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茵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嚴治黨,必須增強管黨治黨意識、落實管黨治黨責任,不明確責任,不落實責任,不追究責任,從嚴治黨是做不到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以來,按照黨中央的重大決策以及國資委黨委的工作部署,我局黨委緊緊抓住黨建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切實強化“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主責主業意識,從嚴構建“全面明責、督促履責、科學考責、剛性問責”的工作閉環,鞏固深化了黨委抓、書記抓、有關部門一起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2018年我局首次實行的黨建責任制和經營業績“雙A制”考核模式,對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將管黨治黨和治企興企“兩手抓、兩手硬、兩相融”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具體實踐中,一些同志對該制度的內容體系、運作機制、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意見,現結合關于全面提升黨的建設質量的新理念新思路新部署和我們局的工作實際,我對完善黨建責任制考核評價工作作一個初步探討。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建;責任制;考核評價
1.堅持問題導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完善
現實存在的突出問題,對于工作提升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完善黨建責任制考核評價模式不是為了完善而完善,而是要帶著問題來、奔著問題去,在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中不斷完善提升。目前,黨建責任制考核評價模式中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一是考評導向不夠明確。考核內容和指標設計整體上偏重于黨務工作本身,停留于“就黨建而論黨建”的層面,對“以黨建引領業務、以業務成績體現黨建成效”工作理念的突出不夠。對黨務工作的考核也往往聚焦于會議、人數、學習的頻次數量以及各類痕跡管理事項上,對實際成效考慮不夠,存在“重數量不重質量”的問題,考評導向沒有從“有沒有”向“優不優”轉變。
二是考評主體缺乏統一調度、各自為戰。黨建職能部門之間工作開展不協調,各拉各的弦、各唱各的調,導致考核內容交叉重疊、考核結果重復引用。同時,考評組成員的尺度標準不一和業務水平差異,也成為了影響考核工作質量的直接性、關鍵性因素。
三是考評對象不夠精準、責任偏離。考評對象和結果責任追究沒有聚焦于班子和班子成員,操作時往往偏移至黨建職能部門,不僅造成了“以集體履責掩蓋個人履責”問題,而且容易強化“黨建工作部門化”的不良傾向。
四是考核方式方法過于單一,重形式輕實質。目前一般采用“聽匯報、查資料、搞座談”三部曲,被考核單位想方設法投其所好,把迎檢精力放在了“文字游戲”“數字陷阱”“亮點包裝”上,導致匯報材料寫得好、備查資料做得好、“專業侃爺”選的好的單位成為考核中的“寵兒”。
五是考核方案的民主性、考核結果的公開性、結果運用的多維性不夠。考核方案(包括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方案)往往由相關黨建職能部門編制,考核規則容易受到人為干預和臨時性調整,損害了考核工作的公信力。考核結果公布不及時。考核結果與領導人員的任免、薪酬、獎懲等掛鉤的廣度力度不夠,各單位科級干部的黨建責任制落實情況未納入領導人員個人綜合考核評價工作內容。
2.堅持使命引領,在深度融合中優化
說了存在的問題,接了“地線”,我們還要架起“天線”,談一談目前的形勢與任務,因為這是關系到考評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導向的大問題,也是我們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協調行動步伐至關重要的一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局黨的建設工作的重心和主題是全面提高黨的建設質量、以一流黨建引領和保障一流企業建設。要把“推進公司黨的建設與改革發展、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作為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工作主線和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把黨的優勢轉化為企業的創新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
