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瑤
摘 ?要:目前,大多數(shù)幼兒園對家長助教的活動越發(fā)的重視,家長不僅是孩子各類活動的旁觀者,還應該是積極的參與者。幼兒園只有充分挖掘家長資源,調(diào)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習效率,實現(xiàn)家、園教育的同步。
在小班孩子的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我們充分開拓了家長資源:家長自己設計活動、協(xié)助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參與個別化學習的互動等,使家長真正參與到教育中來,令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緊密相連,密切配合,使個別化學習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個別化;家長參與;課程內(nèi)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遍_拓家園互動的新形式,讓更多的家長支持幼兒園的工作,充分挖掘教育資源,為幼兒教育獻計獻策。
一、家長參與設計方案——由被動變主動
在現(xiàn)在的家園工作中,家長更多的處于“被動”狀態(tài),一般聽到的是“老師布置的……”“老師說的……”,家長的主動性很難體現(xiàn)。通過教師與家長的相互溝通、交流達成教育合力,讓家長真切了解幼兒園的教學狀態(tài)。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們的職業(yè)、興趣愛好、技能能力也各有不同,通過挖掘,家長的能力得到施展。
活動前,教師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對家長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正確的看待孩子目前的發(fā)展水平,合理制定孩子的發(fā)展目標,與學校的教育理念相一致。讓家長走進學校,與教師共同構(gòu)建學習內(nèi)容,不僅讓家長真實的看到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又激發(fā)了家長進行教育的潛能。
二、家長協(xié)助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由觀察者到合作者
小班個別化學習內(nèi)容隨著幼兒能力的發(fā)展和主題活動的變化,在不斷的更換、添加、調(diào)整,要求材料要有操作性和趣味性,來調(diào)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家長的參與既節(jié)約了教師制作教學玩具的時間,又融入了家長的所思所想,更具新意。
當然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自己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也沒有高能力,認為不能給幼兒帶來實質(zhì)性的幫助,對自己參與幼兒園活動缺乏信心。因此。我們在班級中設置家長制作小分隊:材料收集組,設計組、繪畫組、制作組等。每位家長都可以為孩子們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全家都可以參與,不受局限。
三、家長現(xiàn)場參與互動——由旁觀者到參與者
小班幼兒缺少相對的生活經(jīng)驗,交往能力相對欠缺,個別化學習活動成了他們學習和交往的天地,滿足了他們的興趣需求。家長不僅是幼兒個別化學習的旁觀者,還應該是積極的參與者。
首先,家長在指導的過程中,體驗到自己在活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從中也會漸漸學會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同時也觀察到老師在學校與孩子的溝通狀況,從而學到不同的育兒方法。其次,家長參與互動能更好的照顧到幼兒的個體差異,家長在觀察自家孩子的同時也在觀察著其他孩子,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發(fā)展水平。
四、家長參與小班個別化學習的內(nèi)容
1.助推主題活動
在主題活動的開展中,集體活動效率較高,但對幼兒的個體差異關注不夠,個別化學習活動能更好的照顧到孩子的個體差異,促進他們個性化的學習和探索。在《蘋果和橘子》主題活動中,我們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認識常見水果的名稱,感知它們明顯的特征。家長在了解這一主題過后,自主收集材料:楊桃、獼猴桃、火龍果、柚子等多種水果供孩子們觀賞、比較、品嘗等。既發(fā)揮了家長的資源作用,又使孩子對主題的經(jīng)驗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使主題活動開展地更加有聲有色。
2.開發(fā)非主題活動
家長不僅僅是個別化學習活動資源的提供者,同時還衍生出很多主題外的內(nèi)容,家長的資源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豐富,他們有比教師更獨特的視角、更獨到的見解,給孩子豐富的內(nèi)容也就越來越多。比如自己的孩子在家非常風靡恐龍,對有關恐龍的電視、相關的圖畫書都非常感興趣,經(jīng)過家長與老師的交流,家長表示可以帶到幼兒園里讓孩子和其他同學一起學習、探索,于是在閱讀區(qū)有了一些有關恐龍的書,在語言區(qū)放了恐龍模型,促進其他孩子一起學習。
五、家長參與小班個別化學習活動的意義
1.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讓家長參與幼兒的個別化學習活動,這樣不僅充分挖掘了家長資源,又能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者更多家人的擅長之處,萌發(fā)自豪感,增強自信心。家長的參與不僅給活動注入了新的促進劑,又能讓孩子在這種輕松的環(huán)境和潛移默化的指導中更容易學習,同時家長的陪同便于幼兒理解和操作,提高孩子的觀察、思考能力。
2.提高家園合作的質(zhì)量
(1)通過活動的制定與實施,讓家長和孩子成為學習伙伴
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是建立在共同學習上的,讓家長參與小班個別化學習活動,利用家長的職業(yè)、專長、愛好等資源為個別化學習提供服務。在這種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過程中,讓孩子覺得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快樂、有趣的,從而就促進了個別化學習的效率。
(2)充分挖掘新的教育資源,讓教師和家長成為合作伙伴
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發(fā)展的兩大環(huán)境,但仍有許多家長認為“老師”才是孩子的教育者。我們通過對家庭教育的相關宣傳、組織講座、網(wǎng)上宣傳等活動,組織家長進入幼兒園的個別化學習活動中,進一步加強家長與老師間的互動、交流,使教師和家長成為良好的合作伙伴。
3.豐富幼兒園的課程內(nèi)容
隨著網(wǎng)絡的快速發(fā)展,家長獲取各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廣泛,對幼兒的教育也有著一定的認識,讓家長參與、了解小班孩子的個別化學習活動,真正了解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自己設計活動、準備個別化學習的材料、參與個別化活動,成了孩子們個別化學習活動的新成員。通過一系列的家長助教活動,讓家長獲得更準確的育兒信息,達成教育觀念的一致。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幼兒園課程的參與者。家長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是家長參與班級工作的重要路徑和方式。嘗試讓家長參與小班個別化學習活動,豐富了幼兒園個別化學習活動的內(nèi)容、更好地幫助家長建立起教育責任感,讓我們的家長工作與我們的教育教學有機整合。
總之,本次實踐活動充分挖掘了家長潛在的豐富資源,吸引家長參與到小班的個別化學習活動中,在豐富幼兒園課程的同時,不斷更新和提升教師、家長的教育理念,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促進家園合作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劉占蘭.幼兒園教育質(zhì)量的現(xiàn)狀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3)
[2]王彥力.讓家長有效參與幼兒園管理〔J〕.山東教育(幼教刊)2004
[3]李生蘭.學前兒童家庭教育-(修訂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8)
[4]施桂紅.幼兒園家長助教活動概說[J].山東教育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