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科科 王芳
摘 要:在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中,存在實驗室建設不合理、儀器設備管理不到位、實驗室人員配置不足、實驗室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參與實驗人員安全意識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意識、手段落后等問題,埋下安全隱患,影響到實驗室整體管理水平。為降低實驗室事故發生率,高校應增加資金投入,建設現代化實驗室,加強儀器與設備的安全管理,加強實驗隊伍建設,提升試驗人員安全意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構建安全綠色實驗室。
關鍵詞: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策略
在醫學類高校教育中,實驗室是教學的重要場所,無論是醫學類專業,還是護理類專業,實踐與理論都是并重,在實驗室中,學生能夠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動手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讓認知與學習達到統一,從而更深刻的理解認識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養,掌握相關技術操作。不過,實驗有著一定的風險,各個實驗中都難免有一些刺激性、腐蝕性或者易揮發、低毒性的化學試劑,對于人體及外界環境都有著一定危害,為了保障實驗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保護學生安全與自然環境,必須重視實驗室安全管理。
1 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分析
1.1 儀器設備與試劑問題
高校一般有著較長的辦學實踐,學校中不少實驗室都是在幾年乃至幾十年前建設的,應用于當前實驗教學中,略顯擁擠,無法達到設備安全操作距離,通風排氣系統及廢液處理設施配置不齊全,埋下安全隱患,再加上,實驗室內不少儀器設施較為陳舊,在經過長期的使用后,儀器老化、損壞,如若沒有經常性的養護,定期檢修,很有可能發生故障,引發安全事故。在醫學類或護理類專業實驗中,常設計一些腐蝕性、易揮發、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試劑,如若不加強對這類藥品的管理,合理分類儲存,貼上危險標識,很有可能引發中毒、火災、爆炸事故等,嚴重危害師生人身安全,損害學校公共財產。
1.2 實驗室人員問題
為了確保實驗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實驗室應該配置足夠的專業試驗人員,加強試驗隊伍建設。但是,在實驗室隊伍建設上,學校重視度并不高,高校實驗人員在薪資待遇上,與授課教師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大大受挫,在實驗室安全管理、儀器設備維護檢修等工作上,互相推卸責任,影響到實驗室管理水平。此外,不少學校的實驗室工作人員,由專業教師兼職,而專業教師已經承擔了教學、科研等職責,在精力、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難免疏忽于實驗室安全管理。再加上,專業教師缺乏專業技術知識,在儀器設備發生故障時,無法迅速排查出故障原因,及時維修,容易埋下安全隱患。實驗室安全管理是一項重工作,但是在實驗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安全意識薄弱,普遍存在不規范行為,以化學試劑取用為例,在取用濃鹽酸、濃硫酸、濃硝酸等強腐蝕性試劑時,未戴防護手套;在取用氯仿、甲醇等有毒試劑時,未在通風處進行;涉及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中,沒有打開排氣系統,而是依靠開窗通風的方式來促進毒性物質外排,這些現象都有可能引發實驗室事故。
1.3 管理制度問題
在實驗室安全管理中,存在不少制度上的問題,具體如下:①安全管理意識薄弱。我國高校實驗室普遍在安全管理上,意識薄弱,管理理念落后,仍在沿用傳統管理模式,實驗室管理人員缺乏學習意識,在引進新型儀器、設備、裝置、試劑后,沒有全面學習這些物質的特性、原理、操作方法、儲存要求、養護方式及維修方式等,導致了安全隱患的出現;②安全管理制度滯后。實驗室安全管理內容繁雜,需要系統性的管理制度作為支撐點,但是,我國在這方面起步稍晚,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內容不夠細化,比如說對于有毒有害試劑的儲存、使用、排放管理,缺乏明確的規則;③實驗室整體管理水平偏低。實驗室中儀器、設備、試劑數量多,管理難度大,各個實驗室的物資數據沒有得到及時統計,無法實現有效管理,很容易出現安全漏洞,導致實驗室事故的發生。
