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號兵,楊珍蘭,袁清茹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發心源性休克的概率約為7%,及時的溶栓或介入治療可改善心臟泵血功能,恢復心功能。但常規治療后患者心肌細胞損傷依然存在,其舒張或收縮功能存在一定障礙,且術后發生遠端血管重復梗死風險較高,可使受損心肌持續性灌流中斷,進一步損傷心功能[1,2]。 重組人腦利鈉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具有與內源性BNP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兩者生物活性相當,進入機體后均可經激活鳥苷酸環化酶而發揮降低心臟前后負荷、舒張靜動脈的功效[3,4]。鑒于此,該研究旨在探討AMI并發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rhBNP治療的效果,及其該療法對患者心肌功能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4月—2019年4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AMI并發心源性休克患者9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46例。觀察組男27例,女 19 例;年齡 49~82 歲,平均(59.24±8.62)歲;梗死部位:前壁30例,非前壁16例;發病至介入術時間 3~10 h,平均(6.50±1.73)h。對照組男 25 例,女21 例;年齡 52~79 歲,平均(60.13±8.39)歲;梗死部位:前壁32例,非前壁14例;發病至介入術時間3~11 h,平均(6.59±1.68) h。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1)經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AMI,且擬行介入術;(2)平均動脈壓下降≥30 mmHg,收縮壓/舒張壓<90/60 mmHg,尿量<0.5 ml/kg·h;(3)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4)發病至介入術治療時間不超過12 h。排除標準:(1)主動脈夾層;(2)合并腫瘤疾病;(3)半年內腦出血病史;(4)合并基礎性心臟病。
1.3 方法 兩組均行抗凝、抗血小板等常規治療,術前予以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等對癥支持治療,數字減影造影機下采用judkins法介入穿刺,根據冠狀動脈造影結果行PCI術,于梗死部位植入藥物洗脫支架,操作均由兩名以上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完成。對照組PCI術后予以硫酸氫氯吡格雷 (賽諾菲 (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29),術后 7 d內150 mg/d,隨后改為75 mg/d;替格瑞洛(AstraZeneca AB,國藥準字 J20171077)首次劑量180 mg,維持劑量90 mg/d。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予以rhBNP(成都諾迪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33),先行靜脈負荷劑量1.5μg/kg,后行速度為0.0075μg/kg·min的靜脈泵注,連續給藥72 h,治療過程中嚴密心電監測。
1.4 觀察指標 (1)測定兩組PCI術前、術后24 h及7 d的心率、收縮壓及舒張壓水平。(2)兩組入院24 h內、術后7 d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膠體金法測定的肌鈣蛋白Ⅰ (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依照購自上海奧普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的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3)術后進行為期3個月的隨訪,觀察兩組預后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及血壓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心率及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心率低于對照組,血壓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心肌酶學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cT-nⅠ及CK-M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T-nⅠ及CK-MB水平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及血壓水平對比(x±s)

表2 兩組心肌酶學指標對比(x±s)
2.3 兩組患者預后比較 兩組MACE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49,P>0.05)。見表3。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屬臨床重癥范疇,在發病12 h內行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夠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并預防心室重構,降低病死率效果確切。 研究表明[5,6],部分PCI術后患者有較高的遠端微血栓發生風險,使得梗死部位的心肌不能獲得持久性、完全性的血流灌注,影響術后心功能的恢復,PCI術后增強血流灌注,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亦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所在。
腦鈉肽主要由信使細胞在壓力或容量負荷過大時分泌,其作為生物活性多肽的一種,具有確切利尿利鈉、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的作用。機體處于正常狀態下的腦鈉肽分泌水平較為低下,若心肌細胞受到牽拉時,機體會產生代償性保護行為,即增加內源性腦鈉肽分泌。但即使機體上調了腦鈉肽分泌水平,仍舊不能完全糾正過度激活的神經內分泌系統。rhBNP是腦鈉肽的類似物,其能夠結合特異性利鈉肽受體,作為第二信使降低心臟前后負荷、擴張血管。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rhBNP輔助治療后,患者的心率低于對照組,血壓高于對照組,cT-nⅠ及CK-MB水平均較對照低,提示rhBNP能夠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提高梗死區域的心肌形變能力。分析作用機制如下:(1)rhBNP可促進心肌細胞的線粒體代謝,能夠保護心肌細胞膜的完整性,利于患者心臟等長收縮功能的恢復;(2)rhBNP能夠緩解鈉水潴留,降低心臟收縮負荷,對心臟代償功能具有改善作用;(3)rhBNP對于心肌細胞重塑具有抑制作用,可降低交感神經和后葉加壓素的升血壓、保水、保鈉作用[7]。該研究結果顯示,兩組MACE事件發生率無顯著差異,表明rhBNP輔助治療不會增加惡性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陳西洲[8]研究結果一致。此外,rhBNP但對于局部肺泡通氣血流比值具有提高作用,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未對患者遠期情況進行觀察,后續可進行大樣本、遠期研究。

表3 兩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對比[例(%)]
綜上所述,行PCI術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rhBNP輔助治療能夠有效提高其治療效果,可降低心肌功能損傷,利于心肌功能的恢復,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