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芝成
教師的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教師的贊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贊美也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
上個學期我們班來一位新生——Q同學。她是個很靦腆的小女生,性格內向,平時不愿意跟同學們打交道,也不愛說話。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言,老師提問時戰戰兢兢不敢站起來回答問題,即便起來也總是低頭回答,聲音小得幾乎像蚊子聲。一開始有小部分同學們的嘲笑她覺得自己這兒也不行,那兒也不如別人,缺乏競爭勇氣和承受能力,導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個學習困難的學生,一提考試就沒精神。如何幫助她增強自信心,走出這個陰影呢?
一、案例分析
1.個人因素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她性格內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學習習慣不是很好,上課聽講不太認真,容易走神,老師課后布置的預習和復習工作不能有序進行,課外作業也不能及時、認真地完成。長此以往,學習成績便越來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試都很緊張,很擔憂,考試對她來說,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經歷的挫折多了,失敗也就多了,便產生了嚴重的自卑感,過重的心理負擔使他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一直懷疑自己的優點。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陷入失敗的惡性循環之中。這樣嚴重影響她的身心健康發展。
2.家庭因素
Q同學的爸爸和媽媽在孩子4歲時去讀博,8歲時父親先回到孩子身邊。Q同學就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比較寵溺她,但不怎么跟孩子交流。在父母去讀博前,Q同學還是蠻活潑的,后來父母讀博士之后沒有空照顧她。Q同學上了小學之后,爺爺奶奶不懂得輔導她,導致孩子基礎弱,學習成績差。三年級之前的輔導教育都是由爺爺奶奶負責。父母博士畢業后,工作定在了A城市。目前,Q同學也跟著父母來了A城市。上學期加入到咱班,在此之前,Q同學已經在B城市第二實驗小學完成了小學三年級的課程;在家時,Q同學較為活潑,樂于跟父母溝通,比較黏人,沒有社區玩伴,與學校的表現反差較大。
3.教師因素
在學校里,如果教師對一些同學尤其是內向學生不夠了解,關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對這些同學的評價偏低。一旦如此,幾個月或者幾個學期以后,這些同學便逐漸產生失落感,在老師那兒他們得不到適時的表揚和贊美,又會受到同學們的奚落和家長的不滿。長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與水平,也越來越不自信,此時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風。
二、輔導策略
自信的缺失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學習都有損害,那么究竟該如何引導學生增強自信,正確地評價自己呢?
1.激勵教育,喚起信心
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是有進步要求的,都希望別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好學生。我也認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沒有都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鼓勵的老師。為了去除Q同學的畏懼心理,我在課余時間經常有意無意的找她閑談,讓她幫我抱作業本、發作業本,上課時從不公開點名批評她,發現她有所進步及時表揚,在上課時經常用眼神來鼓勵她,還經常對同學說:“看,Q同學今天坐得真端正,聽課非常認真!”“Q同學回答問題聲音大了,能讓我們聽得清楚。” “Q同學書寫有進步了。”“Q同學……”漸漸的,Q同學開始喜歡和我接近了。一次,我進行課堂巡視時,她主動沖我笑了一天。
2.樹立信心,激起動力;家校溝通,促進自信
Q同學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環境與方式。因此,我經常與家長聯系,詳細地分析了Q同學在校的表現及其各種原因,共同商量解決孩子不良心理狀況的辦法,建議家長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要為孩子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從中發現進步的地方,并馬上夸獎她的閃光點,把家中得到的夸獎講給老師和同學,把在學校得到的表揚告訴父母。在評價中,Q同學從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滿足,增強了自信。
三、輔導效果
通過師生、家長的共同努力,Q同學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她的學習成績在不斷提高,上課能專心聽講,敢于舉手發言,下課能主動與同學交往,愿意參加班級活動,與班級、同學慢慢一體。家長也反映在家學習主動,喜歡把班級的事講給父母聽,主動幫家長做些家務。
四、結論
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缺乏自信,會產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處,都不應該對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對自己一直充滿信心,就不會怕自卑。對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學生,我們要及時的給予更多的關愛,讓她們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面對Q同學的改變,讓我更加認識到激勵的作用、集體的力量。因而,針對類似Q同學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老師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現上,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優點和特長,放大孩子的優點,使之一步步放開自己的心緒,正確的評價自己,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感受大家給她的善意,通過多元化的評價、各項活動的參與,使其自信自強。
不管是學習過程中,還是學生的生活中,都應該注重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贊美送給每一學生,使之發揚光大。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老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贊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氛圍。多給學生一點贊美吧,因為她明天的成功就蘊藏在老師的贊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