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婷

摘 要:隨著全球化的縱深發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口譯作為一種不同語言間的交流工具,其重要作用得到進一步凸顯。來源于口譯實踐的釋意理論在口譯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本文結合具體例子分析總結了釋意理論在口譯中的應用及其對口譯實踐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釋意理論;口譯;應用;提升
1 釋意理論概述
釋意理論是一個探討口譯與非文學文本筆譯原理與教學的流派。該理論直接來源于口譯實踐,于20世紀60年代末產生于法國,以法國翻譯理論家達尼卡·塞萊絲柯維奇為代表。塞萊絲柯維認為:翻譯是一種交際行為而非交際結果,口譯絕非單純地把源語轉碼為譯語的行為。口譯的目標不是傳遞語言符號,而是傳遞語言信息,包括語言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1]
在口譯時,譯員不僅要注意把握語言意義,更要注意傳遞信息時對傳達內容起著積極作用的多種因素,如:語言因素、文化背景因素、語言暗含因素及超語言知識的因素。在釋意理論學者看來,口譯的過程即為釋意的過程,其包括三個步驟,分別是:理解原語、脫離語言外殼和譯語表達。
20世紀末,釋意理論在中國得到系統的介紹,劉和平和鮑剛等學者將釋意派口譯理論的基本觀點、理論術語、口譯過程、口譯質量評價等總結出來,并在后續口譯理論研究和高校教學實踐得到運用。劉和平翻譯并出版的《釋意學派口筆譯理論》一書中,表達了釋意理論的關鍵,在口譯中譯員能夠記住許多不同源語的意思,并且能用用目的語流暢地表達,其實譯員并不是“記憶專家”,只是理解并記住了講話人的內容,擺脫了原來的語言形式的束縛,然后以目的語表達出來。另外,中國許多學者也對釋意理論進行理論研究與應用,如孫慧雙、許鈞、范守義等,他們從中研究口譯中釋意理論的運用,取得顯著成果,中國的釋意理論得以發展起來。
2 釋意理論三角模型
在釋意理論學者看來, 口譯的過程就是釋意的過程,包括理解原語、脫離原語語言外殼及譯語表達三個階段。對原語的理解即為對意義的感知,脫離原語語言外殼就是對意義的提取,通過對意義的傳達即為譯語表達。釋意理論的口譯的三角模型見下圖。[2]在該模型中,兩底角分別代表原語言和目標語言,頂角代表意義。這是一個口譯過程的三分法,口譯不是簡單的符號轉換,重要在于理解并能夠表達的過程,它包括理解、意義與語言的形式分離,重新表達。口譯翻譯的過程就是譯者在對原語的意思(在頂角)理解的基礎上,用目標語表達出來的過程。
2.1 理解原語
在釋意理論中的三角模型中, 理解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達妮卡·賽萊絲科維奇認為, 理解原語不僅要理解原語所表達的語言內的意思,還要理解語言外的百科知識。由于口譯及時性強且時間間隔很短。提前增加知識的儲備和積累和了解大量的百科知識對口譯過程中內容的推測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口譯學習者在學習口譯技巧的同時,一定要博覽群書,擴大閱讀面,多關注時事新聞和熱點事件,不斷地儲備積累知識。
2.2 脫離原語語言外殼
脫離原語語言外殼是一種思維理解現象,不易被覺察。由于在口譯過程中,譯員所接受到的原語都是轉瞬即逝的,所有原語內容不可能完全記住并進行現場翻譯。此時譯員就要結合講話者所處的語境,拋掉講話者話語的條條框框限制,對講話者所說的話語進行整體信息的把握,結合講話人說話的上下文語境以及譯前所進行的譯前儲備,對語言進行加工和信息提取,然后譯出講話人所要傳遞的信息。作為三角模型中承上啟下的步驟,其對口譯員的思維加工能力、信息整合和提取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口譯學習者在平時的學習實踐中大量進行口譯模擬訓練,通過持續不斷地練習和總結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歸納以及推理等能力。
2.3 表達
在理解并掌握了講話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之后,譯員應根據自身的理解用目標語傳達出講話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和信息。需要指出的是,譯員雖然可以脫離講話者所說原語的語言外殼,拋掉原語的條條框框限制,但這并不意味著譯員可以忽視講話者所講內容的主旨和形式。事實上,口譯員在口譯活動中不但要使自己的譯文忠實于原文的思想和內容,同時應當盡可能地保留的講話者的語言風格和形式。這就要求口譯學習者加強自身雙語思維轉換的能力,提升自身的信息整合能力和表達能力,將講話者所傳達的信息和意圖傳達出來,進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3 釋義理論在口譯實踐中的應用
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縱深發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口譯作為一種不同語言間的交流工具,其重要作用得到進一步凸顯。口譯作為翻譯的一種形式,是口譯員將聽到的信息和內容快速準確地轉化為另外一種語言的行為,其本質是一種跨語言和文化的交際活動。[3]眾所周知,語言與文化是息息相關的,語言根植于文化,同時又反映著文化。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兩者緊密相連,不可分割。作為一種語言交際形式,口譯不僅承擔著語言轉化的任務,更多的是起著實現跨文化交際的作用。作為口譯界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釋意理論,其認為口譯的過程實則就是釋意的過程。口譯不僅僅是對語言符號進行解碼轉換,而是通過口譯去傳達說話者所說言語的意思及意圖,進而達到交際的目的。要真正傳達好說話者的意思和意圖,口譯員對語言的理解不應僅僅局限于對語言字面的理解,還應理解語言在特定語境中含義。[4]
1)王雷是個老實人,一回到家,就把他在外面遇到的事情一五一十給他老婆說了。
Wang Lei is honest. After arriving home, he told the thing that he had met outside in detail to his wife.
在中文里,“一五一十”是習語,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譯的話,英語受眾很難理解。因此譯者此處結合上下文將其口譯為in 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