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皓 邢彥鋒
摘 要 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很多地方性高校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從車輛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出發,分析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從教學方法、實踐教學、創新創業項目和營造校園創新氛等多個方面,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 車輛工程 創新能力 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1.022
Research on the Ways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Majoring in Vehicle Engineering
YANG Hao, XING Yanf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riterion to measure talents. Many universities have done a lot of work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and achieved good effect. Considering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vehicle engineer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ways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s, so a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t mainly includes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al teaching,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and creating innovative atmosphere on campus.
Keywords vehicle engineering;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way
1 創新能力培養的內涵
創新能力在創新活動中是多種能力和技能的綜合表現,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整合多種能力等。[1]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基地,必須把握住創造性思維的人才培養重要環節。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對傳統型人才培養的一種變革,是素質教育的一種體現。創新能力培養的目的是,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生更好的全面發展,以全新的思維和方法去改變世界,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的就業和以后的發展。
2 車輛工程專業本科生專業特點
車輛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多種多樣,例如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產品設計、制造、研發、測試、質量控制等。這就要求學生的知識面廣、實踐操作能力強,又有適應現代汽車制造業快速發展的專業素養。所以學校的培養目標是人才的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培養具有扎實的工程理論基礎,掌握系統的車輛工程專業基本理論和知識,具備較強的汽車零部件設計、生產工藝設計、產品試驗及質量控制等工程實踐能力,能夠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工程應用技術人才。
3 車輛工程專業本科生創新能力存在問題
從用人單位的反饋信息來看,我校車輛工程專業畢業生基礎知識較好,實踐動手能力強,具有很好的可塑性,但是學生在創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通過調查分析,學生本身對創新活動并不太關心,往往只是被動接受教育,完成學業學分要求即可。歸納車輛工程專業大學生關于創新能力存在的問題如下:第一,具備思考問題的能力,但創新性思考不足;第二,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但缺少主動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技能;第三,缺少專業的創新發現和創新規劃,但個體的創新能力不足。基于學生在創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應該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
4 車輛工程專業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
4.1 教學方法
汽車是一種復雜的現代交通工具,本身是機械、電子和材料等多學科的結合體。[2]對于專業課程只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理解,并不能準確的傳遞教學內容,因此采用多媒體手段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必須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充分運用圖像、動圖和視頻等手段有針對性的制作教學課件,才能直觀的表現出汽車和各部件的設計、裝配和工作等過程,這樣就可以快速有效地將教學要點和難點傳遞給學生,從而在較少的課時和較多教學信息情況下,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學內容需要緊跟時代,不斷更新,及時將專業方向的前沿技術和信息傳遞給學生。教學手段要靈活,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與新媒體技術,采用啟發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交互式教學法等,逐步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學生的考核評價方法要立體化,考試分數并不是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方法,將多種形式的作業布置給學生,例如綜合分析、調研報告、解決方案等,將創新能力作為考核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4.2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高校培養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途徑。[3]車輛工程專業包括實驗、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1)關于實驗,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相應增加實驗學時。首先是關于汽車零部件的演示教具,通過講解讓學生理解零部件的組成、運動關系和功能實現。另一種是學生實際動手進行零部件拆裝實驗,包括發動機、變速器、離合器等,以加深對零部件的結構和功能的了解。在保證基礎課程實驗的同時,在教學計劃中,增加了設計創新性實驗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2)實習包括教學實習和生產實習兩部分,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了解生產設備和工藝、培養學生工程意識和工程素質等必要環節。在教學實習環節,包括制造技術基礎實習、汽車零部件制圖測繪實習和汽車技術基礎實驗,邀請企業工程師現場講解,以企業的工程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生產實習主要分崗位實習和實際生產實習,可以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效果,促進創新能力培養,鞏固專業知識并了解實際生產過程,提升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3)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步驟。以前的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老師會布置一些汽車關鍵的零部件設計,學生通過計算和制圖方面得到了鍛煉。如果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相聯系,那么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設置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有利于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在興趣和愛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取得不錯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給感興趣的學生布置一款汽車顆粒捕集器的設計和開發的題目,學生要學習顆粒捕集器的理論知識,還要學習關于汽車排放的法律法規,對材料、過濾和燃燒方面也要有相當的了解,這樣促進學生多學科知識融合,符合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也可以讓學生直接參與導師科研項目或實驗室建設改變畢業設計方式,在導師的指導下承擔子課題的研究,在研究中充當助手,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
4.3 創新創業項目
創新創業項目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檢驗創新創業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學校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并鼓勵學生開展創新創業項目。以創新創業項目為主線,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名學生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以課題小組的形式,完成特色創新創業項目。教師作為輔助,只給出方向性的指導意見,讓學生們獨立完成項目,從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實踐能力。積極參加各種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在比賽中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能力。隨著學生知識結構的變化、思維方式的改變以及實踐能力的增強,創新能力必然會有所提升。這時,需要高年級學生以歸納和總結的方式,對已接觸和未接觸的知識進行梳理,使之成為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可以更好地繼續開展創新工作,通過傳-幫-帶的形式傳授給低年級的學生,使得知識體系不斷的更新,最終構建出完善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從而比較系統全面的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創新創業項目,開拓自身的專業視角,加強自身的專業技能,對未來職業發展有所規劃,避免出現迷茫,有助于在就業時保持自身的競爭力。
4.4 校園創新氛圍
要加大宣傳力度,為學生營造出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術科技創新活動中來。定期舉辦學術科技創新經驗交流會,讓有經驗的同學和大家交流心得體會。發掘汽車專業創新創業的成功案例和典型事跡,通過校網或校報大力宣傳,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增強學生創新創業的勇氣、信心與認同感。每學期舉辦多場專題講座,為學生了解前沿科技知識,拓展知識面,提供有效的途徑。組織和開展學術科技競賽說明會(汽車類創新創業能力大賽與職業能力規劃大賽等),通過講解讓每個學生了解比賽形式、內容以及要求等方面的信息。以競賽活動為載體,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加入不同的社團,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良好氛圍,鼓勵學生發表文章、撰寫專利,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營造良好的氛圍。
4.5 制度與措施
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包括學校相應的制度建設。為了加強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培養,提升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質量,我校實施第二課堂學分制度,構建第一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活動相互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計劃中明確第二課堂的學分,分為創新創業類和素質拓展類兩個模塊進行考核。對于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的學生將獲得一定數額的資金支持,對取得科技創新獎項的學生給予一定數額獎勵,同時還可以申請第二課堂學分,折算為公選課學分,在個人總評中會有相應的加分,并在優生優干和推優入黨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
5 結語
創新是當今時代的主旋律,是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大學生個人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在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和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們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總結。
基金項目: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項目(X201901003)
參考文獻
[1] 吳家福,劉潔,黃昊旻.汽車服務創新人才培養教學改革研究——以貴陽學院為例[J].貴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3(1):44-46.
[2] 呂德剛,張顯悅,齊曉杰,等.汽車類本科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法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4.30(6):126-127.
[3] 王來軍,胡大偉,嚴明敏.新時代大學生學科競賽與實踐教學的互動研究——以長安大學汽車學院為例[J].高教學刊,2018(1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