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講述理論性的音樂知識,還要對學生的審美素質進行有效地培養,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從音樂知識出發,對音樂背后所蘊含的創作情感以及創作思路進行深入研究,凸顯高校聲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當前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中向學生滲透審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一定要對自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進。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學;審美教育;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3-0164-02
【本文著錄格式】杜雪.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有效途徑[J].北方音樂,2020,02(03):164-165.
審美教育是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逐漸被人們所關注的音樂素養培養模式,在當前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中,教師一定要對育人目標和教學目標進行不斷創新和補充,以培養學生較為完善的審美能力為主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教師要將審美教育和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有機融合,將審美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環境中,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進行全方位地培育,從而凸顯高校聲樂教學課堂的教學價值和教育作用。
一、審美教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內涵
(一)審美教育的內涵
審美教育屬于人文教育的特征,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藝術形式的美好形態來對藝術背后的價值進行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從音樂的情感世界出發,加強對這種藝術形式的認識[1]。在審美教育中,需要學生根據自身的天性以及獨特的眼光來對整個藝術形式進行全面的評判和分析,并且在審美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需求會得到充分的滿足,學生也會在審美的過程中感受到來自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在當前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中,教師一定要著重對學生的審美進行培養,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發揮自身獨特的學習思路和學習見解。
(二)審美教育和高校聲樂教學的關系
在高校聲樂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了教師在教學課堂中應當對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對歌曲背后的美感和創作情感全面欣賞,學生還要對歌曲伴奏和旋律進行全方位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習感受。高校聲樂教育是我國音樂基礎教育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聲樂基礎是學生后續音樂學習的重要基石,因此在當前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著重向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使每個學生都具備良好的聲樂基礎,再配合一些表演技巧和音樂,使學生的藝術水平能夠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在當前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中向學生進行審美滲透,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個性來進行聲樂學習,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有利于減少學生學業和生活所帶來的壓力,從而凸顯高校聲樂教育價值。
二、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意義
在當前大部分高校的聲樂教學課堂中,審美教育已經成為一項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在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中進行審美教育的教學價值和教學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在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審美觀念,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歌曲的節奏以及歌唱的形式全面的表達內心的情感,學生在前期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全方位地理解存在于歌曲中的創作背景以及創作情感,教師在聲樂教學課堂中所運用到的教學歌曲,每一首歌曲都蘊含著較為豐富的創作情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引發良好的情感共鳴,學生能夠將在學習歌唱時所受到的啟發,應用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2]。在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講述基礎性的理論知識,還要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培育,使每個學生可以成長為合格的音樂人,雖然這一教學目標看似簡單,但是想要完成確是十分困難的,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目標進行精準定位,創新自身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對音樂作品進行全方位的鑒賞,聆聽音樂中的情感訴說,在后續演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能夠將自己所收獲到的情感運用于表演中,使學生的表演更加豐富和情感化。綜上所述,在當前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中滲透審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學生音樂素養和人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三、高校聲樂教育中滲透審美教育的途徑
(一)在表演技藝中培養審美意識
在高校音樂課程教育中,在聲樂教學課堂中都離不開對學生表演技巧的培育,因此為了使學生可以具備良好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教師可以將審美教育融入到對學生表演技藝的培養中,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將審美意識和自身的形態進行有效結合,從而使學生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聲音是聲樂中主要的表演要素,在高校聲樂教育中,一些學校紛紛設立了培養學生聲音的課程,教師可以將審美教育滲透到這一課程中,培養學生聲音的美感[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向學生講述一些正確的發音技巧,當學生掌握了基礎性的要領之后,再教授學生辨別聲音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夠了解花腔和混合聲區的唱法以及應用的原則,例如教師可以選取《黃河大合唱》這首歌曲來進行教學,讓學生運用美聲唱法以及民族唱法來進行表演,在學生表演之后,教師要向學生提問哪一種形式的演唱風格更能打動自己,并且在演唱過程中有什么感受,學生在對音樂作品進行自主思考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對整個音樂作品的賞析,學生可以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形成自身獨特的見解,在無形之中助學生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
(二)在詞曲賞析中感受美
在音樂歌詞中有許多的語句都是代表了創作者非常濃厚情感的,學生在對這些詞曲進行賞析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來自于作者的創作情感,因此教師在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中滲透審美教育時,可以讓學生在賞析詞曲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音樂的美感,例如在教學《在水一方》歌曲的賞析時,本身這首歌曲就有一定的古風,詩句也是非常優美的,學生能夠在賞析的過程中感受到古詩詞的美,使學生可以全方位地了解這首歌曲中所表達的意境,不斷地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在聲樂表演中升華審美教育
聲樂表演是音樂的一種形式,良好的聲樂表演可以將音樂中的情感以及美感帶給觀眾,教師在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中可以通過聲樂表演對審美教育進行升華,在聲樂表演中學生的聲音美感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樂器的配合,能夠給聆聽者帶來不一樣的盛聽享受,這就需要教師在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中開展樂器教學活動,展現聲樂的藝術感染力。例如在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入歌劇《秋子》來讓學生進行賞析,教師在對歌劇進行簡單介紹之后,要讓學生根據自身所學習到的知識來選擇恰當的表演方式,學生需要根據自身對這個歌劇的理解來選擇恰當的樂器來展現情感豐富的表演舞臺。在做好準備工作之后,教師還要讓學生注重表演過程中的著裝,根據人物的情感以及情節的變化來進行服裝的選擇,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自身的審美能力來處理每一個表演細節,無形之中,學生的審美能力會得到有效鍛煉。
在高校聲樂教育課堂中,教師一定要向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凸顯高校聲樂課程素質教育的特征,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思路以及審美能力進行有效地引導,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特點來對音樂作品進行全方位的賞析,不斷地提高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董雷.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幾點思考[J].大舞臺,2015(11):216-217.
[2]趙喆.音樂教育如何滲透審美教育[J].戲劇之家,2018 (22):174-175.
[3]鄭斌.論高校鋼琴教學中如何滲透音樂審美教育[J].北方音樂,2016(11):202-203.
作者簡介:杜雪(1989—),女,河南商丘人,周口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聲樂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