什么叫作“工作主線”?什么又叫作“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這個論斷蘊含著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對黨建工作的基本定位以及開展黨建工作的基本路經指引。“工作主線”是指貫穿一項工作始終的導向性的存在,而且在諸多導向性存在中占據著主要位置。以“深度融合”為主線,就是說黨的建設各項工作要服務于企業改革發展、生產經營,不僅要有推進“深度融合”的具體工作任務,而且在基礎工作中,例如在“三會一課”中也要指向和體現“深度融合”。“三點論”就是說黨建工作質量的提高,要從“深度融合”著眼、切入、發力,使“深度融合”的過程成為提高黨建質量的過程,使提高黨建質量的過程成為“深度融合”的過程。史正江副書記對此曾經作過一個很精辟的詮釋,說“‘深度融合和‘質量提升是一體兩面,說的是同一件事情。”
我局目前整個黨建工作思路和考評導向的深刻變化,意味著破解黨建與業務“兩張皮”問題,從決策、監督層面向執行層面拓展,意味著“為了創新而創新”地搬來一座黨建制度上的“飛來峰”、只做“加法”而非全面運用“加減乘除”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深度融合”文件中的活兒還是以前那些活兒,關鍵在于“怎么做”“怎么用”,例如“三會一課”,以前局限于學習黨的知識,現在要研究如何用這些黨建機制載體發揮對企業建設和業務工作的引領和保障作用。要逐步使黨建工作融入企業管理、切入生產經營、植入員工行為,這是一門更為廣博、更為系統、更為精細的活計,必須涵養戰略定力、打通黨建與業務的能力素質壁壘、下一番“繡花功夫”才能解決好,絕不能心浮氣躁、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3.堅持系統設計,在提質增效中創新
綜上思考,我們一方面要深刻領會上級黨委的戰略意圖,另一方面又要緊密結合實際黨建責任制考評工作中的現實問題,最重要的是先統一思想認識,然后再對這項工作的優化完善進行一個系統設計,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后期溝通交流“不在一個頻道上”的問題。當然,在工作推進和落實中仍然會出現新情況、新問題,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先把一些“老子輩”“爺爺輩”的元認知問題搞清楚、弄通透,為解決后面那些“兒子輩”“孫子輩”的派生性問題創造思想條件。
(1)關于解決考評導向不明確的問題。一是要構建黨建工作考評結構。目前我局的考核方案涵蓋6個一級指標(新時代黨的建設5+2總體布局)、20個二級指標。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細分為常規類(如:“三會一課”“兩會一評議”以及發展黨員工作等)、專項類(如:年度重點工作、臨時性專項工作等)、激勵類(自選動作并做出成效,倡導以特色思路和做法落實常規類和專項類工作,如:以“一條線路一名黨員”“金牌設備主人”等落實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等載體)、約束類(分為減分項、降檔項、否決項,分別從生產、廉潔、維穩等角度作出規定,一些生產經營的關鍵指標完成情況可以作為黨建責任制的減分項或降檔項)。對于常規類工作,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黨務工作,現在有些同志有疑問,說考核不能只考核黨務。這還是沒有把握好黨建與黨務的關系。黨務是黨建的基礎和前提,高質量黨建首先保證高質量黨務,如果“三會一課”、黨員發展的質量都無法保證,何談提高黨建質量?
問題的關鍵還是在具體運用中,不能就黨務而黨務,說“深度融合”,黨務工作首當其沖地要“深度融合”。二是要實行梯度或區間賦分。可以參考國資委對中央企業的考核方式,比如考核“貫徹執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情況,特別是黨中央對本企業本行業決策部署落實情況”時,泛泛學習傳達是一檔,結合實際研討交流是一檔,有相關工作措施是一檔,系統梳理和貫徹落實并且對落實情況有檢查督促的是一檔。換句話說,既要看“有沒有”,也要看“規不規范”“融不融合”“效果好不好”。這里要強調的是,對于常規性和專項性工作,要突出“以黨建引領業務、以業務成績體現黨建成效”的導向。
