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斌
【摘要】本文基于信息化條件下,結合英語傳統教學與信息技術應用,探究初中英語教學的新觀點、新方法、新思路、新模式。如何利用信息網絡條件以及多媒體的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化;初中英語?改革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7-0129-01
英語的學習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日益重要,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掌握并熟練運用英語成為了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應試教育的需要,初中老師對于英語的教育以及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都有些浮于表面,對英語教學的發展存在阻礙。在信息化條件下,大綱對于英語教學的要求也在提高,亟需更深入的改革和發展。
一、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一)學習模式仍未轉變
由于英語與漢語有很大的區別,學生還未轉換思路,仍用漢語的發音說英語、用漢語的語法寫英語、用漢語的思維理解英語,加上傳統英語教學的“死記硬背”,導致學生的英語水平始終得不到提升,漢語式英語較難改正。加上教學設備有限,通常一本課本、一本筆記和一個錄音機就是全部了,學習方式單一,老師在黑板寫什么,學生就在下面抄什么。學生對于英語的了解全部來源于初中老師,而初中老師的出國深造培訓機會較少,導致英語的教學與社會的需求相脫節。
(二)單詞語法不會使用
對于單詞的記憶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有了詞匯的積累才可以進行閱讀,有了語法的掌握才可以進行寫作,所以背單詞是英語學習的“第一步”。但很多初中老師把這第一步給走歪了,只讓學生機械背單詞的意思以及拼寫,卻不把單詞的詞根、詞性等教給學生。導致了學生在想表達的時候,卻找不到高級詞匯,只能使用簡單的詞。例如提到“幫忙”,學生習慣于使用help,雖然學過give a hand、do a favor,卻不知道使用。這就導致初中英語的寫作仍停留在初級階段,不會使用學到的高級詞匯和特殊語法,阻礙了英語學習的進程。
(三)聽力訓練不夠重視
在考試中,聽力所占比重不大,但想學好需要付出的時間則很多,許多學生認為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往往忽視了聽力的訓練,加之一些地方的升學考試中不考查英語聽力的水平,所以導致老師和學生都對聽力練習不夠重視,即使練習,方法也不夠合理,效率較低。雖然學生可以在考試中收獲分數,但在日后的英語學習中,聽不懂成了最大的問題。稍微快一點的語速就跟不上,索性放棄了“聽”的這個環節。
二、信息化條件下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
信息化條件下,數字媒體成為主要潮流,初中英語教學也應借助多媒體的力量,讓單一的英語教學變得更具多樣性、趣味性。多媒體的音頻、視頻給初中英語教學提供了新思路。學生可以多渠道獲得英語知識。調動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是首要任務。通過一些英語的場景對話、一兩首英文歌曲、一兩場英文電影,讓學生發現英語的“美”,從被動學到主動的了解探索,建立起英語是玩著學的意識,在潛意識里覺得英語不難學。
三、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實施發展
(一)強化聽力訓練和口語訓練
大部分初中畢業生在高中、大學的英語學習中會出現很嚴重的斷層,課上完全聽不懂全英文授課的英語課,口語想表達事物也模棱兩可,這都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英語聽力和口語水平亟需提升。但眾所周知,聽力和口語的提升需要大量時間的積累,所以應該把功夫下在平時,碎片化的時間都可以進行二者的訓練。聽力訓練可以強化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而傳統的聽力訓練問題設置較為簡單,學生聽不懂是問題關鍵。新模式下的聽力訓練可適當的將難度配置轉換,讓分析問題更具難度,而聽力材料較為好懂,讓學生在“聽得懂”的基礎上要兼具“理得清”的能力,例如在問題或選項中設置陷阱,或者讓學生寫下關于材料的看法以及觀點。口語訓練相比于聽力訓練則更容易被忽視,而“說出來”卻恰恰是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口語的表達也反映這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由于練得少,學生們往往羞于開口,怕被笑話的心理占大多數。提高口語訓練的第一步就是用大量的對話突破心理障礙:可以設置英語日,在英語日學生們下課交流只能講英語;時常組織英語演講比賽;將口語也作為一門考查成績的科目等等。只有把“聽”和“讀”這兩塊短板補齊,整個知識體系才得以完善,為學生的日后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增加互動課堂和課外閱讀
互動課堂是從發達國家引進,在最近火速發展的嶄新教學模式。互動課堂的加入讓學生的學習更具有實踐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傳統模式下的學生與老師,都是老師授課,學生聽課,少了學生對于知識接收情況的反饋,而互動式課堂大大改善了這一情況。首先要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生成互動。其次要模擬生活,可以通過模仿表演的形式再現生活,有助于強化交流互動。最后要做到師生平等,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以平等身份交流,深化互動。另一方面就是課外閱讀的開展,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單詞儲備量、提高閱讀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文化魅力。
(三)善用軟件學習和自主討論
在全球化、信息化程度不斷推進過程中,無紙化英語學習成為了一種趨勢。學生范圍內日益普及的手機和平板成為一把“雙刃劍”,家長擔心學生沉迷于其中的抖音、游戲而無心學習,但不可否認的是,迅捷的消息、便捷的網絡、實用的軟件如果加以利用,也能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和學習效率。在信息時代,老師應著眼于將教學無紙化,利用網絡進行更高效率的教學。組織學生利用高效率、科學化的App作為作業輔助教學,記憶單詞的如扇貝英語、百詞斬、金山詞霸等,提高閱讀能力的如懶人英語、流利閱讀等,練習口語的如扇貝口語、滬江網校等,練習聽力的如每日英語聽力、BBC廣播臺等。要求學生每天進行打卡作為作業的一部分。多進行討論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日常的教學經驗、方式方法都可以在論壇、貼吧上互相交流,老師們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將效果顯著的方法逐步推行,這樣就形成了一張教育方法自身優化的網絡。在網絡中老師互相取經,不斷借鑒,在傳統的教育中,老師都有固定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轉換方法并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則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教學資源。情況在互聯網+的時代就大不相同了,在論壇中發掘出適合自己班里學生的方式方法、適合學生進度的教學內容都可以讓老師更高效、更高質地進行教學。
互聯網+英語教學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將理論付諸于實踐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為數不多,部分老師和學生還未從傳統模式轉向信息化條件下教學。新形勢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地位不容小覷,是連接學生們與外界的橋梁。學好這門全球通用語言,能放眼于世界。少年強則國強,英語的教育也需要更進一步的改革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愛東.新視域下初中英語背誦之我見[J].成才之路,2017
[2]黃銀鈴.淺談交流互動視域下的初中英語有效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2016
[3]夏海霞.新視域下農村初中英語有效性教學探析[J].文理導航,2011-06-13
[4]馬錦然,董秀麗.對教育信息化視域下英語專業翻轉課堂教學的思考[J].海外英語,201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