2 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2.1 建設現代化實驗室,加強儀器與設備的安全管理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高校辦學應與時俱進,不斷進步,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應該完善學校各類教學場所的建設,完善教育設施配置,包括實驗室。學校應該基于專業實驗教學需求,增大資金投入,建設標準化實驗室,完善實驗室安全設施配置,根據學生人數增大實驗室面積,并在實驗室內安裝足夠數量的排氣扇、廢液處理系統,實驗樓內建設專門的儀器、裝置、試劑儲藏室,各種設施、試劑分類儲存,合理擺放,實驗開始前,由實驗室工作人員根據學生人數提前準備好實驗器材與試劑。同時,加強對于實驗室的維護管理,打造現代化、信息化實驗室,及時更新實驗室器材、試劑配置信息,加強對于儀器、設備的養護管理,做好日常養護工作,定期檢修、校正、更換故障零件,確保儀器設備的長期、安全使用,并且將每一次的養護、檢修信息記錄到實驗室設施管理平臺上。
2.2 加強實驗隊伍建設,提升試驗人員安全意識
為了全面提升高校實驗教學質量,應該打造高素質專業實驗室管理團隊,確保各項實驗室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展開。在現代化實驗室建設過程中,學校應該根據實驗室數量、實驗教學需求,聘請高素質實驗室管理人才,明確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地位,遵循“同工同薪”原則,給予實驗室工作人員與授課教師相同的薪資、獎金、福利,增強其團體歸屬感,吸引更多的熱優秀人才加入學校實驗室大家庭,同時,采取量化管理模式,多勞多得,賞罰分明,對于實驗教學有突出貢獻或者有較高成就的實驗室人員,予以獎勵,合理評估其工作績效,構建以績效為核心的薪酬管理制度、職稱評定制度,提升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督促其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升專業素養,實現人生價值。在此過程中,學校應該給實驗室人員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其提供外出學習、進修的機會,提升其技術水平,同時,加強安全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識,定期進行考核,通過考核者,才具備工作人員應有的隨意進出實驗室、動用實驗器材及試劑的資格。
2.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構建安全綠色實驗室
建立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于試劑與耗材、儀器設備及水電等安全隱患的管理,明確管理重點,細化管理規章制度。比如說,在試劑與耗材的安全管理上,明確其采購、儲存原則,化學試劑儲存、擺放由專人負責,分類儲存,易燃易爆物品儲存與低溫通風庫房中,有毒有害試劑施行雙人保管領用制度,學生使用前進行安全教育;在儀器設備管理上,日常養護,定期檢修,有效排除安全隱患,存在一定危險性的設備,比如說烘箱、壓力滅菌鍋,使用前對學生進行安全使用教育。加強對于實驗廢棄物的管理,以廢氣液為例,需進行回收處理,在實驗室中配置各類酸堿實際回收桶,貼上標簽,學生實驗后根據廢氣液性質道倒入專門的回收桶中[5]。同時,應該貫徹綠色實驗室建設理念,在實驗過程中,鼓勵學生改進實驗操作,使用其他試劑替代原有試劑,來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身體力行保護我們所生存的大自然。
3 結語
高校是為社會培養高質量人才的搖籃,而高校實驗室則是創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孵化基地。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教育水平不斷提升,高校招生規模隨之擴大,原有的實驗室及設施已經無法滿足實驗教學需求,而且由于生源的增長,實驗室中儀器設備、試劑等被頻繁使用,所產生的排放物也大幅增長,實驗室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為了提升高校實驗教學質量,確保實驗室安全使用,學校應該正視當前實驗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完善教學設施、教學人員配置,建立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實驗參與者的安全意識。
參考文獻
[1]喬麗娟,李建華,朱德銳,等.關于對醫學院實驗室工作的一些思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7):2857-2859.
[2]張珊珊,莫梅,任萌,等.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9,22(04):224-226.
[3]劉麗艷,杜光玲,張宏馨,等.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引發的思考及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08):282-285.
[4]趙棟,孟開元,江南,等.淺析基于信息化平臺的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構建[J].中國檢驗檢測,2019,27(04):49-50.
[5]趙麗娜,趙倩.高校工科實驗室管理機制研究——以曲阜師范大學工學院為例[J].電子技術,2018,47(07):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