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娟 柳林
摘要:探索以問題和情境為主導的包裝設計課程教學模式。運用PBL教學法,整合地域產品包裝設計的課程教學,將營造情境和思考問題貫穿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建構課程知識,提升設計整合能力。得到結合PBL教學法的地域產品包裝設計整合教學模式并應用于教學。PBL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和主動性,提升學生的系統設計能力和整合思維能力。
關鍵詞:地域文化 PBL教學法 包裝設計
中國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0) 02-0099-03
引言
可持續發展觀迫切需要借助高校設計教學傳承地域文化,把地域特色產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地域文化項目作為課堂教學資源融入設計教學,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精髓,提取設計符號和設計元素,將地域元素和非遺因子進行整合與創新,實現現代設計與地域傳統之間的交流融合,使地域特色產品和非遺文化成為新的文化生長的種子和基因[1]。
地域特色產品品牌和包裝設計近年來也一直是視覺傳達設計課程實踐的熱點[2]。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學習是一個從學科基礎課程到專業基礎課程再到專業方向課程的學習過程。學生從專業基礎課程轉變到專業方向課程的學習,學習重點由字體、圖案、圖形、版式等課程的專項技巧練習發展到包裝、品牌、廣告等課程的整合系統設計。在這些整合課程的學習中,學生的系統思維能力、整合創意能力、系統設計能力培養是重中之重。
一、課程整合需求與PBL教學法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是一種基于真實情境的問題式學習模式,強調長期的、跨學科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注重與現實世界的問題和實踐相融合,蘊含著以“情景、協作、會話、意義構建”為中心的建構主義教育理念,“以經驗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的實用主義教育理念和“學習就是依靠發現”的發現學習理論[3]。問題、教師和團隊是PBL教學模式的三大關鍵要素,并要求課程具有清晰的學習目標、教學過程以及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形式[4]。
包裝設計課程是我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涉及到材料、結構、造型、流通、設計等要素,具有跨學科與重實踐的特點,從介紹商品基本信息到傳遞品牌信息再到情感信息表達的過程是一個整合與系統的邏輯過程。[5]結合當今學界和業界非常重視的地域特色產品品牌與包裝設計,結合學生所必須掌握的整合系統設計能力,結合將地域文化納入教學體系的需求,以整合思維方式和基于真實情境的問題式學習模式來開展教學成為必然趨勢。
二、教學設計
以PBL教學法整合地域文化與包裝設計的課程教學設計,圍繞著從“確定目標一設計問題”到“實施教學一解決問題”再到“成果展示一總結問題”的過程進行,如表1所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情境,在真實情境的基礎上確定目標、實施教學和進行學習評估。學生要思考問題,包括在整個課程環節中依據教師設置的驅動問題和提供的基礎資料提綱設計問題,在教師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在匯報交流和學習評估的基礎上總結問題。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是要在課程的各個階段密集評估學生設計問題的新穎性、解決問題的全面性和總結問題的系統性。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是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達成整合邏輯的合理化目標、創意構思的視覺化目標和系統設計的精細化目標。
“確定目標一設計問題”階段是課程教學的初始階段。這一階段教師行為的重點是確定目標,并依據課程教學目標提出真實且較為復雜的驅動問題,把學習設置到真實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設置的情境對問題進行界定,在此基礎上導入課程,并提供基礎資料提綱。學生行為的重點是在驅動問題和教師提供的資料提綱的基礎上,確立項目小組,依據基礎資料提綱收集信息,進行互動討論和信息整理,找到繁雜資料中的聯系點和整合點,通過自主探究和團隊合作來設計問題。
