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 齊杰
摘要:為提高不合格品審理水平,促進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及產品質量的提升,根據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結合質量管理相關理論方法,對不合格品審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對策,為企業不合格品審理及質量管理實踐提供參考。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ial level of nonconforming products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and product quality of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SO9001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quali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ial of nonconforming produ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trial of nonconforming products and the practice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關鍵詞:不合格品審理;質量管理;質量分析;質量改進
Key words: trial of nonconforming products;quality management;quality analysis;quality improvement
中圖分類號:F273.2?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9-0036-02
0? 引言
對制造企業而言,只要有產品就難免會出現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的出現、流出、使用不但給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導致不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對不合格品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中明確要求:組織應確保對不符合要求的輸出進行識別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預期的使用或交付。不合格品管理通常包括對不合格品的識別、隔離、審理、處置、控制等活動。不合格品審理作為不合格品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在推進持續質量改進、提高產品質量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此,各行業的專家技術人員對不合格品管理工作做了相關的分析探究,劉建才[1]對軍工產品不合格品審理中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和建議。陳顯調[2]對民用飛機不合格品管理問題,重點就不合格品MRB審理方面提出了要求。申萬江,張玉邦[3]對武器裝備不合格品管理方法進行了研究。王孝利,高德亮[4]等針對不合格品管理中的誤區和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整體而言,對不合格品管理方面的實踐研究較多,但對不合品格審理的研究較少,本文對不合格品審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對策,可為企業不合格品審理提供實踐借鑒。
1? 不合格品審理的重要性
1.1 提升產品質量
產品質量是企業保證市場占有,提高客戶滿意度以及持續穩定經營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創造效益和價值的基礎。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建立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來促進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在企業的質量管理活動中,主要依據質量體系文件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開展不合格品審理工作[5,6],不合格品審理包括對不合格現象和問題的確認、根因分析定位、處置、預防等,通過對不合格品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并預防不合格品的出現,對提升產品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1.2 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不合品的審理涉及流程文件的制定、質量問題的分析、質量改進的實施等諸多方面,產生不合格的原因因素也是復雜多樣,涉及設計開發因素、物料因素、工藝因素、制造因素等,通過不合品的審理可以促進流程制度的完善,提升產品設計及制造能力,從而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
2? 不合格品審理典型問題
2.1 不合格信息項不完整
不合格單作為不合格品信息反饋傳遞的介質,其表單中設置的信息項不完整,不能完整清楚的體現出所需要的信息,是一種“不知不覺”的隱性問題。不合格單中設置的信息項不完整,會直接影響不合格品審理的效率,同時也會關聯影響到對不合格品原因分析、糾正預防、判定處理及后續的改進追溯等。
2.2 不合格提報及描述問題
