劃和建設被視為重點,統一化的規范和標準相繼出臺,以資源共享為基本原則,這便使得以往不同區域數字資源庫不再像之前那樣被孤立。國家和政府需要做好宣傳工作,向廣大人民群眾普及云平臺知識,推廣公共文化云平臺,在各區域公共圖書館中要達成云平臺的全面建設和發展,由此才能完成資源共享,民眾通過多樣化通信手段使用,像是智能手機和電腦設備等,均可實現信息資源快速掌握,由此便可達成了數字資源優化、數字資源配置目標,使之與公共文化需求相稱。公共圖書館建設流程中,一定要將公共文化云平臺建設視為著力點和出發點,遵守基本原則和規范,最大限度上借助資源優勢,對區域數字資源予以高效整合,形成統一數字文化聚集地,提供多樣化檢索服務,實現廣大用戶線上、線下的親密互動,和全國資源、需求等緊密銜接起來,實現跨地域的資源共享。
(三)資源拓展
公共圖書館規范和發展階段,數字資源建設需要從內容和設施兩個角度來操作,由此去日漸強化服務能效與水平,讓數字資源在整個文化市場上擁有競爭力。現在國民經濟水平不斷增長,用戶閱讀方式變得日新月異,用戶對數字文化的需求可謂與日俱增,這對于公共圖書館未來的發展來說,可謂機遇和挑戰并存。當前時代是信息化時代,內容的新穎性和充實性最為重要,所以我們需要在內容上去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移動閱讀的快速推廣,用戶一方可以使用更多路徑和渠道進行信息資源獲取,選擇方式有著多樣性的特點。
公共圖書館此時就一定要做到順勢而為,不斷去挖掘用戶潛在需求,完成數字化的順勢轉變,積極使用新方式、新方法進行操作,比如說微講座模式和慕課形式等,加強新媒體數字資源建設勢在必行,要完成現代化發展,厚積薄發,由淺入深的強化公共圖書館數字化水平和網絡化服務能力。地方特色同時也要融入其中,按照本體特色創建資源庫,將此部分視為特色館藏,在資源上傳后達成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和網絡化建設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不容遺漏,對電子閱覽室要進行有效化、科學化的設計,之后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數字服務能效,提升網絡建設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投入部分新型閱讀載體后,民眾便捷式閱讀局面便可形成,由此就可以滿足廣大用戶的多樣化閱讀需求。
(四)空間優化
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規范階段,主要是在實體空間中,借助數字技術,在用戶服務方面進行數字技術廣泛利用,之后在此基礎上使得互動體驗上升到更高層次,不斷優化數字化設施服務。數字實體空間優化和調整環節內,電子閱覽室功能升級十分關鍵,而且要對相關的數字資源和運行環節以及所涉設備等進行全面升級改造,之后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電子閱覽室的作用,形成數字創客空間的完美轉變。這樣操作就可讓用戶開發工作和用戶完善工作變得愈加順暢,也順勢完成了知識創新,圖書館資源建設得以延伸、公共圖書館的公共職能得以履行。創客空間范圍內,優秀軟硬件兼備,借助多樣化培訓和講座手段,在條件允許情況下仍可配備專職工作人員,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幫助。
四、結語
歸結來講,信息化時代已然到來,互聯網發展多姿多彩,各類載體出現,滿足了人們迫切增長的閱讀需求,閱讀方式因而也出現了較大變化。此時的公共圖書館若想實現數字化、網絡化規范與發展,就要認識到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根據法律法規行事,借助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持續促進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發展進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參考文獻
[1]余波,張妍妍,郭蕾,溫明亮.貧困地區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策略研究[J].圖書館,2008,285(6):25-31.
[2]劉瑞.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共享策略探討[J].蘭臺內外,2019,247(10):52-53.
[3]孫軍.大數據時代縣級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創新發展研究——以阜寧縣圖書館地方文獻數字化建設為例[J].文教資料,2015,(2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