“實施教學-解決問題”階段是課程教學的核心階段。這一階段教師行為的重點是依據學生在進行項目分析、整合創意、系統設計過程中的整體情況和個體狀態,充分利用各種線上線下資源和翻轉課堂、案例教學、示范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合力來實施教學。學生行為的重點是在教師的介入和幫助下,在項目分析過程中達到設計邏輯的合理化目標,在整合創意過程中達到設計構思的視覺化目標、在系統設計的過程中達到設計效果的精細目標[6]。
“成果展示一總結問題”階段是課程教學的總結階段。這一階段學生要先通過階段匯報和總結報告的形式,進行問題的總結和分析。教師行為的重點是在學生總結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評估和指導完善,主要評估學生設計問題的新穎性、解決問題的全面性和總結問題的系統性。學生再對作品進行完善和提高,最終通過課程展覽和參加專業競賽的形式進行成果展示。
三、具體教學實施
運用PBL教學法的地域產品包裝設計課程整合教學,既要求教師利用結合實際的情境和素材確定教學目標,將多項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整合進教學進程中,也要求在教學策略的制訂、學習進程的掌控、學習效果的評估方面具有清晰的目標和操作流程。
(一)“確定目標一設計問題”階段
教師首先對包裝設計基礎知識和包裝設計流程進行基礎講解,然后依據課程教學目標拋出驅動問題:湖北地域產品包裝設計。同時為學生提供了《湖北地理標志產品目錄》和《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二份基礎資料提綱,鼓勵學生設計問題,依托基礎資料但不拘泥于基礎資料,倡導學生發散思維與自主選題。
學生確立了項目小組,依據教師提出的驅動問題和提供的資料提綱收集和整理信息,進行互動討論洞察生活中的設計問題,選擇感興趣的地域產品,找到能與之整合的非遺文化項目,達到找整合點的目的,從而進一步確定選題。通過找整合點設計問題的方式,學生擬定了如“酒店日用品+黃梅挑花+城市文創”、“丹江口鳙魚+年年有魚+矢量表現”、“孝感麻糖+敘事性設計+湖北木版年畫”等之類的整合點。例如“酒店日用品+黃梅挑花+城市文創”小組即是在設計問題階段通過小組頭腦風暴,發現了自己在旅游住酒店過程中見到的酒店日用品都是干篇一律,從而確定了基礎方向,然后通過思維導圖找到了酒店、手工藝紋樣、酒店日用品、文創產品之間的聯系點,從而找到整合點,設計了問題。
教師設置驅動問題確定目標,學生找整合點設計問題的方式,迫使學生在選題階段就要結合橫向思維方法思考問題,必須結合實際綜合考慮項目設計的相關要素和創意點,有效避免了學生在構思過程中做一步看一步的單點思維習慣。教師在此過程中,通過互動討論及概念辨證等方式,培養學生查閱資料、觀察研判、歸納整合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也允許犯錯,鼓勵發散思維和突破嘗試。
(二)“實施教學-解決問題”階段
在教師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線上線下資源,有效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手段進行包裝設計課程知識點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不局限于課堂,對學生整體和個體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推介以促進深度學習。同時采用傳統的案例教學法針對學生整體講解包裝設計趨勢,分析具體包裝案例。利用示范教學法解決學生個體在系統設計方法、專項設計技巧上的不足。
學生在解決問題階段,首先要依據整合點繼續查找相關資料進行更精準的產品定位、品牌理念、情感表達分析,來實現項目整合邏輯的合理化。例如酒店日用品包裝設計項目團隊,學生通過圖文資料和設計調研進行了邏輯合理性分析,得出酒店中的一次性日用品包裝可以作為向旅行者傳達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在非遺文化項目中,黃梅挑花、西蘭卡普等荊楚手工藝就是一座豐富的藝術與視覺設計寶藏。例如黃梅挑花作為重要的荊楚手工藝特色非遺項目,將其應用到旅游產業中,既能提升旅游文化內涵,也能體現地域文化的差異性。針對不同的區域,在不同的時期,可以推出以不同的荊楚手工藝為主題的包裝設計和衍生產品,并最終擬定設計主題為漢圖酒店日用品包裝設計。
其次,要繪制大量草圖實現整合創意構思的視覺化。創意構思視覺化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中最大的難點,要解決這一難點,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是繪制大量的草圖,采用不同的表現方法將提取的地域文化元素進行選擇、重組,找到詮釋商品屬性、情感內涵和文化韻味的最優方案,并落實到紙面上。[7]創意構思的視覺化程度越高,學生在系統設計的精細化階段就越容易達成目標。
例如在漢圖酒店日用品包裝設計小組中,學生雖然對作業抱有極大的熱情急于看到最終的成果,但在最初并未將創意構思視覺化作為設計的重要部分來對待,直接跳過了草圖開始電腦軟件制作,同時也沒有清晰的構思,認為將黃梅挑花圖片直接放在包裝上就能完成,或者直接在電腦軟件上勾勒出紋樣,但經過多次嘗試也并未取得好的效果。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最終還是從分析黃梅挑花的工藝和紋樣特點入手,提取了基礎符碼和紋樣進行重組和整合,對于標志字體進行了多樣嘗試,在繪制了大量手繪草圖的基礎上再進行電腦軟件制作,在紋樣元素的設計上取得了比較順利的進程,如圖1所示。