不合格品的審理依據的是《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在進行不合格審理時常出現不符合流程文件提報條件的不合格單。不合格品控制涉及來料檢驗、制造過程、成品檢驗及客戶端退回幾個環節,在對不合格品進行提報的時候首先要明確不合格發生的環節,提報環節不同,對不合格品處理的方式方法都會有差異。常見的提報問題有信息填寫不完整、缺陷描述不準確、引用的標準不準確、物料的代碼版本信息錯誤、供應商信息提報錯誤、格式內容填寫不規范等。不合格提報的基礎信息描述不準確,會直接影響不合格品的分析處理及管理層的決策。
2.3 不合格根因分析不到位
在對不合格品進行原因分析時,常出現把描述的表面現象當做問題發生的原因,根因分析定位不到位,采取的改進措施不能有效消除不合格,往往會導致不合格品重復出現。例如在濾波器腔體裝配檢驗時,檢驗人員發現諧振桿松動,經測量后發現諧振臺螺紋孔淺,諧振桿松動是問題所產生的現象,直接原因是螺紋孔淺了,其根本原因是機加原因導致的,根因可以是一個或多個,因此對根因還可以進行更進一步的剖析探究。
2.4 糾正及糾正措施不到位
糾正及糾正措施的制定是不合格審理的關鍵環節,對糾正及糾正措施的方案(返工或返修)沒有進行充分的驗證,對驗證后的效果沒有充分評估,使得糾正措施沒有起到改進的作用,不合格品仍然再次出現。同時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定位也關聯到糾正措施的制定,對出現的問題進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點對點的分析,點對點的制定糾正措施,沒有進行系統性的深入分析及制定系統有效的關聯糾正措施,也會導致不合品的重復出現。
3? 不合格品審理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
3.1 流程文件保障
流程文件是進行不合格品審理的依據,針對不合格單信息不完整問題,其主要原因是流程文件中設置的信息項目存在缺失,不完整。因此,企業首先應該制定符合實際需求的流程文件,同時根據實際運行情況不斷的進行改進完善流程文件,對不合格單中的信息項進行更新完善。
3.2 不合格的提報及描述
在進行不合格提報時,首先要清楚理解《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對不合格品進行觸發提報的條件,并不是所有的不合格品都需要提報不合格單。針對不合格提報及描述問題,其原因一方面為人員問題,沒有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提報,對《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觸發提報條件沒有理解透徹。另一方面,一些檢驗標準及圖紙的技術要求的缺失、模糊、不清晰等,導致提報人員填寫時出現描述問題。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對固定的人員進行相關的流程程序文件的培訓,理解程序文件要求,按照不合格品提報觸發的條件進行提報,對不符合觸發提報條件的按照對應的程序文件如《生產過程控制程序》,《返工管理規范》進行處理。同時對相關的檢驗標準及技術要求等進行修正完善,對一些通用的術語描述進行固化、標準化,統一理解,統一認知。
3.3 根因定位
根因分析定位不到位,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員對問題的分析認識不夠深入,缺乏剖根問底的精神及沒有充分利用好相關的方法工具;另一方面,不合格原因涉及多個領域如電氣、結構、工藝、材料、制造等因素,在原因分析時沒有充分發揮不合格審理委員會(MRB)的作用,也是對根因沒有定位到的原因。對人員而言,可以進行相關方法工具應用的培訓提高崗位技能,基于質量管理理論常用的方法工具有5M1E、5Why法、因果圖、頭腦風暴法及相關的質量統計技術等,方法工具的運用有助于原因的分析和根因的定位。原因涉及多因素時,技術問題要從技術方面去分析解決,管理問題要從管理方面去分析解決,充分發揮不合格審理委員會(MRB)中專業人員的作用,從技術方面和管理方面分別進行根因的查找定位。
3.4 糾正及糾正措施的制定
根因的分析定位影響著對糾正措施的制定,對問題發生原因缺乏系統性的深入分析,制定的糾正及糾正措施沒有充分驗證評估,方案著眼于當前的“滅火”沒有起到糾正“防火”的作用,導致問題的復現。在制定糾正措施的時候,首先明確糾正措施應與不合格所產生的影響相適,同時樹立“系統工程”的思維,參照PDCA循環的要求對制定的方案進行充分的驗證,對驗證的結果進行充分的評估后在進行方案的實施。如何能通過對所產生的的問題進行深度剖析提出有效實施對策,同時還能超出解決問題的層次是值得思考的。
4? 結語
不合格品是企業組織都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不合格品審理作為不合格品管理中的一部分,在實際運作中實踐性強,也是一項典型的系統工程,具有整體性、關聯性、層次性、目的性等特征,需要持續的改進完善,通過對流程程序的不斷優化改進、對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工作質量、掌握運用好質量管理方法工具等都有助于質量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提升不合格品審理水平,不合格品審理水平的提升可以促進企業質量管理的水平提升,從而提高產品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建才.軍工產品不合格品審理程序的分析與探究[J].科技與創新,2018(15):60-61.
[2]陳顯調.民用飛機研制不合格品控制[J].科技視界,2015(24):93,99.
[3]申萬江,張玉邦.武器裝備研制不合格品管理方法研究[J].航空標準化與質量,2014(01):26-29.
[4]王孝利,高德亮,孫阿良.不合格品管理中的誤區辨析和應把握的幾個問題[J].質量與可靠性,2014(05):43-46.
[5]朱澤云,范健聰.質量管理中不合格處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工業經濟論壇,2018,05(03):72-77.
[6]韓瑋杰,高菲,孫磊斌,等.航天不合格品審理系統[J].計算機系統應用,2017,26(05):91-96.
作者簡介:潘旭(1986-),男,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質量管理與質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