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德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并通過多種方法的實施使得學生自主探究實驗、自主探索知識,進而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有效開展物理學習,在實驗操作中逐步提升其物理創新能力。基于此,筆者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策略談談自身看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7-0189-01
實驗在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占據十分重要的部分,借助實驗的教學,能夠使學生進一步透徹理解物理現象背后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故而,教師應當積極借助實驗教學的契機,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逐步提升其綜合物理素養。
一、鼓勵自主設計實驗,培養創新思維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的物理知識動手設計實驗,并不斷調整自身的實驗操作步驟,逐步在探索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具體而言,教師在講授某一物理知識點之后,應當結合實驗要點進行展示,讓學生在系統理解實驗原理的基礎上,自主進行設計實驗、操作實驗,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與操作,讓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提升創新能力。
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這一節課的實驗教學時,為了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浮力以及浮力產生的條件,并探究及驗證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一系列物理操作方案。首先,讓學生選擇相關的“實驗器材”進行操作,讓學生自主選擇帶橡皮膜的直通玻璃管進行試驗;之后讓學生進行創新,有的學生疊了“小船”,并逐步往上邊添加重量……學生通過這些各式各樣、簡單易行的小實驗,進而得出:“浮力是一種能使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力……”這些知識點,所以說,教師要注重讓學生自主設計,進而在實驗操作中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二、借助小組合作實驗,強化創新意識
物理實驗的順利完成也離不開小組之間的默契配合,所以,教師還應當重視小組合作開展物理實驗,并借助讓學生在小組之中暢所欲言,來進一步發生思維的碰撞,讓學生學會從他人的觀點中汲取創新點,進而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具體而言,教師在為學生布置好一項物理實驗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以小組的形式來探索實驗操作步驟是否正確,實驗現象所反映的原理等,并及時記錄要點,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最終,借助小組合作的形式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物理綜合素養。
例如:教師在開展《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這節課時,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通過實驗操作歸納出凸透鏡成像規律,教師可以以小組形式開展教學。在實驗教學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分為兩部分: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具體而言,老師在演示相關實驗時,借助基礎的實驗器材,如“蠟燭、凸透鏡、火柴”等進行組裝,演示實驗,吸引學生也動手去操作;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也可以借助“光具座”等器材進行創新操作,并讓學生在小組操作中相互交流,通過多種方式的嘗試來探究小組實驗的創新方案,借助觀點的碰撞進一步深入探究物理奧秘。
三、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提升創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還應當注重物理知識的應用,換言之,即讓學生在一系列的物理實踐中驗證物理原理以及鞏固物理實驗的操作流程,并讓學生在物理課外實踐中能夠進行創新,結合生活現象進一步提升其綜合創新能力。具體而言,教師應當根據物理知識點開展課外實踐,如“物理小競賽”、“物理模型創新大賽”等,綜合提升其物理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授完《檢驗氣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這一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氣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也為了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開展:“機翼模型創意大賽”制作競賽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采取易得的實驗素材進行制作,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相關原理,當實踐任務一經布置,學生在課下便積極搜尋“實驗器材”進行組裝,在最后的展示過程中,有位學生用硬紙板制作了“機翼模型”;有的學生將制作的“機翼模型”穿在一根鐵絲上,在鐵絲上下段各掛一個彈簧測力計,進一步檢驗氣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以此來驗證相關理論,在此基礎上,學生還借助多種方案有效鞏固了與此部分相關的知識,最終有效提升了其能力。
總而言之,創新能力不僅對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有重要的作用,還對學生之后的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教師應當借助相關教學方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借助實驗的有效開展,有效培養并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提升其綜合物理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百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168-169.
[2]陳桃桃.完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2):109.