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表現力是從事音樂表演者必須具備的能力,鋼琴素有樂器之王的美稱,音色美妙通過多彩的和聲能展現美輪美奐的音樂。鋼琴音樂表現力通過演奏者對作品的詮釋和情感發揮得以表達。鋼琴演奏要想準確通過琴聲表現音樂,必須具備一定的演奏技巧,但僅有技巧不注重音樂表現會失去藝術的價值,鋼琴學習中必須處理好技巧訓練與音樂表現的關系,實現技巧與表現的統一。
【關鍵詞】鋼琴演奏;技巧訓練;音樂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5-0054-01
【本文著錄格式】張君良.鋼琴學習中的訓練和音樂表現相關性[J].北方音樂,2020,03(05):54,59.
鋼琴演奏是技術性較強的藝術,出現了各種技術訓練方法,技術是音樂表現采取的手段,單純追求技術訓練忽視音樂表現會失去鋼琴音樂的價值,技術以表現音樂為目的,鋼琴是精密復雜的樂器,演奏者想彈奏出美妙的音樂,必須具備一定的演奏技巧,演奏者使用不同的演奏方法,要能自如地控制強弱速度,才能實現表現音樂的目的。演奏者要有技術的基本,有用感情發掘隱藏在樂譜中的音樂內容的能力,更好地表現音樂思想情感,鋼琴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處理好技巧訓練與音樂表現力的關系,這是使學生成為成功演奏者的關鍵。
一、鋼琴技巧訓練概述
鋼琴技術訓練是進行扎實的基本功訓練,是對手指、手臂靈活度的訓練。技術訓練需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在學琴的不同階段技術訓練的時間強度不同。學琴初級階段,應以十指靈活性練習為主,學生初學鋼琴,手指訓練十分重要。學生初期所學曲子短小,音樂性不強,有必要配合一些小樂曲練習,防止學生練琴感到枯燥。學琴中級階段學生的基本功得到一定的積累,向高級階段過渡期基本功訓練更加重要,應適當加強訓練強度,在練習曲的速度上有所提高。應注意樂感的培養,可練習一些中型的中外樂曲,鞏固學生的基本功。學琴高級階段學生掌握了扎實的基本功,初步具備了完成技術性樂曲的能力,可適當減少單純的基本功訓練。不同樂曲中有不同的技術難點,可以逐個攻克技術難點,避免枯燥的練習基本功。
樂曲中常見的標識樂句起止的符號是弧線,應區分樂譜中句法連線與演奏法連線,演奏前明確意識,句法連線往往采用大弧線,使句子更加連貫。演奏法連線作用相當于跳音。兩種弧線在樂曲中的運用各有特色,器樂曲華彩段是器樂作品中經典的部分,是鋼琴即興自由表現技巧的段落,鋼琴家可以通過華彩段盡情發揮自己的演奏才華,演奏者要首先確定節奏,準確清晰地把握分句特定節奏段,演奏時應有力度變化自然,自由延長在旋律結構中具有重要作用,把握好分寸才能使音樂具有完整性。
二、鋼琴演奏音樂表現力
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音樂表演藝術需要表演者在將無聲的譜稿通過自己的理解表現傳達,不同的演奏者對同部作品處理不同,欣賞者的觀賞角度不同,演奏者從事音樂表演活動表現方法形式構成音樂表現力,鋼琴教學中音樂表現力包括音樂感知能力,體驗力與想象力[1]。
音樂表現需要演奏者感受音樂,對音樂有不同的表現能力,要對音樂有正確的理解需要對音樂有分析感知能力,音樂分析能力在平時學習中積累,音感能力是學琴者天生具備的樂感經過演奏實踐逐漸形成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傾聽思考,與琴友交流,培養學生的表演興趣。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廣泛興趣,讓學生聆聽歌劇,室內樂等其他音樂形式,學琴者可以通過其他音樂形式引起興趣,更加全面了解音樂,促進對音樂的認知。培養音樂感知能力,可以在鋼琴演奏中更好地表現音樂。鋼琴教學中要注重視聽觸覺三個維度訓練學生感知音樂的能力,加強視奏能力的培養,協調肢體,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
