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歡歡 周超勇
摘 要:博物館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是旅游發展的重要載體,又擔負著歷史文化遺產的收藏、研究、傳播的艱巨任務。而優秀的文化創意產品,是了解一個博物館歷史文化最輕便的載體。因此,貴州省博物館近年來堅持秉承“將文物帶回家”的文化傳播理念,深入發掘館藏文化資源,鼓勵引導各方積極參與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與研發,積極探索貴州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路。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與開發
1 貴州省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與開發現狀
1.1 貴州省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發展歷程
貴州省早期建成的博物館面臨館舍陳舊、設備老化、展品單一的問題,所以近年來貴州省博物館進行了舊館改造重建工程,并于2017年9月建成新館。貴州省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在新館開館時才同步啟動,因此目前貴州省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與經營還處于起步、探索、培育的發展初級階段,基礎相對薄弱,整體水平較低,與發達國家的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早期,貴博文創展示區僅有100平方米,所展示的產品質量較差、種類單一,主要是貴州省博物館委托部分企業開發的書簽、筆記本、明信片等一些常見的普通紀念品。此類產品缺乏創意于特色,與展品文化內涵聯系不強。后期,貴州省博物館在認真分析國內外博物館開發文創產品的經驗后,嘗試將貴州本土的文化、歷史和文物的特征與產品相結合,設計與開發出一系列集人文雅致與創意美觀于一體的文創產品。同時,貴州省博物館在文創產品研發中探索創新“合作”“自創+合作”的工作模式和機制。到2018年底,貴州省博物館已擴大文創展區,并與省內外多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發文創產品。
1.2 貴州省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目前存在的問題
雖然目前貴州省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良好,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
首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存在弊端。一方面,由于經營經驗與經費不足,以及缺乏對設計策劃環節的關注,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與開發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另一方面,惡性循環的文創產業結構導致廉價的、缺少地域特色的文創產品屢見不鮮,無法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其次,對于文創產品的設計創新仍不具備能動的反應機制,往往許多產品只是對文物實體按比例簡單復制,不能反映貴州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和時代特色;最后,博物館并沒有針對不同的文創產品制定出適時的營銷方案,后續服務也不到位,導致文創產品產業鏈不完整。
2 貴州省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與開發策略與模式
設計、理念、精神、心理享受、增值服務等非物質產品構成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從貴博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歷程來看,可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產品優化:
2.1 挖掘民族文化資源,深化區域性文創產品設計
貴州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可用于文創產品設計開發的元素廣泛而復雜。就以體現傳統手工藝技術為特征的產品來說,就有蠟染產品、刺繡產品、布藝產品、金屬工藝產品等。此類產品歷史悠久,本身已經是一種區域性民族文化符號。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和市場經濟進程的加劇,以及在傳統手工藝品與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價值觀念存在巨大差異的情況下,單純依靠手工技藝的傳承已經逐步被淘汰,或曲高和寡或少人問津。因此,貴州省博物館審時度勢,依據地域文化特色或城市未來發展方向有目的探索文創產品的創新出路。
以貴州省博物館制作的黑亮布工藝文創產品為例,設計師將2000年貴州赫章可樂發現的戰國墓葬中挖掘出的代表性文物上的裝飾紋樣,與貴州少數民族“亮布”這種特殊工藝相結合,開發出筆記本、手包、鼠標墊等一系列集美觀性與實用性為一體的手工布藝制品。如此,既傳播了優秀的少數民族技藝,也踐行了貴博“將博物館帶回家”的宗旨。
另外,根據貴州區域鮮明的文化特色,抽取出值得游客回味的文化元素,并將其形態化后,整合融入一組文創產品之中,可以形成游客對于貴州本地民族文化系列化、系統化的印象。以貴州省博物館與圖話黔城合作推出的一套館藏文物結合民族娃娃元素的手繪明信片為例,設計師根據貴州省博物館的藏品東漢銅車馬、胡氏貴州龍、徐悲鴻奔馬立幅圖等,讓民族卡通形象和館藏文物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在繪畫技法上,設計師采用鋼筆水彩畫法,將人物刻畫的細致入微。另外輔以水彩畫法,將新與舊的質感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一組精心設計的明信片完成了現代和遠古、民族和時尚、傳統和科技的融合創新。
2.2 利用網絡技術,探究互聯網模式下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發展
在當前互聯網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構建博物館文創產業平臺,將進一步實現文創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交互。因此,貴州省博物館文創產業也與時俱進,注冊了“貴博文創”品牌,并對博物館相關包裝進行專門設計,并建設博物館文創平臺及網絡銷售平臺。建立文創平臺和網絡銷售平臺一方面可以拓寬營銷渠道,為提升貴州省博物館館文創產品生產加工能力、輔助產品運營推廣等提供助力;另一方面也給了貴州從事文創產業方面工作的青年搭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舞臺。
3 結語
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與開發之路,最終還需回歸文化本質。既要做到尊重其文化發展背景和文化存在的生活方式,又要合理運用現代創意設計理念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現代人的審美觀念相結合。同時,也要注意規劃與實踐好文化創意產業鏈的各個步驟,確保其合理運作。
參考文獻
[1]單延芳.貴州省博物館旅游開發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5,(03):23.
[2]鐘蕾,李楊.文化創意與旅游產品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