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超玲
摘 要:在新醫改背景下,對于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旨在通過強化內控管理,實現醫療單位的降本增效。公立醫院是基本醫療保障單位,要想更好的發揮其公共醫療服務作用,需要重視加強成本管理,通過成本管理推動公立醫院完善內部管理體制機制。公立醫院通過實施成本管理,可以從成本效益角度出發,實現對醫療資源的最優化配置,能夠有效的降低醫療成本,減少醫療資源浪費,發揮資源效益為更多患者服務。本文就新醫改下公立醫院成本管理進行探析,通過分析公立醫院成本管理中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公立醫院? 成本管理? 研究
一、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公立醫院自身發展需要。為了全面深化醫藥體制改革,我國衛生部聯合多部門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提出要取消藥品加成,這意味著公立醫院將要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來進行補償,其中公立醫院80%的費用需要通過醫療技術服務提供,10%的費用由國家財政提供支持,剩余10%的費用由醫院財政控制實現。公立醫院補償制度的變革,使得補充方式由原來的三種變為兩種,這導致了醫院管理模式的轉變,即由收入管理向成本管理轉變。公立醫院的費用補償具有一定制約因素,伴隨著醫療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化,醫療服務成本也逐漸上升,因此公立醫院需要重視通過加強成本管理,以實現降本增效。
第二,新醫改的要求,公立醫院是具有公益性的一類醫療組織機構,這要求公立醫院既要注重經濟效益又要注重社會效益。公立醫院應以患者為中心,不斷優化服務流程,規范醫療行為,將醫療服務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在確保收支平衡的同時體現公益性,緩解患者的問題。為了貫徹落實新醫改要求,公立醫院應重視完善內部財務管控機制,提升成本管控質量。
二、公立醫院提升成本管理水平的有效對策
(一)構建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
公立醫院通過成本核算可以將運營過程中各科室產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并計算出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對于公立醫院成本管理較為重要。公立醫院加強成本核算應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明確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超出支出界限的不予支出,在成本支出時需要按照開支范圍和用途對費用的列支進行處理;第二,重視實施定額管理,公立醫院可以根據各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限額標準,對于醫療儀器設備、常用設備等領取使用明確限額,超出限額后需要向主管科室申請領用,經審批同意才能再次領取使用,通過加強定額管理,可提升醫療資源利用率。
(二)重視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精細化
1、保證基礎數據科學性
公立醫院財務人員在基礎數據產生時應注重核實數據的真實有效。首先,醫院財務入賬時應以我國新政府會計制度和內控制度為依據,確保及時、合理、規范入賬。其次,費用分攤合理性,主要表現在醫院的水電等費用分攤,當前仍有部分醫院采用傳統的費用分攤方法,根據面積和人員分攤到各科室,這種分攤方法缺乏合理性,如部分科室含有大功率設備,此種分攤方法導致水電實際損耗與部門實際存在出入,因此在費用分攤時,公立醫院可以選擇排除大功率設備,對基本費用進行分攤。
2、重視材料管理
公立醫院應重視材料引進、使用等環節管理細化。首先,規范材料引進流程,醫院科室需要采購材料時,應先提交可行性報告,報告由科室負責人完成,報告要對本科室材料費的成本控制做出明確承諾,報告完成以后需要提交公立醫院院長審批,然后由相關核算部門對材料采購的效益性進行核算;同時材料采購過程中,要明確各科室、負責人的責任,將權責細化到人,遵循“誰采購、誰領用、誰負責”的原則,材料引進、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及時究責。其次,規范材料領用,公立醫院要對各科室的庫存材料持有量嚴格控制,以免造成閑置或者浪費,如留置針的使用,可以分析計算科室收費數與留置針領用數的比例,確保材料合理領用。最后,手術材料的管理,公立醫院手術材料具有高價值、種類多的特點,因此管理應尤為重視,可以對手術材料設三級庫進行管理,每一個手術間單獨核算,由巡回護士管理,根據手術需要辦理材料進出庫手續。
3、科學管控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是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保證資產管理科學性。在固定資產采購之前,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明確固定資產的投入與產出比,確保資產購買的可行性,可以采用本量利分析法,計算固定資產投入所需要的保本業務量,同時根據醫院周邊的病源情況,預測能否達到預期業務量,通過科學核算固定資產投入成本效益,可以避免無效成本投入。在固定資產購買后,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應做好資產的優化配置,以及動態跟綜工作,確保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合理性、規范性,以實現固定資產的最大使用效益。
(三)重視搭建成本管控一體化平臺
在新形勢下,大數據、云服務等技術的日益成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作為公立醫院應重視提升信息化水平。雖然從短期看,可能會造成一定成本投入,但是有利于發揮長期經濟效益。公立醫院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臺,可以實現對人、財、物的集中化管理,可以對業務流程進行簡化,推進醫療和管理的高度融合,實現醫院各科室數據信息的實時共享,可以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第一,建立核算平臺,公立醫院可以引入新系統,并實現與原有系統的深度融合,以實現各系統之間數據的實時共享,保證各科室財務數據信息的一致性,如可以引入HIS系統、成本核算系統、固定資產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預算管理系統等,借助信息化系統,公立醫院可以對各科室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利用,消除大部分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第二,推進財務自動化,公立醫院應致力構建智能化財務體系,減少工作人員的參與,以提升財務數據準確度;同時應注重推進財務管理人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戰略型轉變。
(四)重視成本預算管控
公立醫院通過預算能夠挖掘成本管控的潛力,有效控制成本耗費。公立醫院加強成本預算管控,需要重視搭建現代化的管理體系,促使成本預算管控向精細化轉變,在編制預算時要做到盡可能的全面預算,凡涉及資金活動都必須有預算,遵循無預算不支出原則;預算編制制定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基礎公用成本、職工發展成本、醫院發展成本的有機統一,實現科學分配。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是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以公益性醫療服務為主要辦醫宗旨,在解決醫療保障問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公立醫院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實現醫院的降本增效,以最小的醫療資源投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緩解廣大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醫療費用日益上漲,這不僅增加了患者醫療負擔,也使得醫院的醫療服務成本投入相應增加,鑒于此,公立醫院應重視強化成本管理,發揮內源動力,通過實施科學的成本管控手段,有效降低醫院的無效支出和成本損耗,從而降低醫療服務成本。公立醫院具有公益性特點,應積極發揮為患者提供基本醫療保障的職能,創新內部管理模式,以保障公立醫院長效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鳳明.新形勢下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研究現狀與展望[J].財會學習,2018,208(3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