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對軍轉民項目競爭力進行了闡述,針對制度流程、設計開發、供應商等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應措施,以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軍轉民;項目成本;供應商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4.163
1概述
軍轉民特指軍用裝備等軍品的生產技術、設備和人員向民用生產領域轉移。既包括軍事工業的民用生產,也包括軍用技術直接或者經二次開發后轉移至民用領域應用(我國軍轉民現狀及問題研究)。[1]利用軍工技術和人才優勢,加強政府的引導,鼓勵多方的合作,突破國外壟斷民用技術并實現軍轉民,就會帶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會出現一個產業聚集效應,有利于國民經濟發展及結構升級。
2成本控制在軍轉民項目中的地位
商品成本是商品價值的反映,商品的價值一旦在交換過程中得到實現,則其成本就能得到補償,而這種補償應當能反映和體現價值規律的要求。[2]軍品的科研項目經費和產品價格倚重組織評審和審價,軍工企業科研生產成本價格管理很大程度上受傳統審價定價制度的影響,導致軍轉民產品面向消費市場的市場競爭力不足,所以軍轉民項目的成本控制是產品占領市場的重要影響因素。
軍轉民產品成本包含許多方面,按照從產品研發和制造生產的投入,可將產品成本分為研發成本、物料成本、人工成本、設備成本、生產成本、包裝成本、物流成本、維護成本等。一般而言,產品的設計和開發方法不僅決定產品的直接成本,而且也影響間接設備成本和制造成本等。
3成本控制在軍轉民項目中的問題
3.1制度流程帶來的效率風險
軍品開發涉及產品設計、市場調研、零部件采購、整車制造和質量控制等多個重要環節,并且依據GJB9001,項目過程中對關鍵節點的里程碑的評審和檢驗必須經過嚴格的程序。在軍品管理中,管理者管理流程中要實現更加多元化的績效考核制度,必須建立先進的產品開發方法、流程和體系,將各個功能模塊納入整個開發流程。相較于民品開發,軍品開發具有較大的投資規模,且因為所有制構成需要被多方面的市場規則約束。
項目特點是為提供某種獨特產品或服務所做的一次性努力。在前期,項目是在相對開放和不確定環境下開展的獨特性、一次性活動,是面向任務和過程的。而為軍品開發設計的制度流程效率會產生明顯的影響。
3.2設計過程帶來的過度開發風險
軍品具有惡劣環境條件的高可靠性要求,為保證產品質量,軍品研發人員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往往存在過冗余設計。產品設想和可靠性研究的風險超限思想帶來設計目標和質量目標的過設計,對產品的成本造成先天性影響。將成本管理與技術、經濟相結合,充分發揮成本管理的作用。從任務來源看,軍品任務來源相對單一,產品工程師轉變為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產品成本管理的參與者、決策者存在較大難度,和民品市場需求的快節奏主動地有效響應存在沖突。另外,軍品的專業性強,分工很細,各專業接口固定,這樣勢必會發生溝通的時間成本上升,交接風險高,效率低下。
3.3供應商體系帶來的價值風險
軍品具有技術難度大、小批定制特性,對承制資質有嚴格要求。軍品管理體系生產對供應商要求高,主要表現在質量體系貫標、創新能力強、技術能力強、前期投入大、承受風險能力高、生產交付周期短、保障及時、保密性好等。通常軍品供應商管理體系下的供應商規范且產品附加值高,但是帶來成本較高、定價較高。在面向大批量標準件生產的市場競爭中,原有供應商無法提供及時的低成本支撐。同時,由于面向客戶對象不同,軍轉民相似產品的訂單會對原供應商正常供應產生擾動,不利于整體管理。軍轉民業務的推廣及開展會帶來供應商的重新開發及供應商管理體系的制度性修訂。
4軍轉民項目成本控制措施
4.1構建靈活的項目團隊機制
以市場為導向,完善項目激勵機制,建立團隊快速響應市場的機制。構建多元化、商業化等舉措,激勵人才和團隊積極性,對其提供靈活的快捷反應機制,提供制度上支持,流程上的服務,從市場拓展、市場需求捕獲、客戶對接、模式設計、人力資源、管理規范、技術研發、設備儀器等方面全方位支撐,形成規?;?、產業化的制度基礎。
4.2從設計源頭抓成本
轉變軍品定制化的設計思路,構建DFM(DesignForManufacturability)意識。面向制造的設計保證產品設計啟動時就要綜合考慮成本、周期、質量。提高在設計/開發過程中DFMEA工具應用,考慮潛在故障模式及其對系統運行影響的可能性,加強制造、裝配、服務和回收等要求的最初設計評價。運用DFMEA工具分析,保證市場和客戶需求在設計時做到系統化策劃和風險識別。分解考核對市場產品、安全性、法律法規等相關的失效模式因素,即對嚴重度、發生率和探測度量化考慮,從源頭規范設計的可評審性和結果導向的可控性。
4.3構建伙伴關系的供應商體系
面向激烈競爭的市場,重視供應商的長期合作關系,共同解決項目前期需求開發和樣機快速反應等困難,由對立狀態向伙伴關系轉變。以顧客為中心,分解軍轉民產品技術層級,建立外購、外協和外包的供應商目錄體系。依據供應商的性質,優化供應商關系和相應的激勵機制。擴展、加強與重要供應商的關系,有效降低供應商的溝通成本和時間成本。增強對供應商引導,從供應商交貨的可靠性、供應商的響應性、供應商的柔性、供應商的成本、供應商的資產管理效率等方面提升供應商的綜合能力,增加雙方合作共贏能力。
參考文獻:
[1]陶春.我國軍轉民現狀及問題研究[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7(12).
[2]陳法成.探索軍民融合新常態下軍品成本價格預算管理新路徑[J].國防科技工業,2016(2).
[作者簡介]付興領(1985—),男,漢族,河南洛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