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淵 張喬玲 李運平 康微 龐雅萍



摘要:目前互聯網為炙手可熱行業,在產業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國內的消費水平處于高速發展時期。本研究以大學生創業團體為主要實踐者,利用“互聯網+農業”模式助力邢臺漿水蘋果支柱產業發展。根據當地蘋果現有銷售方式與農戶自身利益結合,提出了有關營銷方案,實際解決農戶銷售困擾,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創新創業教育實際融入大學生人才培養中。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Internet is a hot industry.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domestic consumption levels are in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This study takes college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groups as the main practitioners, and uses the "Internet + Agriculture" mode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Xingtai Jiangshui Apple industry. Combination of the current sales methods of local apples with farmers' own interests, a related marketing plan was proposed to actually solve the farmers' sales dilemma and help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as act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college student talent training.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漿水蘋果;大學生創新創業
Key words: internet + agriculture;jiangshui apple;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9-0195-02
0? 引言
2015年在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李克強總理指出大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中。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四中全會中強調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不斷增強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精準性、穩定性、實效性?!盎ヂ摼W+農業”是促進互聯網與鄉村農業深度融合,激活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本研究以大學生創業團體為主要實踐者,利用“互聯網+農業”模式助力邢臺漿水蘋果支柱產業發展。根據當地蘋果現有銷售方式與農戶自身利益結合,提出了有關營銷方案,實際解決農戶銷售困擾,振興鄉村產業,并將人才培養目標與創新創業教育相互融合,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
1? 邢臺漿水鎮信息
漿水蘋果是河北河省邢臺市邢臺縣漿水鎮寨上村的特產。全村130多戶,共計500余人,蘋果效益是村中支柱產業。寨上村是邢臺縣發展蘋果樹最早的村,蘋果皮薄汁多、色澤艷麗、酥脆爽口,含糖量高、含有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營養物質(圖1)。曾被指定為“十六大”、“十七大”會議專用蘋果。
2? 農戶收益現狀
自2018年以來,農戶種植蘋果收益偏低,蘋果大量地聚集在家中,造成較大經濟損失,是農戶最大的煩惱。根據2015-2019年種植戶收益數據顯示(表1),每畝土地蘋果的成本并未出現波動,價格在3000元;2015-2017這三年來每畝地收益約1.4萬元,然而自2018年每畝收益跌至6000元左右,凈利潤大幅度降低。2019年蘋果的單價為1.2-1.7元/近,最高2.5元/斤。
3? 農戶傳統的銷售方式
目前的傳統銷售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直接由蘋果收購商采購,收購商按批量購買,價格低廉,多數農戶因無收益并未出售;第二農戶自己在道路兩旁擺攤進行銷售;第三農戶去各地區聯系經銷商,進行蘋果推廣。當下的銷售渠道多為自種自銷,渠道狹窄,銷售方式單一,同時漿水蘋果的知名度也低,因此急需拓展農戶銷售渠道,實際解決農戶困擾。
4? “互聯網+農業”模式探索
立足資源優勢,開拓創新實施特色漿水蘋果發展戰略,核心是提高個體農戶收益,助力鄉村振興。通過提供科技服務,拓展農戶銷售渠道,構建“互聯網+農業”下的創新創業營銷平臺,形成“四益”,即益農,益生,益校,益國。農民收益,學生實踐得到提升,學校愛心扶農口碑相傳。
通過對當地農情分析,拓展銷售渠道,以邢臺為中心,進而輻射周邊區域,讓漿水蘋果走出邢臺,走上更大舞臺,真正實現“果”富民強的中國夢(圖2)。
4.1 具體宣傳形式
大學生創業團隊為主要實踐者,創建了“醉美小鎮-邢臺漿水蘋果”微店平臺,團隊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工作內容即店鋪運營,蘋果的設計與包裝,財務管理及溝通交際等。農戶為蘋果提供者,并保證蘋果質量,根據大學生團隊提供的網絡訂購單與第三方快遞服務合作,完成蘋果的運輸。建立農戶、大學生互聯網電商平臺、快遞服務及消費者四位一體的電商模式(圖3)。大學生團隊通過快手APP、微博、抖音、微店等進行宣傳與推廣,將線上與線下一同結合,在特殊節日如情人節、端午節及母親節等對蘋果進行獨立精裝,拓展消費方式。
4.2 “互聯網+農業”模式優勢
4.2.1 自然條件優越
漿水鎮的山區平均海拔500到900米,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富含鉀、鈣、鎂、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是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給種植蘋果創造了有利條件。
4.2.2 抗大陳列館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坐落于河北省邢臺縣漿水鎮,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革命根據地抗大陳列館提高了漿水鎮的知名度,吸引各地旅游者來參觀,帶動地區旅游業發展,傳承紅色基因。
4.2.3 李保國教授團隊成果經驗
李保國團隊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優質無公害蘋果栽培、綠色核桃栽培等技術體系,培育出多個全國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貧新路,被村民譽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為后期經營創造有利條件。
4.3 財務盈利來源
當前分析了四種途徑的盈利來源,即第一通過大學生團隊自我的產品銷售;第二通過粉絲量極高的直播人員進行帶貨推廣,交易提點;第三面向學校的教師與學生群體進行線下推廣與銷售;第四與企事業單位合作,將漿水蘋果作為員工福利進行發放。
4.4 “互聯網+”下存在的不足
一方面邢臺漿水鎮的農戶年齡多為50歲左右,對于如何利用互聯網進行銷售缺乏專業知識貯備,并且對運用互聯網銷售這一不確定市場持有疑慮,需要加以引導,讓農戶信賴。另一方面當地的蘋果并未形成統一的管理模式,品質存在良莠不齊。
5? 小結
本研究以“邢臺漿水蘋果”為例,將當下熱門行業互聯網+農業結合進行探究分析,改變傳統農戶的銷售方式,提高農戶收入,振興鄉村產業,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同時也將創新創業融入到大學生人才培養中,鍛煉大學生社會實踐水平,提升思想覺悟,充分發揮自我真正價值,做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事情。
參考文獻:
[1]郭慧晶,樊浩澤.基于互聯網+農業商業模式助推鄉村振興的應用研究——以山西省高平大黃梨為例[J].南方農機,2019,50(01):66.
[2]劉朋,李文龍,黃銀花.“互聯網+”背景下汽車類高職學生創業實踐分析——以“車顧問”汽車服務網為例[J].中外企業家,2020(01):173-174.
[3]張翼.“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模式研究[J].中國市場,2020(03):175-176.
[4]華金龍,何永鵬.“互聯網+”背景下農林類高職學生創業教育改革途徑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3):177-185.
作者簡介:馮淵,男,河北邢臺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張喬玲,河北邢臺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遺傳學;李運平,河北邢臺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