音樂的體驗能力是對作品深入挖掘的前提,實踐體驗方式包括資料查閱,音樂會觀摩,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教師可在布置樂曲前讓學生下載試聽,在練習時較快進入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文章,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等,更好地理解作品思想。通過聆聽演奏家的演奏感受同一作品不同鋼琴家的個性處理。音樂家進行創作需要體驗,不體驗無法找到作品的靈魂。
音樂學習非公式化學習,豐富的想象力會激發演奏者的演奏熱情。藝術想象力培養尤為重要,在教授學生時要引導學生進行音樂鑒賞,如講解鋼琴曲《保衛黃河》,用拍攝到的雄偉壯觀的黃河圖片讓學生欣賞,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找到演奏作品風格方向。鋼琴演奏中豐富的想象力可經后天的培養,音樂想象力的培養的短期難以見效,應在鋼琴教學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學生開拓想象力,如中國樂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陜北人民解放后歡天喜地的場面,感受軍民同慶的喜悅。
三、鋼琴技巧訓練與音樂表現力的關系
(一)技巧訓練是鋼琴演奏的基礎
鋼琴學習中每首成熟的曲目都有自身的力度、音色等要求,通常具有較難的技術片斷,完成音樂作品必須具備一定的演奏技巧,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技巧訓練,技巧是豐富的表情調色板,具備一定的技巧學習鋼琴作品時,演奏者有更多的注意力進行音樂表現。
手指基本功的技巧訓練貫穿鋼琴學習過程,手指干凈獨立的跑動訓練,音階、八度等各種音型訓練都是需要要求學生訓練的課題,常用的教材有《施密特鋼琴練指法》等,斷奏、聯奏奏法的要領,每種奏法可分為多種情況,如何用不同演奏方法獲得相應的音效是學生訓練的目標。連奏是歌唱性奏法,初學者往往難以掌握。和弦奏法要整齊,如右手演奏和弦往往突出高聲部旋律音,通過訓練讓學生逐步達到自如控制各聲部力度層次。
(二)音樂表現力是鋼琴演奏的目的
鋼琴藝術本質是通過演奏表現音樂抒情,表現音樂是鋼琴演奏的根本目的,表演是二度創作,必須融入感情,否則不能成為鋼琴音樂藝術,只能是技巧的堆砌。優秀的鋼琴家都是認真演奏作品,深刻理解原作曲者創作意圖后,再融入自己的演奏風格[2]。
不同體裁的音樂做需要用不同的聲音奏法表現,鋼琴演奏者學習音樂作品要了解相關的人文背景,分析作品的情緒等,如演奏巴赫作品時,其所處時代鋼琴力度變化不豐富,共鳴較現代鋼琴弱,作品通常以斷奏等裝飾音豐富作品表現力。演奏巴赫作品要充分考慮時代特征,彈出淡雅清晰的聲音。浪漫時期的鋼琴音樂大膽突破古典主義時期的共性作曲手法,善于用幻想手法表現其思想情感,在演奏作品中應注重個性風格。
音樂作品是通過作曲家在特定時期背景下的產物,作曲家利用音樂表述內心世界,創作時往往用特殊的手法表現創作意圖,如音符,結構,各種力度等提示,學習作品時要充分分析音樂,認真讀譜,表現出樂譜中的各種術語等,正確表達作曲家在音樂作品中表達的心境。演奏者理性分析作品后可以使演奏服從音樂表現,只有對音樂理解演奏才能打動聽眾。
(三)技巧訓練與音樂表現力的辯證關系
技巧是鋼琴演奏的基礎,良好的鋼琴演奏技巧是準確表達作品內容的重要手段,僅有技巧不注重音樂表現只能是蒼白的聲音堆砌,有人認為內心有音樂演奏時就能演奏出相應的效果,其實非也,鋼琴藝術沒有基本技巧掌握難以表現出音樂的意境。具備一定技巧學習鋼琴作品時,判斷某個作品的類型,如抒情性或激情性等,根據音樂特性采用相應的觸鍵方法,才能更好的表現音樂。
鋼琴演奏學習中,應將技巧訓練與音樂表現相結合,根據情感需要控制聲音力度變化,將聲音轉化為獨特的情感體驗,才能打動聽眾,使聽眾產生更多共鳴,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注重音樂表現,學會將音樂表現與技巧融合,使技巧訓練與音樂表現同步前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周龍慧.鋼琴演奏技巧對于音樂表現的重要作用與訓練對策[J].黃河之聲,2019(10):31.
[2]許晶晶.淺論鋼琴演奏技巧與音樂表現[J].北方音樂, 2019,39(1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