最后,要進行持續修改以實現系統設計的精細化。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部分學生的特點是有一定的構思能力和手繪能力,能完成單獨的圖形元素,但是設計技巧和形式感表達掌握不足,當創意構思的視覺化階段完成,進行整體版式設計、色彩呈現、設計優化時會有較大難度,學生在此階段極易自我放棄而草草結束。需要教師以示范教學的方式協助解決色彩的整體性、標志的精致化、版式的完成度問題,甚至包括圖形、字體等的線條粗細、版式元素的對齊等基礎問題如圖2所示,并嚴格監控修改以不斷推進系統設計的精細化。
在實施教學,解決問題階段,學生是解決問題的主導,對項目系統設計具有主動性,教師是解決問題的支架,對項目系統設計具有引導性。教師實施教學要注重的是對學生在整合邏輯合理化、創意構思視覺化、系統設計精細化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監控,并針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通過翻轉課堂、案例教學、示范教學的手段給予幫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思考、整合創新、提升技巧等實際應用能力。
(三)“成果展示一總結問題”階段
總結問題是一個在設計過程中不斷進行的過程,小的階段進行小的總結,大的階段進行大的總結,學生要通過PPT、紙質材料等進行階段匯報,也要通過整理寫作課程總結報告,進行問題的總結和分析,實現匯報交流、鞏固提高的目的,同時也培養學生溝通表達、邏輯思維、整理寫作等實際應用能力。例如在設計過程中,針對包裝盒型、視覺表現等大的節點進行階段總結,在整體包裝設計完成之后,要寫作詳細的設計問題、解決問題過程進行結課總結。教師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進行學習評估和指導完善后,通過課程展覽和參加專業競賽的形式進行成果展示,達到在更廣闊的平臺評價作品的目的,通過外部的反饋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在完整的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不斷拋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密集的階段評估,學生最重要的是掌握了主動設計問題、主動制訂計劃、主動設定目標、主動完成設計的方法,而不是被動地完結了一門課程。例如漢圖酒店日用品包裝設計小組在完成了黃梅挑花主題的酒店日用品包裝設計后,掌握了完整的設計方法和技巧,主動完成了更多主題和衍生品的設計,并將完整的設計過程匯總整理成了完整的課程進程報告手冊,如圖3所示。
結語
PBL教學法在地域產品包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使課程植根于真實的情境,能使學生在課程中更積極地進行資料整理和分析,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練習,進行系統設計的優化。最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內驅力和主動性,引導了學生主動建構課程知識,提升了學生的系統設計能力和整合思維能力,熏陶了設計審美素養和藝術底蘊,培養了發揚地域文化的社會責任感。
基金項目:2016年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基于‘荊楚手工藝的設計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6464)。
參考文獻
[1]張明.非遺傳承刨新語境下的文創設計人才培養新模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 (12)139-141
[2]張歆.地域文化視角下的文創產品創新設計策略[J].設計,2018 (19):54-56
[3]蔡斌,熊慶宇,文俊浩,徐玲,吳映波,楊正益MOOC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在軟件工程創新能力培養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7 (09):87-90
[4]王艷敏,俞麗敏基于PBL教育模式的創新設計實驗室建設研究[J].設計,2018 (13)96-97
[5]曾沁嵐.基于包裝信息發展演變下的教學進程設計[J].裝飾,2015 (01):130-131
[6]毛碧蓮高校包裝設計教學新模式研究[J].設計,2019,(06).112-113
[7]王磊,張莉娜,王駿,劉猛基于地域文化轉譯的旅游食品包裝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7,38 (20)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