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帆麗 袁春野

【摘 要】??目的: 本文最主要的內容在于討論安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以及意義。 方法: 我們采用了實驗的方式來進行討論,實驗的對象為二零一八年七月到二零一九年七月來我院進行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一共八十列,我們將這八十例患者隨機進行分組,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對照組,在治療的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來進行,并在實驗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情況發生的概率,同時我們將會通過發放調查表來進行調查,兩組患者對于本次治療的滿意程度,并將調查結果制作成表格對比分析并討論。 結果: 在實驗結束之后我們可以發現,經過了安碘酮治療的實驗組患者比經過利多卡因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在治療的效果上有好出許多,同時在治療后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上也要低出許多。而在兩組患者對于本次實驗的滿意程度上,實驗組的患者翻譯度明顯的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實驗對比結果較為明顯。 結論: 通過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在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氨碘酮治療的方式比采用利多卡因的治療方式在治療的效果上要好出許多,同時在患者治療后發生并發癥的概率上也得到了極大的降低,并且這種治療方式在臨床上效果較為明顯,得到了患者較好的反饋,因此我們認為此治療方法在未來的臨床治療上可以大量的推廣使用.
【關鍵詞】? 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098-01
引言:心肌梗死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由于其發病率較快,致死率較高,被人們們所恐懼,如果在心肌梗死發作后不能夠及時得到治療,那么很有可能會引起很多種類的并發癥,例如心律失常,心律衰竭等等,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危險。在以往的臨床治療上我們通常會采用利多卡因的治療方式,但由于這種治療方式并不能帶來最好的效果,經過查閱相關的書籍以及臨床試驗我們發現了,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我們可以采用安碘酮治療的方式來進行臨床治療,我們將會通過本次實驗來對利多卡因和胺碘酮兩種藥物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以下文章為本次實驗的具體內容。
1 實驗資料
1.1 我們教會采用實驗的方式來對其進行討論,試驗的對象為二零一八年七月的二零一九年七月來我院進行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一共有八十位,我將會把這八十位患者隨機進行分組,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對照組,每組各四十人,對于對照組的患者我們將會采用利多卡因的治療方式,而對于實驗的患者我們將會采用安胺碘酮的治療方式,在實驗結束之后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實驗組四十名患者中,男性患者二十二例,女性患者十八例,年齡最小的為四十八歲,年齡最大的為七十歲,平均年齡在(56.1±1.6)歲,病程最短的為五十分鐘,變成最長的為六個小時,平均病程為(2.9±1.1)小時,對照組的四十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二十六例,女性患者十四列,年齡最小的為四十七歲,年齡最大的為七十二歲,平均年齡在(60.1±0.7)歲,病程最短的為一個小時,病程最長的為九個小時,平均病程為(3.2±0.9)小時,兩組患者在其他資料上并無具體的差異,所以對于本次實驗的實驗結果并不具有影響性,實驗結果具有準確性以及可對比性。同時在實驗開始之前,我們已經將本次實驗的實驗過程告知于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請同意后再進行本次實驗的患者均為意識清醒、神智存在的患者。
1.2 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將會給予對照組的患者利多卡因來進行治療,通過靜滴方式來對患者進行注射,如果在進行靜脈注射后依然沒有效果,那么我們就會采用靜推的方式來對患者進行注射,但是注意要在一個小時內給予患者利多卡因不能超過三百毫克,二十四個小時之內不能超過一千二百毫克。而對實驗組,我們除了會給予利多卡因的治療方式以外,我們還會給予患者胺碘酮來進行治療,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用胺碘酮對患者進行注射,同時對患者安置上心電監護來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如果發現患者在進行給藥后出現了明顯的好轉,那么就需要降低藥量。
1.3 在實驗結束之后我們將會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對比兩組患者在經過治療后不良事件發生的概率,是我們將會對患者發放調查問卷來調查兩組患者對于本次治療的滿意程度,滿意程度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滿意、較為滿意和不滿意,我們將把調查問卷進行回收后,統計制表格進行討論。
1.4 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 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實驗結果
2.1
2.2 在實驗結束后,我們可以發現經過了胺碘酮治療的患者在治療效果上要明顯的高于對照組的患者,同時實驗組的患者在發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上明顯的要比對照組發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上要低,而兩組患者對于本次實驗的滿意度上有較大的差異,實驗組的四十名患者中,選擇了滿意的有三十七位,選擇了較為們有三位,沒有患者選擇不滿意,而對照組的四十名患者中,選擇了滿意的有二十一位,選擇了較為滿意的有七位,有十二位選擇不滿意實驗組的患者,滿意率比對照組的患者滿意率要高出許多,實驗對比結果較為明顯,在臨床上采用胺碘酮治療方式的治療效果要比對照組的好處許多。
3 結果討論
通過之前的文章我們可以了解到,在臨床上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后事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療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提升治療效果,同時降低了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并且由于治療效果較好、安全性較高,所以在床上使用后得到了患者較高的滿意度,對于病人治療的依從性擁有較大程度的提高。
結語
因此我們認為在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療方式十分有效的,因此我們認為在臨床上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對于提升治療效果以及患者滿意度都有著較為明顯的作用,對于促進醫療事業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葉祥旺.鹽酸胺碘酮注射液與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對比[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6:58-59.
[2] 程杰.胺碘酮聯合穩心顆粒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02:30+61.
[3] 張麗娥.胺碘酮與利多卡因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8:149-150.
[4] 鄧德民,周樂.胺碘酮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臨床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2:32-33.
[5] 彭超敏.胺碘酮與利多卡因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