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是為了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而設計的一項學生綜合素質評估和管理制度,但這一制度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流于形式、預警作用不明顯等諸多問題。本文從這些問題出發(fā),對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積分管理
1.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并不熟悉
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具有提高學生道德素養(yǎng),保障學生身心健康以及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作用。但在高職院校,大部分學生并不清楚學校存在的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甚至認為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與初中高中時期一樣是由教師隨意打分的一項可有可無的制度。錯誤的認識指導錯誤的實踐,因此,很多學生在面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時并不十分清楚應該怎樣做,也不清楚其具體內涵,導致高職院校的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難以正常展開。
1.2學生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在實際實踐過程中,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實施流于形式的情況十分普遍,具體來看,就是教師和學生都不熟悉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往往只會在學期末和學生畢業(yè)時在完善學生的相關資料時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積分進行打分并存檔,極大地降低了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實用性。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還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一方面,其讓學生對學校的管理制度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讓學生錯誤的認為綜合素質并不是學生真正能力表現;另一方面,教師對于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抱怨,相關的積分打分往往在學期末尾進行,而此時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準備寒暑假,結合綜合素質積分對學生進行管理既不現實也很難實現。
1.3學生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預警作用并不明顯
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積分打分對于學校對于教師都有一定的預警作用,評分較低的學生應根據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具體打分項目進行自我完善,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遺憾的是,除了綜合素質積分的打分臨近學期末以外,其預警作用往往也并不十分明顯。一方面,學生在面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時并沒有全力以赴,除各別優(yōu)秀的學生外,大部分學生的綜合素質積分在同一水平線,在分數差異不大的情況下,綜合素質積分管理的預警作用自然也無從談起。另外,即使學生自身已經知曉自己的綜合素質積分偏低,由于相關課程以及學期已經臨近結束,教師無法針對學生問題提出改進和監(jiān)督措施,學生也往往在短時間注意自身的綜合素質后因為沒有后續(xù)監(jiān)督而不了了之,最終使得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效果依然并不十分明顯。
2.關于高職院校實施學生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優(yōu)化策略
2.1加強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宣傳工作
正確的認識才能指導正確的實踐,因此,應加強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宣傳工作,讓學生對于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有較深的認識,從而使學生主要自身的綜合素質積分,提高學生在校園內的行為和表現。加強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宣傳工作應從綜合素質積分相關指標,宣傳渠道以及相關案例三個方面入手。在綜合素質積分相關指標方面,應注意對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人文修養(yǎng)、身體素質、藝術素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技能等方面的綜合宣傳,讓學生清楚綜合素質并不僅僅是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還包括對學生身心健康以及學業(yè)水平等其他方面的考核,在宣傳渠道方面,除了要求教師在班級內進行宣傳外,還應在校園貼吧、校園微信、校園宣傳欄等其他渠道進行相關宣傳,應以調查問卷等形式加強對學生關于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考核,從而提升學生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認識水平。在相關案例方面,應將各個指標的正面案例和負面案例納入宣傳范圍,讓學生知曉綜合素質積分打分較低的危害,從而使學生在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面前有一定的緊迫感。
2.2加深教師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認識
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實際運作依然需要靠教師和輔導的督促,因此,加速教師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認識也十分必要。加強教師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認識要求教師熟知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各個評價指標,并能夠把握自身課程與綜合素質積分評價指標的聯系,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進行說明。加深教師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認識的方法有以下三點:首先,應加強教師對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在日常教學中作用的認識,很多教師認為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對于平時教學并沒有實際作用,這一認識需要糾正,應讓教師意識到學生綜合素質積分低會導致學生的發(fā)展存在短板,因此,教師從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應更加重視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其次,要加強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和互動,要求教師和學生以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為主題展開討論,在促進師生間相互理解的同時,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夠重新認識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最后,應加強教師對綜合素質積分評價運用的認識,教師往往認為綜合素質積分評價之后學生在下一個學期并不由自己管理,但實際上學生在學校暴露的問題是共通的,教師應根據綜合素質積分評價結果轉變自身教學方案,這才是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真正作用。
2.3切實發(fā)揮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評價預警作用
教師可以根據綜合素質積分評價情況在下一個學期針對新學生使用新的教學管理方案,但學生自身的問題依然存在,因此要切實發(fā)揮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評價預警作用。對于綜合素質積分評價較低的學生,學校應在下一個學期的學期初要求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并制定改進計劃,應在每一個學期的學期期中對綜合素質積分進行提前打分,從而充分發(fā)揮綜合素質積分管理制度的評價預警作用。
參考文獻
[1]郭仿蘭,劉明達.關于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引入積分制管理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06):51-52+55.
[2]夏謙,先元華,曾欣,王立,李德琴.高職院校實施學生素質教育積分管理的探索——以宜賓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04):154-155+185.
基金項目:珠海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2017年度科研課題(20171212)
作者簡介:溫楚瑤(1985.10--),女,漢族,廣東汕尾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