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教學中我們習慣于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那么,在學校辦學實踐中二者的關系又該是怎樣的呢?南寧市民主路小學堅持“恒本教育”辦學思想,明確提出了“雙主體”概念,將教師和學生同時作為有待培養、培育的主體,通過實施研修育師工程和樹人育青工程兩大系統工程,引導師生雙方在“民主·多彩”的課堂文化中、在校外5-0.5社會綜合實踐課程中、在校內學科融合主題實踐課程中實現融合發展。這樣的育人模式創新,始于2011年,經歷了在探索中實踐、在實踐中完善的過程,并將在持續不斷的實踐中繼續完善、發展。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質量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民族未來;學校應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以“四有好老師”標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深化關鍵領域改革。南寧市民主路小學的研修育師工程是一個學校層面的教師隊伍培養系統工程:該校每一個教師從進入該校的第一天起,便開始接受學校系統的培養;學校以“四有教師”為教師培養目標,用一系列相互交融且逐層遞進的培養培訓項目支撐教師的專業發展,引導教師先后經歷新進教師、合格教師、成熟教師、卓越教師四個發展階段,最終實現師德與師能的全面提升。該校的樹人育青工程則是一個面向全體學生的育人體系,它融合“五育”,力圖通過“課堂·課程”實踐育生、“趣味+傳統”月運會、“金色社團”特長人才培養三種途徑,構建學校立體育人環境,致力于培養具備康德智能、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本期專題,我們將走進南寧市民主路小學,體悟該校的雙主體三融合育人模式。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