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區(qū)教育廳及時布置防控工作
本刊訊(記者 歐金昌) 自治區(qū)黨委教育工委、自治區(qū)教育廳多次就新冠肺炎疫情召開會議,并印發(fā)了多個文件布置疫情防控工作。右圖為2月1日,委廳召開全區(qū)教育系統(tǒng)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確保開學安全電視電話會議。
玉林教育系統(tǒng)“五線聯(lián)防”抗擊疫情
本刊訊(通訊員 鐘 嬋) 玉林市委教育工委、玉林市教育局采取“五線聯(lián)防”工作法,通過一線指揮、一線排查、一線宣傳、一線值守、一線防護,引導全市教育系統(tǒng)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教師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為全市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左圖為玉林市教育系統(tǒng)黨員干部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工作。
天峨縣為中小學校進行全面消毒
本刊訊(通訊員 羅正敏) 河池市天峨縣在春季學期開學前,對全縣各中小學校、幼兒園的校園進行了多輪全面消毒,確保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安全。此外,該縣教育局要求各校班主任充分利用班級微信群,采用“姓名接龍”的方式對學生每天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查并匯總上報。圖為天峨縣相關工作人員在校園各處噴灑消毒液。
網(wǎng)絡直播布置疫情防控工作
本刊訊(通訊員 黃 勛) 如何讓國家相關的疫情防控政策及時傳達給學生?如何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關注度?在疫情防控關鍵階段,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的領導想到了網(wǎng)絡直播。左圖為2月3日晚上8點,該院院長農克忠通過手機直播方式,向學生傳達防控疫情的具體要求,直播同時在線人數(shù)近2 500人。
蒼梧縣教育系統(tǒng)為抗擊疫情組織捐款
本刊訊(通訊員 蘇夢椿) 梧州市蒼梧縣教育系統(tǒng)以自愿為原則,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積極為抗疫工作捐款。目前,該縣教育系統(tǒng)共募集到善款40多萬元,這些款項一部分將捐給蒼梧縣紅十字會,另一部分將通過共青團蒼梧縣委捐到共青團自治區(qū)委員會,全部用于抗擊疫情工作。圖為該縣教育局工作人員帶頭捐款。
靈山縣多種舉措確保“停課不停學”
本刊訊(通訊員 陳永昌) 延遲開學期間,欽州市靈山縣教育局認真貫徹上級指示精神,第一時間制訂計劃,為全縣24萬多名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xiàn)“停課不停學”目標。該縣教育局要求各校指導家長和學生充分利用國家網(wǎng)絡云課堂、自治區(qū)教育廳數(shù)字電視“空中課堂”專用頻道,督促孩子在家自學。圖為靈山縣新星小學的一名學生在家收看“空中課堂”。
柳州一小學研發(fā)“疫期成長”課程
本刊訊(通訊員 鄭梅麗) 疫情防控期間,柳州市雀兒山路第二小學開發(fā)出了一門新課程——“疫期成長”課程,按低、中、高三個年段設置了“疾病與健康、語言與人文、數(shù)學與邏輯、科學與技術、社會與文化”五個模塊。各年級圍繞小專題學習目標,整合相關的學科基礎課程,通過任務單驅動方式,讓學生以家庭為單位開啟“居家學習”模式。圖為該校學生在家制作的疫情防控“微海報”。
桂林某小學開發(fā)應對疫情心理輔導課程
本刊訊(通訊員 李彥暉)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桂林市崇善龍光小學推出了一門“夾豆豆”心理輔導課程,由各班主任通過網(wǎng)絡平臺推送給家長。該課程以親子游戲的方式展開,能夠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及家長緩解心理壓力,讓學生的家庭生活變得更和諧、更有意義。圖為該校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夾豆豆”課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