如何突出?最重要的就是看是否踐行了“抓黨建從生產經營出發,抓生產經營從黨建入手”的優良傳統,能否有效地運用各類黨建機制、載體、工具、資源實現對企業建設和業務工作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功能,以及充分發揮黨員對群眾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使黨建成為國企的“根”和“魂”,真正成為助推企業改革發展、生產經營的“紅色源引擎”。黨建工作說到底是一項團隊管理工作,我們黨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最偉大的創業團隊,在近100年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波瀾壯闊實踐中,形成了一整套樸素、管用的團隊建設和管理的經驗、做法、工具,這就是黨建工作。“三會一課”這些制度和我們基層班組的班前會、班后會就管理工具上意義而言并無本質區別,也不是什么玄奧得讓人望而卻步的管理模型,都是很樸素的管理工具,是大家想用都能用、都會用的工具。現在的問題是,個別管理者,一不太懂基礎黨務工作,二不太懂業務前沿和現代管理,這樣如何實現“深度融合”?實現不了就是“兩張皮”,累得自己叫苦連天。從更高層次上來看,對于新時代國企的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而言,黨建和業務兩個方面的知識、能力、素養都要有,從現在開始就要有意識地從“選育管用勵”全流程發力,培養和造就一代高素質專業化全能型新人,為新時代國企改革發展黨建提供源源不斷的組織保證和人才保證。
(2)關于解決考評主體各自為戰的問題。一是要加強黨建部門的溝通和考評人員的業務培訓。黨建職能部門之間在制定方案時就要做好溝通交流,避免令出多門、政令不一。在實施考核之前要做好培訓,各部門都要拿出具體案例,要講清楚本業務線有哪些檢查重點和容易出錯或不到位的地方,梯度和區間賦分的項目要講清楚那個“度”,什么叫“好”,什么叫“較好”,什么叫“合格”,什么叫“不到位”,都要說的明明白白,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二是要堅持和完善“現場信息采集+后臺集中研判”機制。現場檢查人員只記錄問題不扣分,由黨建職能部門統一賦分,盡可能減少因主體差異帶來的標準差別和賦分價值浮動。
(3)關于解決考評對象不夠精準的問題。關鍵是要聚焦主體責任、第一責任、直接責任、“一崗雙責”。哪個黨組織、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出的問題,就要追溯相關領導干部管黨治黨責任落實情況,該傳達的傳達了沒有、該部署的部署了沒有、該抓實的抓實了沒有、該重點管控的管控住了沒有。一些黨組織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最根本的還是管黨治黨責任落實不到位。考核結果還可以提供給干部管理和監督部門,進一步追究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原因,是思想認識,是能力素質,還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導致的,進而采取針對性措施。
(4)關于解決考核方式方法過于單一的問題。通過“聽看訪測”等立體式方式進行考核。匯報要簡明扼要,組織部要牽頭匯總考核標準和內容,在考核前就發給被考核單位,讓其按照內容進行條列式匯報。看材料不能唯痕跡論英雄,最根本的還是要看貫徹落實情況,如果有查閱痕跡進行印證的需要,也要聚焦關鍵痕跡,能夠說明問題就行了,不能動輒苛求全套痕跡,甚至是隨意擴大痕跡管理事項,把此前工作部署時沒有要求留痕的或是臨時部署的也要求檢查,沒有就說人家工作不到位,給基層造成不必要的負擔。訪談要事先設計好問題,對黨建工作中共性問題和被考核單位的個性問題要了然于胸,通過細致訪談來印證實際工作成效。測試可以和訪談結合起來,重點放在對黨的基本知識、上級重要會議和領導人員講話精神等關鍵事項上,重點放在對這些精神和知識的理解思考和貫徹落實上,根據測試對象的身份、崗位、年齡、黨齡等實際情況確定,不要追求高大全,不要糾結細枝末節。
(5)關于解決考核方案的民主性、考核結果的公開性、結果運用的多維性不夠的問題。考核結果建議不要遲于組織績效考核結果的公布時間。要優化領導人員個人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對于黨組織書記和除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以外的班子成員,黨建和經營的考核比例可以考慮五五分,專職副書記的黨建和經營比例可以考慮八二分,紀委書記的考核以局紀委為主。在薪酬掛鉤方面,獲得A級考核結果的黨組織,班子成員的績效年薪可以考慮上浮5%;獲得C評級,班子成員績效年薪可以考慮下調5%。嚴格按照《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評價管理辦法》,考核結果為C的,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評定等級不能定為“好”,并對其黨組織書記、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進行約談,責令限期整改;連續兩年結果為C的,對其班子成員進行問責,并根據干部管理權限視情況進行必要組織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