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強
摘 ?要:近年來,關于學生作業負擔過重的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們的教育領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變化。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水平雖然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學習難度的加大、升學考試的壓力要求我們拿出更好的教學方法,這對于我們的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一場適應與熟悉的過程,教學效率必須提高的要求,讓我們在各個方面都努力探索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創新;布置與批改
引言:
對于我們小學高年級數學而言,我們面臨著引導孩子升入初中學習的問題。如何鞏固并提高學生既有的知識能力,如何為學生升入初中后的學習打下基礎,這些問題無時不在警醒著我們,必須要在新時代條件下探索出適當的教學方法,其中數學作業模式創新性的探索就十分重要,這關系到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對相關知識性問題的加深理解與熟練掌握,如何在布置作業的問題上綜合考慮,精準打擊,實現作業模式的具體化、效率化、學生主體化。這需要我們在科學分析、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有益的探討。
一、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創新性的意義
提升數學教學模式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將抽象非直觀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地展現給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課后作業的布置必須隨著教學模式的改變而改變。眾所周知,作業是對課堂知識的回顧,是數學課堂中的關鍵一環,而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也是對其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但是,就目前實際的數學教學中學生的作業情況來看,很多低年級小學生的作業布置都存在一些實質性的問題。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的設計原則
(一)數學作業設計
數學和其他課程不一樣,它的很多作業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可以說課上的作業和課下的作業共同構成了全部數學作業。教師在設計課堂作業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過易的作業在課堂上練習,無異于浪費寶貴的四十分鐘;過難的作業安排在課堂上,不僅占據了大量的講課時間,還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地抑制了。所以,難易適中的作業設計是首要原則。
(二)學習差異性分析
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均不同,所以作業設計必須遵循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內容而異的原則。學生進入到高年級后,學習的難度提高了,學習的要求也越來越多。為了和初中的學習有效地銜接上,課堂中的思維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能夠做的是根據現有的知識點,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適合他們使用的作業。例如,在講到百分比的內容時,有的學生很快就能掌握,而有的學生在百分比和分數之間“傻傻分不清楚”,這樣明顯的差異致使教師必須在作業上也體現出差異性。再有,作業的內容要趣味盎然,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也能提煉學生的現實生活,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達到更高水平的學習發揮作用。
三、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創新性布置與批改的措施
(一)建立分層作業模式
傳統的數學作業模式很容易忽略這樣一個問題,班級內的學生作為一個較大的群體,本身就存在著類似于“階級”性質上的不同,在這種情況下,面對群體內個體特點不同的實際情況,采用相同的作業方案,本身就帶有一種不合理、不科學的問題。數學成績較差的同學面對難度相對較大的題目,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會挫敗學生的學習信心,也不利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無法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因此,我們應該按照學習班中的同學們的情況,至少將學生們分為“上、中、下”三個學習層次,就每個層次做能接受的作業難度和學習特點,制定不同難度程度的作業,分層作業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同學的學習方法的掌握和相關題型的靈活變化。
(二)統一上交作業的時間
小學生由于心智發展尚未成熟,各種能力尚未形成,尤其是自我約束能力,所以在做作業的時候可能存在拖延或者偷懶的情況。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制定一些相應的班級規則。例如,讓組長問清楚學生不交作業的原因,并采取補交或加做等方式,趁熱打鐵整頓班級的作業風氣。讓學生對寫作業和上交作業有一個時間觀念,以此逐漸讓他們養成按時交作業的良好習慣。
(三)控制總量,雖少而精
國家對素質教育的倡導首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所以創新性的作業布置首要做到的是減少作業量。過多的作業霸占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學生很難會對作業產生積極的興趣。進入到小學高年級,很多教師為了讓學生升入一個理想的中學,會加大作業量。創新性的作業可以把學生的想法也融入其中,讓學生從布置到批改都參與進來,為教學質量的提高集思廣益,這也是教師了解學生生活的一個途徑,為更好地制定教學方案提供了最為客觀的依據。高年級還比較常用的一種布置作業的辦法,是讓學生根據教學知識點出題自測與他測,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主動地梳理知識的思路,從而真正掌握知識的重點和難點。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科學無止境,學也無止境。在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和水平的情況下,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地做好學生作業的優化布置工作,以更加有責任心、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做好學生作業的批改工作,相信在不遠的將來,科學優化的數學作業不再讓學生頭疼,而是發揮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指引學生更好進入數學殿堂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丹丹.基于學本課堂小學數學教學中前置性作業布置的探究[J].科學咨詢,2017(42).
[2]黃宗合.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布置與批改方式優化研究[J].學周刊,2018,34(14):34-35.
[3]“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回家作業布置與反饋調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56(3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